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 劉軍 文濤 徐倩)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上表示,淘汰落后的產能比建先進的企業更加困難。
李毅中表示,中國工業很多是世界第一 ,但大而不強。他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落后的產能亟待淘汰,而淘汰落后產能是非常艱苦的工作,所謂建大壓小,建大容易,壓小難得多。
中國的工業盡管幾十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基礎很薄弱。李毅中稱,過去走過的路子“存在一些缺陷”,歷史形成了大量的落后產能。
“常常是上項目的時候考慮市場少,考慮資源少,考慮可行性少,存在很多的盲目性。所以,在工業迅速發展的同時,許多行業出現產能過剩。”李毅中直言,盲目性是一個重要原因,和整個管理體制、生產力發展水平、經營者素質以及我們官員的認識水平都有密切的關系。
李毅中說:“在經濟偏快的時候,大家都能生存,都能賺錢,一旦經濟不景氣、市場蕭條的時候,有不少企業停產、歇業,甚至破產。”
李毅中表示,我們缺乏關鍵技術、核心技術,很多是低水平的重復,經不起市場的考驗。造成這樣的狀況的原因,是中國許多行業技術水平差距較大。我們有世界最先進的工廠、企業,也有全世界最落后的企業。
他特別以煤礦舉例說,我們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煤礦,無論是從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還是從百萬噸煤的死亡率來看,和美國的企業都不相上下,但也有世界上最落后的煤礦。
“因此,我們講調整結構,不能只講要上大企業、上先進裝置,更要談到淘汰落后的產能。只有把落后的產能淘汰掉,中國工業的整體素質水平才能提高。”李毅中說。
對于體制原因,李毅中表示,總的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對的,就是要市場化。要讓市場來檢驗,讓它有一個過程,在過程中,作為政府,作為工業行業管理部門,作為投資管理部門,就要根據市場的需求設定必要的門檻,這個門檻包括資源、節能降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用工制度。
李毅中說:“除了進入這個市場要有門檻,還要設定落后生產能力退出市場的機制。當然,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也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