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李邇
今日話題:“我國的基尼系數已經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國家應適時開征遺產稅。”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金異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將開征遺產稅提上議事日程,盡快起草、制定遺產稅法。討論中,對是否開征遺產稅讀者爭論較大,贊成者認為遺產稅是調節貧富差距,平衡收入差別的有效手段;反對者認為,一旦開征遺產稅可能導致資本外逃,從而影響經濟發展,得不償失。其實,在有效的個人信息和信用體系沒有建立起來之前,開征遺產稅必將陷入執行難的困境。更多人認為,要調節貧富差距,重點還在于怎樣“濟貧”。
開征:有效調節貧富差距
楊紅兵(江蘇讀者)開征遺產稅勢在必行,原因有三:一是貧富差距已超越國際警戒線,客觀現實倒逼國家開征遺產稅進行貧富調節。二是全額繼承遺產無助于按勞分配原則的推行,使遺產成為貧富無法逾越的鴻溝,悖離社會公平原則。三是全額繼承遺產容易引發仇富心理,派生出諸多社會矛盾。
殷建光(河北讀者)征收遺產稅很有好處,可以拓寬國家稅源,調節貧富差距;更重要的是可以刺激財富擁有者投入慈善事業,激發富二代的創業積極性,可以說,征收遺產稅對于社會文明有著諸多效益。但在實施過程中,應該做好調查研究,防止遺產稅變成第二個個稅,征收遺產稅應該堅持兩個原則:一是起點要高,要絕對是向富人征收,二是要有一定比例,要讓富人感到給孩子留遺產得不償失。
擔憂:資產搬家財富外流
賀成(浙江讀者)征收遺產稅和贈予稅以縮小貧富懸殊,顯然是得民心的,可筆者認為,這樣做卻也有不妥之處。首先,為縮小貧富懸殊而征收遺產稅和贈予稅,有仇富之嫌,與其征收遺產稅和贈予稅,不如鼓勵其再投資,為社會創造更大利潤;其次,富人家庭遺產雖然可觀,但作為合法收入,當初已經交納過一次稅了,現在征收遺產稅和贈予稅,就算是重復收稅了,如此做法,有損社會公平。
趙淑娟(河南讀者)當前雖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征收遺產稅,但取消遺產稅正成為一種趨勢,香港、瑞典、新西蘭及澳大利亞等地已先后取消了遺產稅。這些國家和地區經過實踐證明,遺產稅雖部分調節了貧富差距,但也造成了財富的流失,逼得富人以“外逃”來躲避。故而,“征收遺產稅是調節貧富差距,平衡收入差別的有效手段”的理由聽起來似乎很美,但真操作起來就不一定真如所想那樣,尤其當前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和資本積累還處于初級階段,若真要征收遺產稅,只會對民營經濟造成沖擊,挫傷其積極性,引發資金外流,起到反作用。
張學斌(河南讀者)最近的媒體調查顯示,68.4%的人并不認為遺產稅可以有效調節收入差距;56.5%的人認為,征收遺產稅對普通人的影響更大。在公眾看來,那些需要繳稅的富人,可以利用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有效資源來逃避遺產稅,結果只會把那些處于社會中等階層的人群變成了納稅的主體。這樣征收遺產稅的結果也只能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難題:信息不清執行困難
莫送弟(廣西讀者)開征遺產稅初衷很好,但效果卻令人擔憂。遺產稅的開征要建立在完善的個人信息制度之上,而目前,我國財富持有者信息不透明,財產登記制度和收入監控體系仍是空白,這種情況下,如何對富人群體財產進行有效核算和監控?這個前提條件不解決,所謂的遺產稅,最終恐怕都要落到中產階層頭上,而真正的應稅主體——富裕階層卻極可能“逍遙稅外”。當務之急,是盡快完善個人信息和財產登記等多項制度。等到條件成熟,再開征遺產稅。
李英鋒(河北讀者)我國向來就有不露富的傳統,越是富人越愿意藏富,財產數額屬于公民隱私權的范疇。如果出于監督官員的目的,用制度約束手段督促在職官員申報財產尚可理解,但強制普通民眾公開財產則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加之財產的種類繁多,很可能分布于國內外多地。因此,要掌握一個死亡人的遺產種類和數額是非常困難的,在公民個人財產不透明的前提下,遺產稅只會形同虛設。
焦點:稅收更多用于“濟貧”
吳江(南京讀者)假如調節貧富差距僅僅聚焦于如何“劫富”,其實并不完全能實現調節貧富差距的目標。事實上,稅收的本意更多在于“濟貧”,如何把稅收用于公益和社會保障事業,惠及低收入人群,其實更加重要。
武潔(江蘇讀者)征收“遺產稅”固然是調節貧富差距的一種途徑和手段,但這項措施有極大的滯后效應,甚至可能“遠水不解近渴”。從這個角度來看,真要著力解決日益凸顯的貧富差距問題,其實更應在高收入階層所得稅方面加強監管。而現實中,相比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高收入富人其實恰恰游離于稅收的監管之外。所以,加強對于高收入群體的稅收監管,提高超高收入群體的所得稅率,對于調節貧富差距其實更具針對性,也將更為有效。
話題預告:深圳開放路邊停車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給車主帶來了便利,也緩解了停車難問題。但是現在一個新問題出現了,這些免費停車位成了一些人的專用車位,真正需要臨時停車的人還是得不到方便。免費停車位是一項公共福利,現在卻成了少數人的福利。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這種現象會影響您對路邊停車政策的看法嗎?你對完善路邊停車政策有何建議?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