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允許外資公司發A股 上證所萬事俱備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5:53 東方早報
早報記者 葉馥佳 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昨天上午在北京落下帷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和美國總統布什的特別代表、財政部長保爾森共同主持閉幕式。下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分別會見了保爾森等美方代表團主要成員。 吳儀在閉幕式上表示,這次對話是“一次戰略性的、雙贏的,將要產生重大影響的會議”,要保持其“全局性的、戰略性的、長期性的性質,為其他的經濟合作機制提供指導”。美國財長保爾森稱這次對話很成功,并對吳儀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她“是中國人民杰出的代表”。 相對于外界的預期,本次會議成果“出乎意料”的豐碩。對話期間,雙方在金融服務業、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能源和環保、行政透明度、投資、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經濟平衡增長等八個領域開展合作達成了31項共識。其中在金融領域的進展超出預期,如中方允許外資公司(包括外資銀行)發行A股和人民幣債券。不過,在備受關注的人民幣問題上,美方依舊顆粒無收。 雙方商定,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于2008年6月在華盛頓舉行。 金融市場加快開放 在引人注目的金融服務領域,美方收獲頗豐。中方同意,明年將就外資對中資銀行和證券公司的持股比例問題提出政策建議。另外,中方還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公司包括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允許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券。 保爾森提醒中方,逐步地開放證券市場,但要先把監管體制和基本配套措施建立好。 梅新育表示,“相比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我更注意的是美國市場對我們金融機構開放的部分。”在聲明中,美國政府繼續承諾,對在美開展業務的中資銀行實施國民待遇,并確認按照國民待遇原則對中資銀行的申請進行評估。 “對于我們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很多的潛在優勢只有走向國際市場才能成為現實的競爭優勢,否則只能為人家所利用,我們永遠無法翻身。”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說道。 10年能源合作計劃 作為本次對話的頭號議題,食品質量和產品安全領域所取得的共識最多。中美雙方在食品、藥品、醫療產品等8個項目上簽署了促進出口安全的備忘錄。保爾森也指出,“本次對話為雙方進一步展開食品和產品安全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這8個項目包括食品和飼料、藥品和醫療產品、酒類和煙草產品等。在這些協議中,中美雙方承諾將擴大對話和信息共享,增強法律、政策、計劃和鼓勵措施的基礎,以便對食品、藥品、醫療產品和消費品出口實施有效的政府監督。 值得一提的是,中美兩國在環保領域簽署一項新的協議———加強發展生物質資源轉化燃料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不僅如此,兩國還確立了一個為期10年的能源合作計劃,推動技術創新和高效、清潔能源及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的應用。 然而在知識產權和貿易不平衡等一些“老”問題上,本次對話依舊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認為,本次著重討論的問題都是牽涉到雙方共同利益的,例如,產品和環保等,這些領域容易達成共識。而一些相對沖突的領域并不是本次對話的主體。 宋泓表示,在這些中美兩國直接對立的領域,想取得突破很難,“這些已經不是一個雙邊問題了,是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只有進展沒有退步” 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于2008年6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宋泓認為,對話會“會越來越好”,而對于外界“對話疲勞”的觀點,他明確表示:戰略經濟對話的平臺日顯重要,它為中美兩個貿易大國帶來了很好的緩沖效應。 保爾森昨天也強調,戰略經濟對話的重點是在長期經濟議題以及一些緊急的短期問題上。在戰略經濟對話上,只有進展沒有退步。 宋泓指出,SED的機制非常得好,它及時調整了中美在貿易摩擦中的反應,起的了很好的緩沖作用。而且,針對外界指出的本次SED關注度下降的說法,宋泓認為這是個好的現象。“這表明SED已經不再是一個新生事物,它已從最初的嬰兒階段逐漸走向成熟,越來越穩健了。” 昨天發布的第三次SED情況說明中,列出了兩國在今后6個月的工作安排。雙方將在食品、飼料、藥品和醫療產品等領域加強溝通;并在明年早些時候舉行會談,共同推動WTO框架下削減或酌情取消環保產品和服務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談判盡早取得成果。 