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政府主導的直接支出可能貢獻4.9個百分點
本報北京6月24日訊 (記者 劉慧) 世界銀行今日發布2009年首季度《中國經濟季報》。《季報》認為,當下面對未見樂觀的外部經濟形勢,中國經濟在未來一段時期將遭遇出口下滑、就業壓力升高、利潤下降、市場投資低迷和經濟增長放緩諸多困難。如果全球經濟沒有出現明顯的實質性反彈,那么以外需為主要增長動力的中國經濟也不可能迅速復蘇。
世界銀行預計,2009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5%,比2008年11月預測值下調1個百分點。政府主導的直接支出可能為GDP增長貢獻4.9個百分點,其中三分之二將來自政府主導型投資,其他將來自政府消費。2009年底和2010年,如果全球經濟出現復蘇,中國經濟可能由此受益,從而在2010年以更快速度增長。未來1—2年,中國經濟將遭受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形勢惡化的沖擊,但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
世界銀行建議中國政府,一是制定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政策在內的一整套政策措施,有效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預計短期內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不會出現大幅下挫。
二是財政政策應發揮主導作用,注重立足長遠、控制風險。從中長期看,就業的增長不僅取決于經濟增長速度,更重要的是依靠可以吸收更多勞動力就業的經濟增長模式。
三是財政政策應警惕投資風險,重點監控項目風險及制度風險。
四是財政政策應向社會保障體系、教育培訓、醫療和社會救助等領域傾斜,同時更多地關注農村,以提振農村消費。
五是推進稅收體制改革。應實現增值稅從生產型轉為消費型,完善燃油稅改革、推進個人所得稅改革。
六是應重視財政政策本身的風險,堅持財政可持續性原則。需要制定相關財政政策預案,保證財政資金在投入總量、使用效率和財政穩健性之間的平衡。
世界銀行提醒,通縮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潛在風險之一,政府對此應做好預案。人民幣貶值不符合經濟規律,不利于促進中國的消費,更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從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將走強,貨幣政策和匯率制度改革至關重要。
因此,人民幣在中期內將保持強勢,需要一個更具彈性的匯率機制。金融部門和資本市場改革將有助于經濟增長模式的重新平衡。一方面,中國應調整其貨幣政策和銀行信貸對國有企業等的照顧,從而向更廣泛的群體提供信貸支持,促進就業與增長。另一方面,應大力發展資本市場,促進資本在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