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露 孫雷 北京報道
經濟低迷期需要宏觀調控熨平周期,但中國似乎還在因循主要依靠投資基礎設施來擴大內需的傳統思路,比如,這一輪加快鐵路建設投資將成為新抓手。但就像余永定強調的,即使以這種方式刺激內需,也不能再以過去重復建設、低效率、政府主導的模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增加關系民生的投資。
經濟寒冬的氣息正在一點點蔓延擴散,從美國到中國,從金融領域到實體經濟。
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其中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9%,而第三季度GDP增速僅為9%。這里面,除了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稍微加快0.2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均出現回落。
這樣的數字出乎市場預料,此前市場普遍預計第三季度GDP增速在9.7%左右。而事實表明,經濟增長正快速從上半年的10.4%下滑到9%,出現了200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在當日新聞會上表示,“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的進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8.9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
在這種背景下,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措施呼之欲出。10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時認為,要盡快出臺有針對性的財稅、信貸、外貿等政策措施,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服裝、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附加值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支持優勢企業和產品出口;同時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地震災區恢復重建,抓緊農業、水利、能源、交通、城鎮等基礎設施和民生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建設。
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亦在18日清華大學一次會后向本報記者透露,即將在11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對如何應對美國金融危機以及經濟下滑、需求不足,做出重大決策和部署,主要是依靠基礎設施建設來擴大內需,“尤其是加快鐵路建設。”
不過,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20日對本報記者表示,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方式來刺激內需可以,但是不能再以過去重復建設、低效率、政府主導的模式,而要“增加公共品供給的投資、關系民生的投資、服務業的投資,這樣可以改善經濟結構,促進消費”。
明年經濟增長或在7.3%左右
從9月初開始,收廢品的馬師傅就明顯感覺到手頭的廢品開始意想不到的掉價:廢鐵,從原來收購站收每公斤3.3元,跌到2.1元;鋁合金,從每公斤17-18元跌到11塊;銅絲,從每公斤57元左右跌到45塊。
這僅僅是當前中國經濟隨全球進入下行周期的一個很小的縮影。
另一項可以較好反映經濟情況態勢的數據是用電量。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新發布的數據,1-9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為9.67%,比去年同期回落5.47個百分點。而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僅有6.3%,顯示經濟放緩態勢在奧運因素消失后仍然在延續,整體需求下降。
“過去一般一個月我們有十幾只船來運煤,現在只有兩三條船了,出口形勢惡化,我們現在主要做內輸。”唐山外輪代理公司一位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現在出口方面毀單現象比較突出,訂單在減少,尤其體現在鋼材方面。
不言而喻,中國的增長需要轉向擴大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需求)方面。
消費方面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2%,比上年同期加快6.1個百分點,而9月份也增長23.2%,基本維持了高速的增長。
然而,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實際居民消費已經放緩,零售數據可能高估了消費的韌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