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昆才
今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62萬億元,貸款投向備受關注。
2月12日,央行一位官員透露,他們正在摸底貸款的去向問題。是日,多家商業銀行總行相關人士均表示,已接到人民銀行的調研通知,內容主要為四張表格,核心是要求各行上報今年1月份金融機構對公新發放(指累計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情況。
“由于是臨時性的調研,之前沒有類似的統計分類口徑,我們需要對貸款進行重新分類,而央行要求的時間也非常緊迫。”一家大型銀行人士直言。
關注六大類信貸投放
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信貸出現“井噴”的均為投資和經濟大省。
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末,全國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增量為1.56萬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9.78%。其中,江蘇省本外幣各項貸款增加2539億元,位列全國第一,其增幅也高達22.37%。
排在全國第二至第六位分別為,廣東1823億元或12.64%(增幅,下同)、山東1339億元或17.70%、浙江1180億元或19.29%、上海780億元或12.36%、河北690億元或16.70%。
在調研通知中,央行調統司首先要求各家金融機構分析,在今年1月份對公新發放的中長期貸款、短期貸款、票據融資中,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投資項目拉動的,以及與企業自主投資相關的貸款分別為多少。
而大規模的信貸是否投向政府投資項目,以及是否為2008年中央新增1000億投資計劃的六類投向,成為央行關注的重點。
此六類投向具體包括: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設100億元;二是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340億元;三是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250億元;四是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社會事業發展130億元;五是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120億元;六是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項目60億元。
“去年底和今年1月份,我們審批的新項目還是比較多的,如鐵路類的項目。”一家大型銀行授信人士稱,但新的投資計劃下達后,項目貸款的投放進度并沒有那么快,因為客戶的提款還有一段時間;“而且各家銀行都批了項目貸款,但客戶提款時會有選擇,有一個建設進度,不可能一下子都提掉”。
2月12日,一家大型銀行上海分行授信人士稱,由于國家4萬億投資計劃中,上海的份額較少,所以,拉動貸款增長的投資項目主要是市一級的;就1月份來看,涉及世博配套、軌道交通、污水處理等項目的貸款規模均較大。
而浙江某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負責人稱,在浙江省,由于大型工業設施等項目的投資并不多,所以,銀行還是在基礎設施的項目上投放更多,如公路、鐵路、地鐵等,其中公路的表現更為突出一些,包括一些市政建設。
2月5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舉行“2009年度金融市場運行分析會”。會上,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阮健弘表示,從中長期貸款投放進度情況看,2008年前10個月,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11和12兩個月,中長期貸款很快回升。
在阮健弘看來,上述現象和政府刺激經濟計劃有密切關系。他表示,中長期貸款主要投放在基礎建設領域,比較集中的是電力、燃氣以及水的生產和供應;另外,交通運輸、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等也都在增加,制造業也有一定幅度上升,房地產業貸款減少仍比較明顯。
與會的一位中國銀行人士稱,根據調研結果,投資拉動實際上是地方政府主導的,而非企業。地方政府為了組織投資,指定部分狀況相對較好的企業承擔相應的項目投資。銀行看到這是政府項目,也愿意大幅度的放貸。很多新項目啟動時,企業是零投入的,主要靠中央撥一部分啟動資金,銀行的大量貸款放進去,所以,1月份的信貸數據會有很高的增長。
但這位中行人士直言,1月份信貸高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因為現在項目主要是11月底之前發改委批的項目,如果考慮到一個季度左右的釋放期,到4月份左右,信貸增幅可能會出現一部分的回落”。
摸底票據直貼投向
今年1月份,票據融資增加6239億元,在對公貸款中占比高達41.6%,在全部1.62萬億的人民幣貸款增量中,占比達到38.5%。
而在央行調統司下發的調研表格中,也要求金融機構上報1月份與企業自主投資相關的新發放人民幣票據融資(僅包括直貼)投向。而其投向的行業分類是參照國家質檢總局2002年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如包括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等20類。
對此,前述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負責人稱,直貼的客戶對象主要為生產加工企業,該類企業有貿易背景;而在基建方面,票據貼現則很難派上用場,當然,不排除有些施工企業也在用。
“從我們拿到的票據來看,貼現申請人主要是大型企業為主,其中,很多是鋼鐵行業的企業!2月12日,山東某銀行票據業務人士稱。
而上海某大行的信貸經理稱,該行票據直貼業務開展得較少,一是直貼業務的利潤太薄,二是風險控制的需要,在辦理直貼時,貼現銀行需要承擔企業的信用風險。正是出于風險考慮,目前,在票據市場上,一些大型銀行利用資金優勢,積極買入其他銀行手中的票據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大企業為降低融資成本,已將票據作為一種融資工具,“融資票”問題開始凸顯。所謂融資票,乃是企業在開出銀行承兌匯票之后,再行向銀行貼現取得資金,通過信用放大,來替代一般貸款。
“關于融資票的問題,并不好查,因為企業也能拿出證明其真實貿易背景的材料!鼻笆龃笮猩虾7中械男刨J經理直言,這也是該行“冷淡”直貼業務的一項原因。
但一些銀行票據業務人士直言,企業如果想實現并放大票據的融資功能,它提供的貿易背景的證明材料以及貼現申請人的身份,其真實性問題均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