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姚均芳、王宇、華曄迪
19日,央行發行了350億元3月期央票。這已經是央行連續三周發行3月期央票,而在去年11月初,央行曾公告宣布3月期央票隔周發行。分析人士指出,3月期央票連續三周發行,表明央行在有意通過加大公開市場力度,引導部分信貸延至2季度發放,從而使信貸均勻投放。
1月份,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達到前所未有的1.62萬億元,同比多增8141億元。不過,其中票據融資達到近四成,且相當比例的貸款投向了低風險的政府投資項目。在貸款高增的同時,反映實體經濟活躍程度的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幅則降至歷史低位。
“1月份數據顯示銀行體系流動性異常充沛,但這種過剩流動性并沒有注入到實體經濟中去。因此,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降息等手段釋放流動性的操作也趨于保守。”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說。
去年下半年以來,央行先后停發3年和1年期央票,并宣布3月期央票隔周發行,以防范流動性風險。央行副行長易綱去年11月14日指出,我國流動性已經由金融危機前的過剩轉為寬裕。
自去年11月份以來,信貸增速明顯加快,票據融資占比也由正常月份的5%左右持續攀升至今年1月的38%,表明銀行體系充裕的流動性有進一步的發展。
專家認為,由于近2個月進口降幅深于出口降幅,使貿易順差增量處于高位,而近期資本流出問題并不是非常突出,因此流動性向更加寬裕發展。此外,今年1季度央票到期量異常龐大,而春節前央行按照慣例降低公開市場回收力度,這都造成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異常充沛。
春節之后,央行就開始加大公開市場回籠力度。節后2周通過公開市場從銀行體系分別凈回籠資金1040億元和560億元。節后3周實現了3月期央票的連續發行,3期共發行央票1000億元,參考收益率則維持在0.9650%不變。
中金公司16日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央行加大回籠力度主要是為了引導銀行信貸投放的季度分布更加均勻,尤其是抑制票據融資規模的過快增長。
由于“兩會”之前都是國家投資項目的重點落實期,因此預計2月份會繼續出現商業銀行競相發放國家項目配套貸款的現象。如果沒有調控,那么今年二季度后貸款增長很難滿足實體經濟需要。
此前,有專家認為,從1月份廣義和狹義貨幣供應量的“剪刀差”擴大,以及存款定期化趨勢更加明顯來看,不排除部分票據融資轉為定期存款。
“加大公開市場回收力度是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前提下對市場狀況的一種微調,能夠平衡供求關系。”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他預計票據融資、央票的利率可能會在近期有所上升,但是要看政策和整體運行情況。
至于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加大是否會延續,專家認為還要看今后流動性的發展。劉煜輝指出:“如果今后進出口變化導致貿易順差改變高增狀況,或者資本流出發生變化,都會影響到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力度。”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