對于明年SED召開的時機,外界也表示擔憂,因為正值美國總統大選之際。對此,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沈丁立教授認為,任何一個領導人的更迭,都不會對SED帶來影響,“中美兩國的對話依托的是綜合國力,和哪一個領導人沒有直接關系。” 人民幣步伐 加速!人民幣三天破三關 早報記者 葉馥佳 盡管在人民幣問題上又是空手而歸,保爾森昨天的閉幕式上仍表示:“更重要的是,我們在一些原則上達成了共識,即更快的升值所能帶來的好處。” 保爾森說,迄今沒有看到人民幣升值產生任何不利影響。他向中方建言,采用貨幣政策手段比光用行政手段有效,要讓幣值能反映市場的基本面。 隨后舉行的美方代表團新聞發會上,保爾森在回答有關人民幣匯率問題時承認,人民幣已經在升值,步伐也在加快,過去的一年里人民幣升值幅度達6%。他稱,美方不會花過多的時間去討論什么樣的升值速度恰當。 關于美元經濟疲軟和中國擴大內需問題,保爾森表示,他以前就曾公開說過,全球經濟不平衡的產生是由于美國經濟發展很快但儲蓄率低造成的。而中國經濟以出口為導向,而且中國人的儲蓄率特別是預防性的儲蓄率非常高。 保爾森表示,要解決這些結構性的問題,之所以聚焦于人民幣匯率,是因為它是市場改革的指標。保爾森認為,中國政府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正在采取循序漸進的匯改措施。但他警告,如果改革步伐太慢的話,風險會更大。美國將繼續敦促中國在匯改上加快步伐。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表示,人民幣升值與中國利益有關,“讓人民幣升值一步到位等于讓中國自殺。” 不過,在“保爾森效應”影響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加速度狀態,昨天中間價突破7.36關口,以7.3568再度創下匯改以來新高,這也是人民幣連續三天創出新高。 證券業開放 明年考慮調高外資參股券商上限 早報記者 孫立云 證券業的對外開放程度在外資的“推動”下繼續前行。按照昨日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達成的共識,中國證監會將在明年6月之前,就外資參股券商比例調高至49%提出政策建議。 目前維持33%比例上限 根據中美雙方達成的共識,在證券業開放步伐上,中方同意在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前宣布,中國證監會將就外資參股中國證券公司及其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進行認真評估,并基于評估結果就調整外資參股中國證券公司的股權比例問題提出政策建議。 這就意味著在明年6月之前,外資參股內地證券公司的比例不會突破目前的規定———33%。不過,在明年6月份之后,監管層將“外資參股比例調高至49%”納入政策考慮范圍。 根據2002年7月頒布實施的《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規定,境外股東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資參股證券公司中擁有的權益比例,累計(包括直接持有和間接持有)不得超過三分之一。 證監會發言人在12日已經宣布,合資券商審批正式重啟,并將頒布新的合資證券公司的相關規則。 或先開放單一牌照券商 國泰君安證券業研究員梁靜表示,由于目前大部分券商的股權比例都比較分散,中方單一股東在49%比例以上的幾乎少之又少,因此監管層對于外資參股比例是“慎之又慎”,“若上調至49%,外資基本上就是控股了。” 而且,上述券商負責人還表示,由于券商剛剛完成綜合治理工作,外資比例調高至49%首先可能主要是針對單一牌照的合資券商,“全牌照合資券商的開放可能更慢。” 據了解,目前合資券商主要是兩種模式,一是外資以參股的方式,進入擁有全牌照業務的本土券商;二是券商將部分業務剝離出來,與外資合作設立合資子公司,如已經簽約的大摩華鑫及瑞信方正“聯姻”方式就屬于這一類。 同時,在昨日閉幕的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上,美國政府同時繼續承諾對中國的證券公司和投資咨詢機構在美登記和開展業務實施國民待遇。這或許將推動國內大型券商走出“國門”。日前與貝爾斯登達成互相參股協議的中信證券,可能將率先通過貝爾斯登在美國開展業務。 外資公司登陸A股 “上證所正在運作”能買可口可樂A股了 早報記者 孫曉旭 外資公司A股上市“閘門”終于將打開。昨天公布的“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聯合情況說明”稱,“依據相關審慎性規定,中方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公司(包括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允許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券,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法人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債券。”不過,“情況說明”并未提及實施的時間表。 而來自各個渠道的消息則顯示,目前相關準備工作已經趨于成熟,只待監管部門審批之后即可正式落實。 操作細則已在準備中 “這個事情一直在做,作為上報證監會之前的必要準備,相關的操作細則已經在準備中。”一位長期從事資本市場研究的人士昨天對早報記者表示。 “我最近剛剛去過上證所,他們對國際板的態度很積極。”