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固 態勢還不穩定 格局還不平衡 過程還存不確定性
商報訊(記者 王曉然 實習記者 吳禎禎)中國經濟半年報昨日出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139862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二季度GDP增幅達7.9%,結束了自2007年第三季度起連續7個季度的降勢。而影響上半年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投資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凈出口下拉 GDP增長2.9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表示,“現在可以說,中國經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持續下行壓力得到遏制,經濟處于企穩回升狀態,中央應對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成效明顯”。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指出,隨著一攬子計劃的貫徹落實,我國經濟總體形勢企穩向好,積極因素不斷增多;但“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回升的態勢還不穩定,回升格局還不平衡,回升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此外,6月份CPI和PPI持續“雙負”且跌出預期,也增加了此輪經濟回升的不確定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1.1%,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1.7%,環比下降0.5%。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較大,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7.8%,環比下降0.6%。渣打銀行中國研究部主管王志浩指出,CPI和PPI持續“雙負”,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基數很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價格上漲的趨勢。
針對上半年經濟數據,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表示,雖然有CPI數據繼續下降等不利因素,但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進出口的下降、工業增長的速度等。”袁鋼明認為,下半年在堅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礎上,更應該注意加大社會投資。李烝/制表
+33.5%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3.5%
據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1321億元,同比增長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8098億元,增長33.6%,加快6.8個百分點;農村固定資產投資13223億元,增長32.7%,加快9.5個百分點。
李曉超表示,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快速,投資結構也有所改善,但不少專家對超常增加的政府投資的持續性表示了擔憂。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表示,“投資拉動經濟不可持續,這一點是共識”。
-23.5%進出口總額降23.5%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進出口總額9461億美元,同比下降23.5%。其中,出口5215億美元,下降21.8%;進口4246億美元,下降25.4%。貿易順差969億美元, 同比減少21億美元。
據了解,今年5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25.9%,降幅環比擴大1.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6.4%,增速創下有月度統計數字以來的新低;進口同比下降25.2%,降幅也較上月擴大了2.2個百分點。由于5月份外需跌幅加深,導致最終消費需求的凈增長仍然為負。
+7.0% 工業增加值增長7.0%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3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增長5.1%,二季度增長9.1%。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7%,集體企業增長5.9%,股份制企業增長9.4%,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2%。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長6.6%,輕工業增長8.2%。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增長5.9%,中部地區增長6.8%,西部地區增長13.2%。
+15.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15.0%
據李曉超介紹,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711億元,同比增長1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6%,同比加快3.7個百分點。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9833億元,增長14.4%;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8878億元,增長16.4%。縣及縣以下增長快于城市。
“說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政策措施見到了成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