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削弱農業和糧食安全的行為都是短視的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0:59 中國經濟時報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啟智: 記者何玲北京報道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啟智接受中國經濟時報專訪時說,總理報告用相當大的篇幅闡述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業的高度重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中國的農業和糧食安全問題攸關13億人吃飯問題,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馬啟智說,耕地,特別是優質耕地的流失是最值得憂慮的事。糧食安全的底線就是耕地的底線,耕地的底線決定了糧食安全的底線。如果守不住中央要求的總量18億畝、人均1.4畝的底線,要想養活13億人口就困難了。2003年到2005年三年的時間,每年平均流失1400多萬畝耕地,相當于兩個海南省耕地的面積。 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計劃經濟時代的科技服務體系削弱后,并沒有建立起有效到位的科技支農服務系統。農村科技服務隊伍存在著人才流失嚴重,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匱乏,高層次人才總量不足的嚴峻局面。 農村有效勞動力大量減少。農村中有文化的強壯勞動力大量進城務工,導致農村勞動力素質下降,影響了農業的投入和生產水平的提高。 由于發展工業,城市建設而占用大量的耕地,農業生產被擠壓到不太適應農業發展的地方,如從一年三熟、無霜期長的南方轉移到旱災頻發的北方,發展農業的環境越來越嚴酷。 馬啟智認為,糧食是萬物之首,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它的價值比黃金還要珍貴。國家已到了以工養農、以城輔鄉的新階段,逐步在未來的10-15年使糧食產量保持在12000億斤,才能保證現有的平均水平,現在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化解和準備工作。 嚴格保護耕地。切實加強土地管理,嚴格執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從嚴把好征地關,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嚴格控制征地規模,嚴格依法按規劃計劃、按程序征地。通過節約占地、開墾荒地、退園還耕以及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來彌補耕地面積的萎縮,實現占補平衡。 建議延長土地承包期,將農村耕地的承包期由現在的30年延長到與城市土地出讓相等的年限50-70年,農民對土地有長期的使用權,就會增加投入,對土地更加珍惜。 加大農業科技投入,不斷提高農村科學技術水平。進一步完善科技服務體系,使之盡快符合市場配置資源,市場支撐農業發展的需求,鼓勵科技人員為農民服務。 對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國家應該按丁、按畝攤補,大幅提高補貼標準,可以考慮將農民在每畝地的投入成本補到位,這樣就會使有文化的農民留在農村,發展農業科技,從事農業生產就能過富足的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對種糧大省、大縣,國家要綜合考慮整體補貼政策。 省級領導負責制不能缺失。中國農業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是“省長米袋子負責制”,應該強化這一點。國家下達的每個省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作為法規要嚴格遵守,作為一個政績考核標準不能缺失。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