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來自浙江臺州徐從敏為了獲得企業擴大產能急需的500萬元貸款,與銀行展開了交鋒,一場真實的融資實驗,被搬到了《對話》特別節目的演播室。《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系列節目,《對話》欄目將推出特別節目《經濟熱點面對面》之《中小企業融資實驗》第二集。演播室現場版的融資實驗,將為您呈現貸款的整個過程。
《經濟熱點面對面——中小企業融資實驗》是《對話》欄目為配合頻道“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主題電視活動,將融資實驗搬進演播室的特別制作。申請8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銀行貸款,以及申請800萬元風險投資的四位小企業主,成為了演播室的主角,他們與銀行和風投現場交鋒,完整演繹了融資全過程,成為“案例式”+“研究式”的四集系列特別節目。
由于小企業主都是真實的貸款申請人,他們期盼能夠獲得貸款的急迫心情打動了演播室的現場嘉賓,而各家銀行的金融創新也為銀行業提供了鮮活的審貸案例,演播室內真實的融資實驗,懸念叢生,意外迭起。
現場版的中小企業融資實驗,歷經三個環節。通過“銀企面對面、深入第一線、現場審貸會”三個環節,重點考察了小企業的三品:人品、產品、押品,對“信用難、贏利難、擔保難”進行了深度解析。
《經濟熱點面對面——中小企業融資實驗》系列節目今天23:05播出的第二期,將以泰隆銀行為代表的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如何創新看產品環節,引發了贏利難、信息不對稱和風險控制及利率市場化的深度討論。
在此次的融資實驗中企業方是某制冷設備公司,銀行方是浙江泰隆商業銀行,他們將向銀行申請500萬元購買設備,以加大產能。但是,在經濟危機中,許多企業產量減少、訂單減少的情況下,追加投入加大產能,是銀行最不能理解的,也是銀行給企業貸款最猶豫的問題。所以,節目在場企業方與銀行的的一番討論,讓大家看到信息不對稱對于企業方或者銀行方來說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北京艾銘依人服裝服飾有限公司劉宏偉表示:貸款難難于上青天。他說:“為了救命,救企業,因為這是自己的心血,每一個中小企業非常用心,都有創業精神,都希望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當金融困境的時候,信息接不上,銀行無門,這個時候只能想到民間借貸,但這種方法無疑是一種慢性自殺,甚至是一種飲鳩止渴,09年非常流行幾個詞,一個是缺錢,第二是裁員,第三是死抗,第四是倒閉,我相信我說的都是全中國中小企業的心聲。我記得80年代的時候,見面的時候您吃了嗎,90年代問候語是你離了嗎,今天我們的問候語是你倒了嗎,可能說的有點偏激,特別是中小企業特別難,難在哪里?貸款對中小企業來說只是一個形式而已,今天在場的銀行家們也好,包括政府部門,我有一個心愿是什么呢?對企業家來說,我們不希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話題只是走走過場,只是一陣風,我們希望他們確確實實為中小企業著想,確確實實不是一種做作行為,而是一種貼心為中小企業服務,為中小企業考慮。“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也認為主要原因還在銀行,他說:“我認為按照銀行這樣的要求,所以中小企業貸款才困難。因為我認為銀行銀行的標準不是不高,對中小企業按剛才這樣的標準太高了,其實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狀況,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不要說初創的,它的基礎管理都是比較薄弱的,大部分的企業都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它的基礎管理材料包括財務狀況,就是不那么理想的,這個是一個現實,這個現實也不僅僅是中小企業自己愿意去這么做,跟我們外部的環境,包括我們甚至法制的一些不健全,把我們一些稅收制度等等一些不是很完善,我認為都有關系。
怎么才能讓信息不對稱在未來能夠越減越少,各家銀行都在做著不同的嘗試。
浙江泰隆商業銀行行長王官明談了泰隆銀行的獨到之處:“我們建立了一支熟悉經營小企業融資業務,這個領域的自律性很強的客戶經理團隊,而且這些客戶經理團隊占到我們全行人工人數40%以上,通過一對一地一站式服務,幫我們分析規律,幫我們了解他的信息問題,與服務之中通過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地了解我們客戶各種各樣的信息,也就是行所講的“三品” 、“三表”問題。”
哈爾濱商業銀行常務副行長高淑珍說:“像做品牌服裝營銷這樣的企業,我們可以從比如說它的渠道互相聯保,上下游之間一些應收賬款的質押,以及他的朋友給他提供信用的擔保,這些有一些組合這樣的營銷的方式來解決他沒有抵押這樣一個情況。從我們小企業專業支行2005年建立以來,我們一共發放了435筆,整體的金額累計是19個億,那么如果是采取傳統的方法,這些客戶90%都是被刷掉的,所以必須在管理創新和產品創新上來真正研發適合這種小企業的這樣一個金融產品,才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
浙江泰隆商業銀行行長王官明表示他們將堅持做小企業市場定位不動搖。他說:“我們也要堅定不移的堅持小企業這個市場定位不動搖,進一步地深化銀監會所提出來小企業貸款六項機制,做專、做精小企業貸款,做出自己的特色,把我們行做出服務小企業的一家專業銀行,為真心創業者創造平等的貸款機會,為普通的老百姓能夠享受優質的金融服務。同時我想對我們的一些政府部門提幾個建議,一個對知曉的銀行機構也能享受到金融機構優惠的稅收政策,第二個對小企業的貸款,剛才大家都講了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是不是要降低貸款的條件和標準?第三個,我們各項提取是不是能夠在稅前預知,這樣能知曉銀行抗風險的能力,使我們進一步夯實基礎。”
銀監會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楊家才也認為:貸款難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他說:“財政手段應該是發揮這么一個條件的作用。那么具體來講,可以有這么三種形式,我們覺得,第一個就是建立一個風險補償基金,那么在核定的這么一個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度之內,如果說形成這個風險,就收不來這些本息,通過風險機制補償百分之幾十,這是第一種。第二就是貼息,對小企業的貸款,用政府資金來給你貼息。第三就是減稅,減誰的稅呢?減免為發放中小企業貸款的這些銀行的營業稅或所得稅。通過這么一個機制,因為中小企業融資,如果融資難,其實他的節點在哪兒?除了信息不對稱之外,就是收益不對稱,就是成本與收益不對稱,風險過大,我如果把貸款投向大企業,比如說我信貸資金的收益率是10%的話,那么我投給中小企業的信貸資金收益率,或者說有5%,那么存在這兩個平面有落差的情況下,那么利益的驅動,這個是資本的本性,所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肯定選擇收益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的角色就處理了,干什么?填平這樣一個落差,通過轉移致富的辦法,那邊一部分拿過來,把對中小企業的收益補上來,這樣就構成社會資金平均利用率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下,那么他可以自由流動,我們中小企業的貸款難的問題就自然可能得到解決。”
銀行通過什么樣的標準來決定是否放貸呢?《對話》“經濟熱點面對面-中小企業融資實驗”第二期將為你再現一個申請500萬元貸款的企業如何與銀行打交道。雖然企業拿到了500萬元的貸款,但是,通過銀行的多方評估將還款期限縮短到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