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界官員專家:堅持從緊貨幣政策防明顯通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2日 10:40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李云路 顧錢江 黃歆) 美聯儲新近進一步調高了美國經濟放緩的風險,但這看起來并不會動搖中國實行從緊貨幣政策、抑制通貨膨脹的決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兩會召開前表示,中國經濟面臨的“首要風險”仍然是通貨膨脹,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貨幣政策從緊的方針,不會因國內外一些新情況的干擾而改變。 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對央行的堅決態度表示贊同。他強調,今年一定要堅定不移地防止明顯通脹。政府只有咬緊牙關,克服眼前的困難,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才能降低公眾的通脹預期。 “現在比較可怕的不是通脹本身,而是公眾對通脹的預期。”宋國青對記者說。 去年下半年以來,以物價持續上漲所顯示的通脹壓力引起了中國官方和民眾的憂慮。兩會前夕,新華網、人民網、央視國際等知名網站進行的“我有問題問總理”活動顯示,如何解決好物價上漲問題是網友最關心的兩會熱點之一。 溫家寶3月5日將向人大代表作政府工作報告,人代會上將出臺什么樣的防通脹措施引人關注。 去年,中國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長為4.8%,為多年來的新高。進入2008年,通脹壓力依然不減:受雪災、春節和翹尾等因素影響,1月份CPI同比上漲7.1%,為11年來的最高值,月環比上漲1.2%。 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表示,2008年中國物價“面臨比較大的上漲壓力”。 全國政協委員厲以寧在接受新華社記者訪問時指出,有五大因素導致了物價的連續上漲:國際油、糧價格漲價;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偏大;中國外匯儲備過多;外資熱錢通過各種渠道涌入中國;農產品價格上漲造成了心理影響。 面對較為突出的通貨膨脹壓力,200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列入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中國央行過去一年的貨幣政策操作已經顯示了從緊的特征。2007年迄今,央行11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6次加息、數次發行巨額央行票據,以收縮流動性,釜底抽薪,“冷卻”節節攀高的CPI。 但農歷新年到來之際國內外經濟出現的新情況,令外界一些人對中國是否會堅持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產生懷疑。其依據是,美國經濟暫趨放緩,給中國的出口將造成影響;席卷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雨雪冰凍災害,可能拖累國內經濟發展。 不過,多位經濟學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認為,歷史經驗表明,中國年初遭遇的惡劣天氣災害并不會改變這一輪的經濟周期。而對于仍在進一步發展的美國次貸危機,經濟學界看法也較為一致:一些出口企業將受到沖擊,但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 全國人大代表林毅夫分析說,美國雖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最大的出口盈余來源國,但中國的出口以中低檔消費品為主,其收入彈性低,這意味著美國經濟減緩對中國出口的影響較出口高檔和投資品的發達國家要小得多。 易綱坦言,央行已經認真評估了上述“外憂”和“內災”對中國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的影響,央行將采取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制度、對貸款的窗口指導以及利率和匯率等綜合手段,并進行最優組合,落實從緊的貨幣政策,將通脹控制在一個可接受的范圍內。 物價上漲影響最大的是低收入者。如何增強普通居民消化物價上漲的能力,保護民眾利益,是中國政府的當務之急。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對記者說:“中國將運用增收財力和其他可用財力強化經濟社會的薄弱方面,積極改進民生。” 中國領導層在堅持既有宏調政策時,亦持必要的慎重態度。近日閉幕的中共十七屆二中全會強調,要及時掌握和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科學把握宏觀調控的節奏和力度。 和外界一些人對今年中國經濟走勢略顯悲觀的態度相比,中國的經濟學家大多表示樂觀。厲以寧估計,CPI在今年二季度將趨于平穩,下半年會有所下降。全年經濟增長速度應會保持在10%左右,較去年減慢1.5個百分點。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