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理財產品頻陷收益困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11:56 南方日報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持續盤整的股市不僅套牢了無數投資者,也讓一向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遭遇了“零收益”甚至是“負收益”的危局。 近日,外資銀行——東亞銀行推出的“利財通”系列1號(簡稱“利財通”)被曝陷入虧損泥潭。據了解,截至2月14日,“利財通”系列1號的參考價格已較發行日浮虧了60%以上。如此大的虧損幅度,不僅將有意博取高收益的投資者牢牢套住,也讓業內QDII產品的設計者體會到次貸危機的絲絲寒意。 無獨有偶,除了東亞銀行理財產品曝出負收益,近日,又相繼有浦發銀行、深發展等近十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出現“零收益”,民生銀行一款產品人民幣理財第12期雖未到期,投資者也被銀行告之到期收益可能為零,建議提前贖回。 記者了解到,在2006年末和2007年初,放棄大好股市,投資銀行保本結構性產品的多半為風險偏好度低的穩健投資者。他們希望收益能超過同期銀行存款,讓資產增值跑贏CPI。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常常聽到的風險提示讓不少穩健型的投資者遠離股市,選擇了銀行理財產品。但“零收益”使得不少投資者感慨,原以為保本理財不會有啥風險,沒想到真會在大牛市里出現零收益,連銀行存款收益都趕不上。以后,選產品得仔細看說明,多問理財師幾個為什么。 記者了解到,去年,國內銀行系理財產品的銷售規模已接近萬億,甚至不少業內人士已經將2007年稱為國內理財元年。但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的零收益甚至負收益的現象,無疑給剛剛起步的銀行系理財市場帶來了相當的負面沖擊,即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已經有所松動。甚至有投資者在網上討伐,要求銀行賠償損失。 那么銀行理財產品為何會頻頻出現“零收益”甚至“負收益”現象呢?投資者又為何如此動怒呢?記者發現,產品設計不成熟,風險提示不到位,市場監管不得力是銀行系理財產品遭遇信任危機的根本原因。 以東亞銀行“利財通”系列1號為例,該款產品于去年9月發售,其設計較為復雜。在投資期前一年半里,投資于“瑞銀優秀香港股票掛鉤可轉換結構性票據”,與4只港股掛鉤,分別為復星國際、大唐發電、中國人壽和招商銀行。只要在觀察日或結算日時,4只股票中最遜色者的表現不低于-8%,投資者將提前或到期收回本金并獲得收益。如果到一年半結束時,最遜色的股票下跌超過8%,所有股票跌幅不超過30%,則本金將獲得保障。如果一年半期滿后,該產品連保本條件都未能實現,則轉為投資“瑞銀單一股票掛鉤結構性票據”,后者與4只股票中最遜色者的后續表現掛鉤。 去年發行該產品時,東亞銀行對港股走勢頗為樂觀。然而,市場走勢與預期完全背離。截至上月底,復星國際、大唐發電、中國人壽和招商銀行較起始日分別下跌51.7%、41.4%、33.5%和25.9%。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剛剛出爐的調研報告顯示,目前,聯接境外股票、商品、利率和匯率的產品出現了大面積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負收益現象;在發行銀行方面,不僅中資銀行暴露出產品設計方面的缺陷,甚至因此引發了糾紛,外資銀行的產品也表現出結構設計越來越復雜,產品的投資價值卻越來越不盡如人意的現象。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