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10月20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劉錚、周英峰、江國成)9.9%——這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動蕩不安之際,國家統計局20日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這一增長率,盡管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個百分點,但與陷入低迷的世界經濟相比,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仍然引人矚目。
9.9%的增長率應當怎么看待,下一步國家將采取哪些措施,中國經濟能夠為世界經濟的穩定發揮哪些作用?國家統計局權威人士、宏觀經濟專家對此進行了解讀。
經濟增速放緩,出口減速明顯
前三季度增長9.9%、第三季度增長9.0%,人們普遍注意到,今年以來特別是第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增速的回落。這印證了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時提到的“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明顯”。
“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對今年以來國民經濟產生了較為明顯的不利影響。”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坦言。
從2003年中國經濟增速躍上10%平臺起,直至2007年達到11.9%,過去五年間,中國經濟一路上行。而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10.6%,二季度增長10.1%,三季度增長9.0%,放緩趨勢明顯。
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張其佐分析指出,當前世界金融危機不僅波及面廣,而且影響度深,目前仍處于不確定和動蕩中,這使得全球經濟表現低迷。
中國經濟與世界聯系日益密切,自然受到波及。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今年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去年同期下降8.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2.3個百分點中,有1.2個百分點來自出口減速。統計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4.8個百分點,貿易順差減少了47億美元。
扣除出口減速,經濟增速回落的另外1.1個百分點是怎么形成的?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認為,投資和工業增速的明顯回落是重要的因素,這是國內經濟周期在發揮作用。
固定資產投資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蔡志洲分析,雖然前三季度投資保持了27.0%的增長率,但考慮到同期投資品價格漲幅,投資實際增長率回落了大約10個百分點。
工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回落了3.3個百分點,特別是9月份增速回落到11.4%,而以往都是17%、18%。
“中國經濟已經從持續升溫狀態轉入回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造成:一是過去5年“防過熱”政策主動調控累積效果的體現;二是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給經濟增長回調增加了壓力。
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未發生改變
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出現了回調。多年來習慣了10%以上增長的人們,對“9”字開頭的增長率多少有些忐忑。
“要看到在金融危機爆發、世界經濟增速放慢的情況下,這樣的經濟增長速度是來之不易的。”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對當前經濟降溫要冷靜觀察,沒有必要驚慌,不必反應過度。”張立群指出,前三季度9.9%的增長速度并不低。要看到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非常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條件也非常好。現在,要穩住當前經濟增長的水平,把經濟引向更穩健、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環顧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長,9.9%仍是強勁的。而且,9.9%依然略高于改革開放以來9.8%的年平均增速。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是在國內接連遭遇罕見自然災害的背景下取得的。
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是多年少見的。年初南方部分地區遭遇了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大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5月12日,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涉及范圍最廣、災害損失最大的特大地震災害;五六月份,部分地區又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這些嚴重自然災害,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了沖擊。
針對國內接連不斷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中央做出了一手抓抗災救災、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針對世界金融危機導致出口增速放慢、部分企業出現困難等情況,明確了“一保一控”的調控目標。
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實,中國經濟仍然保持平穩較快增長;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到4.6%,控制通貨膨脹取得明顯成效;高耗能產業增速回落、高技術產業加速增長,工業結構有所改善;農業生產獲得較好收成,糧食連續五年增產。
“今年以來國民經濟發展的歷程是十分不尋常的,十分不平凡的,也是十分不容易的。”李曉超指出,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總體運行良好,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未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