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國內財經 > 2008年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 > 正文
“過去一般一個月我們有十幾只船來運煤,現在只有兩三條船了,出口形勢惡化,我們現在主要做內輸。”唐山外輪代理公司一位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現在出口方面毀單現象比較突出,訂單在減少,尤其體現在鋼材方面。
不言而喻,中國的增長需要轉向擴大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需求)方面。
消費方面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2%,比上年同期加快6.1個百分點,而9月份也增長23.2%,基本維持了高速的增長。
然而,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實際居民消費已經放緩,零售數據可能高估了消費的韌性。
理由是,統計局發布的家庭調查數據顯示,上半年城鎮人均消費性支出僅增長5.7%;同時影響消費的居民收入因素也在放緩:第三季度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2%,農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1.9%,均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放緩。
前瞻的看,哈繼銘預計,由于出口將遭遇國際實體經濟惡化和信貸萎縮的雙重打擊,房地產投資也將進一步放緩,今年GDP增速或降至9.7%,而明年經濟增長將在7.3%左右(不考慮政策調整的因素)。
刺激內需重點應放在民生上
似乎和1998年金融危機時一樣,擴大內需再次成為中國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和著力點,而財政政策成為了刺激經濟的焦點。然而,這是否意味著經濟增長模式仍難以擺脫依賴投資的老路?
不得不注意的是,上半年高達33.3%的財政收入增幅已經遭遇大幅放緩瓶頸。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財政收入增長僅10.5%,7、8、9三個月分別增長16.5%、10.1%、3.1%,持續下滑。財政政策的刺激作用仍要視發國債的力度。
另一方面,廣義貨幣(M2)9月末同比增長15.3%,比去年同期回落3.2個百分點。此前不少專家在采訪中對本報記者指出,在需求整體放緩的經濟下行期,降息作用有限,因為銀行面對風險會出現惜貸現象,企業貸款需求也收縮。
在如何擴大內需方面,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對本報記者指出,我們有過去成功的經驗,“1997、98年的時候擴大內需,把我們的高速公路框架體系建立起來了,而這一次,要把鐵路建設搞起來。”
鄭新立說,中國只有7萬多公里的鐵路,和美國的27萬多公里差遠了,應該加快改革,主要是改革壟斷,讓社會資金能夠投資進入。
而李曉超則在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的農業基礎還比較薄弱,需要大量的投資;一些基礎設施,包括交通、城市建設還需要大量投資;在區域發展上,中西部地區也需要大量的投資。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刺激經濟增長是中國政府較為常見的調控手段,也是相對容易操作的措施,但問題的關鍵在于,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以及老百姓社會福利的提高,我們該用怎樣的方式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如余永定在采訪中提及的那樣,“不能再重復過去低效率、政府主導的老路了,調整結構迫在眉睫,而不是急著放松房地產。”
他建議,應該將投資重心放在促進消費上,放在服務業領域,增加能改善公共產品供給的投資,比如增加對老人院、托兒所的投資等等。
社科院世界經政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斌亦持有類似看法。張斌對本報記者強調,應該把投資重點放在改善公共品供給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引入市場機制和平等的競爭環境,引導私人部門投資,讓經濟增長的活力發揮出來。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曾經估算,1995-2007年間,政府財政稅收年均增長1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農民純收入年均增長僅6.2%。只有政府收入以遠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長,這必然造成經濟結構重工業化,第三產業發展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