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馬尼拉3月19日電 專訪: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具備應對金融危機有利條件——訪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
新華社記者劉華 許林貴
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在前往中國參加第十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具備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有利條件。
黑田東彥說,在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亞洲發展中經濟體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經濟改革,宏觀經濟基本面比以前更為健康,財政狀況明顯改善,債務水平更為可控。同時,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建立起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這些都有利于亞洲發展中經濟體較好地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
他說,目前美國、歐洲和日本三大經濟體同時出現衰退,這對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出口和經濟增長產生嚴重影響。面對出口下降,亞洲發展中經濟體通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并為此出臺了規模不等的經濟刺激方案。他指出,總體而言,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具備較大的財政空間,可用來拉動內部需求。同時,通脹壓力減弱也為其采取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
黑田東彥說,中國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已初見成效。他呼吁亞洲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采取更為積極的措施,增強公眾和投資者信心,確保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和長期發展。他說,要做到這一點,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未來需要更好地處理好內需與外需之間的關系。
他說,在財政支出方面,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短期內可能會比較注重如何緩解全球經濟下行造成的直接沖擊。從長遠看,有關經濟體的決策者應該注意合理制定財政、貨幣和金融政策,使之與自身經濟和社會情況相適應。在實施結構性調整的同時,處理好儲蓄與投資的關系,尤其是注重對社會公共項目和基礎設施的投資,改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體系和教育體系以及改善投資環境。
黑田東彥說,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內部金融體系和地區金融體系的改善可使跨國資本流動變得更為便捷,有利于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加速經濟復蘇進程。他表示,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內需增長既對亞洲經濟有利,也將惠及全球經濟。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