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繼銘/文
與此同時,中國更需要繼續深化改革以應對遠慮,包括建立健全社保體系,改革醫療和教育制度,改革土地和戶籍制度,盡快實現能源和資源價格的科學定價和稅收改革。
作為世界經濟動力的美國在信貸緊縮和房市調整的雙重打擊下深陷“U”形衰退,且在深度和時間長度上都將較前兩次衰退更加嚴重,至少在“U”形底部停留多個季度。
發達國家經濟在2009年將非常低迷,2010年有望微弱復蘇,但經濟增長仍然將在較長時間顯著低于潛在增長率。在信貸危機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難以通過金融中介傳導至資金需求的終端,因此財政刺激將是發達國家提振經濟的唯一出路。
這給新興市場的中國提出了比1998年更嚴峻的挑戰。1998年金融危機局限于亞洲,而本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直接發生于中國的最主要出口市場美國和歐洲,中國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加權平均經濟增速將低于1998年。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基建投資的“乘數效應”也遠遜于十年前。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基礎設施薄弱,很多項目的經濟和社會回報率較高,能撬動社會資金參與。而且當年政府啟動房改,使基礎設施投資得以帶動大量私人資金開發房地產。但如今基礎設施較為飽和,房地產也開始下滑,政府投資的“乘數效應”已經今不如昔。
外需和內需迅速下滑挑戰著中國“保八”目標,也加大了通縮風險。我們預計,外部環境和國內投資需求將經歷數年時間的調整方可見底。首先,2009年歐美經濟全線衰退,是外需最差的一年,2010年仍將低于趨勢增長,不會大幅反彈,且2009年的訂單惡化將影響到中國2010年的出口完成情況。其次,中國出口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經歷了多年擴張后,剛開始收縮,過剩產能和房屋庫存的消化需要數年時間。我們預計, 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會降至7.3%-8%(考慮已經出臺的政策)。
因此,中國政府將把經濟較快平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為了“保八”,中國可能繼續出臺刺激政策,包括通過刺激購房需求、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扶持房地產業。
顯然,對投資者來說,判斷中國經濟何時見底更為重要。為此,我們編制了“中金宏觀經濟綜合領先指標”供投資者參考。這一指標由對經濟有領先作用的發電量、水泥產量、汽車產量、商品房銷售面積、OECD領先指數共五項指標綜合而成。如今,這一指標仍在繼續惡化,彰顯中國經濟尚未見底。
綜上來看,我們的結論是去年脹,今年縮。原因在于經濟加速下滑引發的產能過剩和失業壓力,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泡沫的破滅,增加了中國通縮風險。我們的研究還顯示,2009年CPI(消費者價格)、非食品CPI、PPI(工業品出廠價)可能出現全面通縮,導致企業利潤更明顯下滑。
不僅如此,全球經濟的長期前景還面臨著兩座大山的雙重打擊:高負債與人口結構老化。最近各國救市和經濟刺激措施多數需要發債,從而導致政府債務迅速上升,各國政府未來可能需要以稅償債,這將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全球勞動年齡人口比率將在2010年左右見頂回落,這意味著未來納稅人數比率下降,但需承擔的稅負卻會增加,將進一步削弱經濟增長潛力,可謂“父債子還子難還”,因此,中國面臨的外圍經濟環境難以恢復到過去10年的繁榮局面。
此外,盡管中國政府負債率較低,但人口紅利也將在2015年左右開始衰竭,低端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也將面臨挑戰,亟須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由出口導向型轉為內需推動型),提升產業結構。因此,中國在采取反周期政策以解近憂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繼續深化改革以應對遠慮,包括建立健全社保體系,改革醫療和教育制度,改革土地和戶籍制度,盡快實現能源和資源價格的科學定價和稅收改革。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依然是最穩健的新興市場經濟之一。隨著全球金融動蕩的蔓延,一些新興市場的形勢明顯惡化,尤其是對外部資金需求巨大的國家所面臨的違約風險更高。一旦部分國家出現債務違約,則會對其它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產生較大影響。但相對于其它經濟體,中國穩健的經濟基本面(居民高儲蓄、政府低負債、龐大的外匯儲備)將有助于其更好地渡過金融危機。(作者為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2008年賣方分析師評選水晶球獎宏觀經濟第一名)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