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建國六十周年經濟報道 > 正文
【時期概括】
2002年,中共十六大報告提出了新型工業化的戰略。即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上,中央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社會與經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并成為新時期指導各項事業前進的思想指針?茖W發展觀,吸取先進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實際,不僅提出了發展的必要性,而且闡明了如何發展,如經濟增長方式、區域布局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茖W發展觀的提出和實施,標志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階段。
備選:2002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部署
【點評】
“小康社會”的概念是鄧小平首先提出的。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其內涵和意義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20世紀末,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到2000年實現了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鄧小平“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即基本實現“小康”的目標完成。但這時的小康還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2002年召開的“十六大”上,中央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用大概二十年左右的時間,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得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們生活更加殷實。具體經濟指標是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人均超過3000美元,相當于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部署是對鄧小平“三步走”戰略的豐富和發展,是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如果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經濟社會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21世紀中葉將會實現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同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將明顯增強。
2003年: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點評】
20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國選擇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戰略。鑒于東北地區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中共設想通過短期的建設,首先將東北建設成為共和國“出人才、出經驗、出機器”的工業基地。1978年改革開放后,東北工業基地又成為“改革開放大業成本的承擔者”。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東北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在全國的位次不斷下滑。
1997年后,國內市場“短缺經濟”結束,“賣方市場”出現,以東北為典型代表的低水平和重復建設的外延型經濟擴張失去了需求的支持。再加上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因素,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遇到了新的挑戰。1998年,新一屆中央政府啟動了國有企業“三年脫困”的改革,其中擁有巨大數量國有企業的東北地區自然是主攻目標。2000年底,這一目標基本實現。
2003年10月 ,中發〔2003〕11號文件《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下發!兑庖姟芬蟾鞯貐^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像當年建設沿海經濟特區、開發浦東新區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那樣,齊心協力,扎實推進,確保這一戰略的順利實施。以此為標志,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戰略正式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舉措,不僅僅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決策,也并非區域性的簡單政策,而是事關中國可持續發展,具有中國整體經濟振興偉大意義的戰略舉措。
2004年: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點評】
“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概念,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要求做到“五個統籌”,其中第一個統籌就是“統籌城鄉發展”,從而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撐。
200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
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即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工農協調,城鄉聯動,持續發展,將為我國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注入持久的動力,也由此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2005年: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策
【點評】
2005年2月19日,國務院發布了3號文件,即《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從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財稅金融支持、完善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社會服務、維護非公有制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引導非公有制企業提高自身素質、改進政府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監管、加強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指導和政策協調等七個方面入手,提出了共計36條意見,來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因此,此《意見》也被稱為“非公36條”。
非公經濟36條的公布,將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對繁榮城鄉經濟、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改善人民生活,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推動作用。但是,也應該看到,要保證“非公經濟36條”的完全實施,仍需一定的時日和艱苦的努力。
2006年:提前取消農業稅
【點評】
作為建設新農村的一個重大舉措,2004年3月5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宣布,從當年起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一個百分點以上,并在五年內取消農業稅,以減輕8億農民的負擔。
2005年,已有26個省區市宣布提前免征農業稅,2005年仍繼續征收農業稅的省份僅有河北、山東、云南、廣西、甘肅等5個省區。這5個未免征農業稅的省份當年也降低農業稅稅率2個百分點以上,相當一部分市縣已宣布免征農業稅。這樣,原定到2008年取消農業稅的目標到2006年就能提前實現。
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這意味著原定五年內逐步取消農業稅的目標提前三年實現。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農業稅正式走入歷史。
農業稅的全面取消,對于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轉換政府職能,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有著長遠的重大作用和意義。
2007年:物權法頒布
【點評】
2007年3月16日,在歷經13年反復討論和修改、8次審議后,《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經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和胡錦濤簽署主席令后,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權法》將發揮其確認財產、利用財產和保護財產的基本功能。《物權法》共19章247條,其體系的建立和基本制度的設計,貫徹了科學的法理和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基本指導思想。它的制定和實施,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完善,政治文明邁出了重要一步,對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物權法》的制度設計,在很多方面體現了重大理論突破,對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民生的保護將會發生極大的作用,因此,這部法律被認為對于推進民主政治體制改革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2009年:產業振興規劃
【點評】
2007年,肇始于美國的次債危機,在2008年逐漸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并由此導致了實體經濟的顯著衰退。為了應對這場經濟危機,各國政府紛紛制定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和化解這場危機。
中國經濟也面臨著投資減少、出口增速下降的困難,經濟增長放緩已成必然。為了刺激經濟,確保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中國政府在2008年11月,出臺了總額高達四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并于2009年推出關系國計民生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
十大產業振興規劃涉及鋼鐵、輕工業、紡織、汽車、船舶、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石化、物流等十大產業。其中工業行業占九個,服務業僅有一個。九大工業行業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例近80%。由此看來,中國政府旨在通過工業的恢復,來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
這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制定同時代環境和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有著密切的關系。經過近些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但中國仍然是一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與資源、環境與發展的矛盾雖很突出,但工業化、城鎮化的任務更重。因此,這些行業的選擇是從中國國情出發的。(完)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副研究員 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