與此同時,中國國際工商學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韓高峰昨天告訴早報記者。“上證所一直在推這項工作,與之有關的各種運作也在進行。” 事實上,對推進國際板建設,業界呼聲一直頗高。而種種跡象顯示,從制度、技術到上市資源,有關方面已經圍繞此事完成了大量先期準備。 11月17日,上證所總經理助理闕波表示,除吸納香港股市上的H股、紅籌股回歸外,上證所還在考慮引入諸如匯豐、可口可樂、西門子等在中國已有很好發展的跨國公司,進一步鞏固藍籌股市場的地位。此后不久,上證所總經理朱從玖正式確認,上證所確在研究跨國公司在國內上市一事。 只待監管層審批 上證所對國際板的熱情顯而易見。與此同時,據上證所副總經理劉世安日前透露,一個通向此路的“跳板”———華股ETF早已提前開始研究。他表示,華股ETF是指以境外上市的中國上市公司的指數所編制的一種ETF產品。 “華股ETF在政策上已不存在大的障礙。”對此,上證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銀表示,在華股ETF的基礎上,上交所設想成立一個全球藍籌股ETF,吸引類似微軟這樣的公司進入組合。更進一步的設想是設立國際板,吸引國際藍籌公司直接登陸上交所。 事實上,據有消息稱,“目前,國際板建設得技術研究已基本沒有問題,只待監管層審批。” “讓境外公司進來其實很容易,這主要涉及證監系統自身的監管制度,更多是交易所層面的事。”在韓高峰看來,除境外機構直接融資可能間接與資本管制有所抵觸外,外資公司赴A股上市并不存在實質上的法律或政策問題。 他表示,引進有實力的跨國公司來我國上市,不僅能給交易所帶來可觀的收益,還能減緩我國流動性過剩的壓力。此外,這對資本市場建設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也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國際板可以基于A股或B股市場。如果是后者,在上證所以美元交易,就相對簡單,不牽涉外匯管制的問題,對國內的匯率制度沖擊也不太大。”胡汝銀稱。對于國際板的落實問題,B股市場的呼聲較高。長期從事證券法律研究的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一欣認為,目前處于“雞肋”狀態的B股市場完全可以改造并發展成國際板。這不僅可以增加B股市場的流通性,克服目前的問題,還能從容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局面。 外資搶灘A股 作為事件的另一主角———跨國公司與境外機構對A股的興趣也頗為濃厚。據胡汝銀透露,今年以來,匯豐控股集團、恒生銀行等著名公司曾先后與上證所就國際板上市模式進行了探討。 此外,市場亦頻傳境外公司有意登陸上證所的消息。見諸報端的至少包括渣打銀行、匯豐銀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東亞銀行、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和路透集團等。 搶灘A股正成為境外資本最新上演的一出好戲。就在納斯達克北京代表處剛剛成立8天后,它的競爭對手———紐交所的北京代表處也迅速于12月11日下午開業。 面對“正與上交所談股票互換”的倫敦金融城市長約翰·史達德口,紐交所CEO鄧肯·尼德奧爾提出了更為明確的目標。他表示,紐交所希望能在與境外公司登陸A股有關的監管政策修改過程中“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讓境外公司到A股掛牌能變得更簡單、更容易一些”。 他表示,希望紐交所的上市公司能首開到A股市場掛牌的紀錄。“在交易所越來越全球化的環境下,我們會在明年以至將來取得更多的成功。” 銀行業開放 外資行擴大持股明年底前有“說法” 早報記者 毛明江 中國和美國銀行業的大門向對方“開”得更大了一些。早報記者從昨天結束的中美第三次戰略經濟對話獲悉,中國銀監會目前正就外資參與中國銀行業進行科學性研究,并將在明年年底前就外資持股比問題提出政策建議。美國則承諾,對在美開展業務的中資銀行實施國民待遇,并可能加快中資銀行在美設立分行的審批。 “目前單一外資機構入股中資銀行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20%,全部外資持股不得超過25%,包括美國在內的外資一直在游說中國放寬外資持股中資銀行的上限。”國泰君安銀行業分析師伍永剛表示,上述銀監會的行動表明,中國很有可能在2009年起放寬外資持股中資銀行的比例。 不過,據伍永剛分析,即使今后放寬外資持股中資銀行的比例,外資控股工、農、中、建、交這五大銀行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銀監會已經表示,中國將保持對前五大銀行的絕對控股。但未來銀監會可能會允許外資相對控股或者并購“五大”之外的中小銀行。 美國方面也對中方的態度“投桃報李”。美方承諾,對在美開展業務的中資銀行實施國民待遇,并確認按照國民待遇原則對中資銀行的申請進行評估,“美國注意到中國提出的請美國相關監管機構根據相關法規和程序快速審批中資銀行申請的要求。” 銀河證券一位分析師分析認為,美國一直敦促中國加大銀行業開放力度,但對自己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卻實施嚴格管制。對招行、工行、建行等中資銀行開設美國分支機構的申請,美國目前只放行了招行一家此次“美方的態度暗示,工行和建行在美開設美國分支機構等待的時間,不會再像以前那么長。” 另外,中國銀監會與美國證監會還原則同意將于近期簽署交換信函(EOL),該信函將就涉及中國銀監會或美國證監會核發許可的金融機構所從事的跨境活動的相關信息交換做出安排。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