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明康:防止結構性上漲演變為大幅通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 01:56 南方都市報
昨日,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財經》年會“2008:預測與戰略”上表示,政府要更好地運用利率、匯率和財稅政策,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以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全面性上漲。同時劉明康提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金融創新的發展以及金融風險的進一步擴散,美國次貸危機在明年的不確定性仍會明顯增大,中國應給予高度關注。 高度關注美次貸危機影響 劉明康認為,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金融市場的警示作用包括以下幾點:在經濟上行周期,金融機構的風險意識處于明顯的弱化趨勢;在次貸危機爆發前,大量衍生產品被創設,分散轉移到資本市場,卻沒有把風險相關的信息準確地轉移到市場,信息嚴重不對稱;再者,金融監管存在重大空白和缺陷。對金融機構降低借貸標準的行為,監管者早有覺察,卻沒有提出任何給予制止的信號。 劉明康認為,盡管很多亞洲國家宣布對自身經濟沖擊不大,但資本流動推動了經濟危機的全球蔓延。中國目前還存在流動性過剩、資產價格上漲的勢頭,同時中國的金融體系不完善,在應對危機方面要做更充分的準備,以將外部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 客觀看待目前通脹問題 劉明康認為要客觀看待中國目前的通貨膨脹問題。今年1到10月通脹同比擴大3.1個百分點,10月超過6%的高位。中國目前的通脹是一個結構性和階段性的上漲,主要是食品和石油價格拉動,大多數工業產品供求平衡,價格是下降的。同時,外部因素對中國的價格上漲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比如全球糧食減產和生物燃料工程方興未艾。從全球范圍看,中國的通脹水平還是顯著低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 劉明康同時認為,國家要預防目前的價格上漲由結構性價格上漲變成全面的大幅通脹,所以要加強宏觀調控的力度,防微杜漸。中央在宏觀調控上卓有成效,但明年還需有憂患意識。 ■相關報道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 “明年外部風險將大于內部風險” “中國經濟政策不會發生急劇的調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表示,2007年世界經濟已現拐點,而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的同步性在逐步提高,明年中國面臨的外部風險將大于內部風險,外部挑戰可能多于內部挑戰。 “未來應加大使投資、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模式向消費、投資、出口共同拉動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力度,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劉鶴表示,十七大報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經濟內外失衡的問題。一方面是外部失衡,即指國際收支失衡;另一方面是內部失衡,即儲蓄率過高,消費率過低。 “2008年,中國要特別注意觀察國際宏觀經濟走勢,考慮各種變化及預案。劉鶴同時強調,國際間政策協調和對話至關重要,尤其經濟大國應充分考慮對世界經濟影響的責任。”他指出,伴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會出現環境資源付出代價較大,社會分配關系不夠協調等現象。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鄧先宏: 國際收支失衡矛盾愈發突出 “近年來國際收支總體上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經濟外向型程度大幅提高,二是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三是外匯儲備較快增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鄧先宏指出,下一個階段,外匯管理部門將嚴格控制外債增長,外匯增長分階段調節金融機構短期外匯指標,加強對跨境異常資金流動的監管協調。 今年以來中國涉外經濟繼續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更為突出。鄧先宏指出,中國國際收支失衡有國際和國內兩個因素,國際因素主要是國際產業轉移,一方面亞洲一些國家對美國和歐洲的順差轉變成我國對歐美的順差,另一方面國際需求旺盛,導致我國出口大規模增長。國內因素是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進程,勞動力要素價格偏低,歷史上的體制和政策因素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專題撰文:本報駐京記者 劉斌 李乾韜 戴志軍本網站所刊登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其侵權責任。法律顧問:梁香祿、肖曼麗、羅志明侵權舉報電話:020-87385923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