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其影響深度看,這場危機先后影響到信貸市場、資本市場、商品市場,對一些國家實體經濟的影響也逐步顯現,并有加深的苗頭。更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國際社會對這場金融危機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單方面或聯合采取了降低利率、注資、收購、接管、降稅等應急措施,但金融危機尚未出現轉機的跡象,目前仍處于不確定和動蕩之中。
當前世界金融危機對中國未來經濟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李曉超認為,當前需要密切關注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要密切關注對吸引外資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2007年我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783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達到744億美元。由于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流動性的減少,估計對我國外商直接投資會產生一些影響。
二是需要關注對出口增長的影響。出口的快速增長一直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2007年已經達到37.5%,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速減緩明顯,這將對我國出口產生較大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個百分點。
三是需要關注對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的影響。投資者進行投資,消費者進行消費,往往都是建立在對未來投資和消費的信心的基礎之上,世界金融危機已嚴重打擊了世界各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我們國家也不例外。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國家有抵御這一影響的能力,有抵御這一影響的基礎和空間,首先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積累的財富和奠定的基礎;二是有國內較高的儲蓄率,資金來源穩定、豐富、充裕;三是內需潛力較大,擴大內需的空間較為廣闊;四是出口結構仍有拓展的余地,資源型國家經濟增長仍在加快;五是政策操作空間還比較大,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結構政策、產業政策,都有較大的余地。
李曉超認為,我們既要看到當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增強憂患意識,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優勢,增強我們克服困難和挑戰的信心,在政策上要采取積極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