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國內外環境看明年經濟發展:新成績新挑戰新發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21:00 新華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稿) 新成績 新挑戰 新發展——從國內國際環境看明年經濟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車玉明、劉錚、安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復雜多變”和“艱巨繁重”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描述當前國際形勢和國內改革發展任務時分別使用的詞語。 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但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趨勢并未緩解且價格上漲壓力加大;國際經濟環境總體對我有利,但各種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增加。 正確看待國內經濟發展取得的新成績,客觀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積累和出現的各種新問題,冷靜判斷國際經濟新環境中對我有利因素和挑戰風險,對于增強做好明年工作的信心,同時增強憂患意識,充分估計前進道路上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尤其重要。 新成績:平穩快速發展,民生更多改善 “國民經濟保持了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今年以來的經濟形勢,作出這樣的判斷。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馬凱日前用六個曲線來描述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特點:從經濟增長曲線看,在快速增長中年度波動是最小的;從投資曲線看,增幅是逐步回落的;從消費曲線看,增速是不斷加快的;從就業曲線看,新增就業人數是持續增加的;從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曲線看,是大幅上升的;從價格曲線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沒有出現嚴重通貨膨脹。 “中國經濟已經創下改革開放以來最長的上升周期,并且不斷延續。”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從2003年至2006年,我國經濟增速依次為10%、10.1%、10.4%和11.1%,年度波動小于1個百分點。“這種穩定的高增長是過去從來沒有出現過的。” 農業與農村面貌出現可喜變化。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農業農村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糧食連續4年穩定增產,農民收入增長較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社會事業和扶貧開發取得新進展,農村社會穩定和諧。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又好又快”新要求在今年的經濟運行中已經開始顯現成效。經濟結構不斷改善,作為檢驗經濟增長質量重要指標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單位GDP能耗降幅大于去年,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首次由升轉降;國家財政和企業利潤大幅攀升;繞月探測圓滿成功,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經濟快速發展、國家財力增強,一些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正在得到解決。今年我國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全免,西部地區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元、中部地區小學生年減負180元;國家為4000多萬名企業退休職工每月平均增加90元養老金;惠及2.4億多人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正在展開試點。在教育、醫療、住房、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等六大民生領域,發展的成果正更多惠及百姓。 這些新成績,為明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新挑戰:通脹壓力加大,外部風險增加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一些長期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同時還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況新問題。一些國際因素的變動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物價漲幅攀升、通脹壓力加大是今年表現突出的新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貨幣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從3月份的3.3%上揚到10月份的6.5%,不但突破了年初預定的控制在3%以內的調控目標,而且創下十年來新高。 在物價漲幅持續攀升的同時,投資膨脹壓力仍然較大,貨幣信貸投放依然偏快,外貿順差仍在擴大,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危險性依然存在。節能減排形勢仍然相當嚴峻。 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三農”問題依然基礎薄弱。今年的糧食產量雖然有望再次突破1萬億斤,但是受資源環境等因素制約,糧食持續增收難度加大。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工作仍需要進一步增強。 民生領域仍有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業壓力依然很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收入分配、住房保障等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仍然較多,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比較突出。 與此同時,國際環境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影響也在加大。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世界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各主要經濟體在匯率、進出口貿易等方面對華政策的變化,將會給國內經濟發展帶來變數。 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增強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國際市場油價今年以來大幅上漲,甚至一度逼近100美元大關。這兩大不利因素導致西方主要經濟體增長速度放慢,增大了我國經濟發展外需縮減的風險。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今年以來,從最初的寵物食品到藥品、牙膏、兒童玩具、水產品、汽車輪胎等多種產品,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采取限制措施,給中國出口帶來很大損害。 在向中國施加人民幣更快升值的壓力的同時,一些國家不顧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特點以及已經作出的巨大努力和承諾,頑固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義務,對中國施加壓力。 “‘三過’的老問題依然在發展,物價持續上漲的新問題出現,百姓期待著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改革。經濟連續五年10%高增長下如何進行宏觀調控,這是新的挑戰。”蔡志洲說。 新發展:統籌兩個大局,應對各方挑戰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面分析了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環境,明確提出要“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準確把握世界經濟走勢,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主動性”。 盡管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面臨眾多的壓力和挑戰,但是也存在諸多有利條件。 近年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發展方式逐步轉變,發展潛力不斷提高,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開創了新局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這表明,全黨全國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更加深化,貫徹措施更加有效,行動更加自覺。” 中國社會科學院最近編輯出版的《2008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認為,當前國內環境總體有利于經濟保持較快增長。黨的十七大指導我國經濟體制進一步朝著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方向深化改革,經濟增長的體制條件進一步優化。 從世界范圍來看,對中國經濟發展有利的因素依然存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雖然影響世界經濟走勢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但世界經濟的總體增長仍相對強勁,跨國并購投資更加活躍,多、雙邊合作不斷深化。同時,我國對外協調貿易糾紛和經濟摩擦的對話機制也日漸增多并成熟。 基于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環境的全面分析,把握好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城鄉統籌、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堅持內外協調、堅持以人為本這五個重大問題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首先要強調的內容。 即將過去一年的新成績,為中國經濟來年的健康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新問題出現、老問題尚待解決,要求我們居安思危、穩中求進;處于變動中的國際經濟新環境,要求我們統籌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只有正確認識國內形勢,準確判斷國際形勢,才有可能抓住機遇,趨利避害,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沿著又好又快的道路不斷前進。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