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唐真龍
中歐工商學院寶鋼經濟學教席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上周六在出席“2008首屆全球管理論壇”時表示,中國經濟正面臨內外雙重失衡,如果任其發展,會導致產能過剩、通貨緊縮甚至金融系統風險。
吳敬璉表示,中國經濟內部失衡的表現是過度投資和國內消費不足,投資占GDP的比重從改革開放初期的30%左右不斷提高,目前已提升到45%左右。而經濟外部失衡的表現是國際貿易和國際收支雙順差,外匯儲備大量積累。內外失衡的宏觀經濟表現是貨幣政策運作空間受限、流動性過剩和資產價格上揚。
“在原有增長模式導致的矛盾激化的同時,中國遭遇了從美國開始的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使得經濟轉型的難度加大。”吳敬璉說。他認為,世界金融危機帶給我國的直接影響不是很嚴重,但是世界金融危機使得我國金融體系的泡沫破裂并導致企業的流動短缺,此外世界金融危機還導致外需放緩,出口受到嚴重影響。
吳敬璉指出,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穩定經濟的政策,這些政策很及時也很有必要,“但這些都是短期政策,如果運用不當會導致一些問題,政府必須考慮長遠影響。”長期來看,政策應該考慮幫助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渡過困境,而從根本上來說,必須要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從1995年起,中國就提出要實現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但一直未能實現,吳敬璉認為主要原因是存在從命令經濟繼承下來的體制性障礙:各級政府依然掌握著資金(貸款)、土地等重要資源的配置權力;GDP增長速度是各級領導政績優劣的主要標志;各級政府的財政狀況與物質生產增速緊密相連;行政定價和低價政策使要素價格嚴重扭曲。
吳敬璉認為,要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關鍵在于繼續推進改革。首先要消除舊體制的遺產,要建設新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關鍵也在于政府為市場的有效運作建立配套的法律和政治制度。
吳敬璉指出,政府改革涉及政府工作人員的權力和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困難和阻力,能否打破阻力,推進改革,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今后中國經濟的發展態勢。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