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 (文/記者 蒲長廷 制圖/廖元)區縣不以GDP增長率評定政績、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總量、實施居住證制度……1月12日至13日,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全面深化改革的“首都篇”明確57項改革要求和任務。
近兩年要在國企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城市管理體制改革、農村改革、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健全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適時推動其他領域改革。
市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總體目標
按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體現中國特色、首都特點、時代特征的特大城市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四大舉措
1.深化研究人口調控機制,科學制定人口總量中長期調控目標
2.健全大氣污染防治機制
3.完善交通治堵機制
4.健全城市精細化管理體制機制
改革藍圖深化改革必須有“京味兒”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在對《決定》的說明中表示,北京全面深化改革,要充分體現北京特點和首都特色,必須要有“京味兒”。
他表示,北京要按中央“五位一體”和黨的建設的改革的總體部署,立足北京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具體實際,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力求把北京正在開展的改革和目前已具備條件、形成共識的改革寫深寫實,把具備實踐經驗和已試點探索的好做法、好經驗轉化為制度設計,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首都篇”。
北京全面深化改革,還應以改革為主線,突出重點,并遵循中央《決定》“一般性舉措不寫,重復性舉措不寫,純屬發展性舉措不寫”的要求。
制定相匹配的“負面清單”
記者注意到,比如在“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中,就明確提出,研究制定與首都城市性質功能和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的“負面清單”。在“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中,就社會關心的地鐵等公共交通票價問題,明確要求完善公共交通票價體系和動態調整機制。
不以GDP增長率評定政績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總量。”此次北京則更加明確地表示:“建立區縣差異化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不以GDP增長率評定政績。”“財政供養人員只增不減。”
《決定》指出,堅持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強化節能、節地、節水、人口、環境、技術、安全等準入標準。完善重大產業項目統籌協調機制,促進各區縣差異化發展。
緩解人口壓力治“城市病”
市委書記郭金龍在總結講話時說,無論是履行好首都工作職責、做好“四個服務”,還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無論是緩解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破解特大城市發展難題,還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都必須全面深化改革。這是歷史必然、大勢所趨,是推進首都發展的唯一正確選擇。
郭金龍要求,以解決制約首都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導向,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力求取得突破。
1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和環節。在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上要有新作為。理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找準市場功能和政府行為的最佳結合點,凡屬市場能發揮作用的,政府要簡政放權,推動資源依據市場規則進行配置,努力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對市場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領域,政府應主動補位,該管的要堅決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問題。
2 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上要有新突破。加快完善有利于釋放首都科技資源優勢的體制機制,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打造北京的核心競爭力,增強長期發展后勁。特別要發揮中關村的輻射帶動作用。
3 在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上要有新探索。完善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健全統籌城鄉公共資源配置機制,推進土地流轉起來。
4 在破解制約特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難題上要有新進展。解決人口過快增長、大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問題不能一蹴而就。要建立具有首都特點的特大城市治理體系。
5 在保障改善民生和社會治理體制創新上要有新成效。統籌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對公共服務的需求,避免出現在新老二元結構上的“堰塞湖”現象。把解決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住房等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我們的努力方向,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同時也要量力而行,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把重點放在完善各項“托底”政策、做好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工作上。不斷改進社會治理方式,確保首都安全穩定。
6 在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上要有新進步。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深化反腐敗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動作風轉變。
專家解讀
“治病”應該先解決
人口資源環境問題
今天上午,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表示,從北京發展的實際情況看,城市規劃滯后、城市規劃理念落后、城市規劃不科學是導致首都“城市病”相對嚴重和集中爆發的重要因素。
此次《決定》中提出的“四大舉措”,正是有北京特色的改革,既要堅持一部分共性,又要堅持北京在發展中一些特殊性的問題。比如北京的環境、交通、教育、醫療,這些資源如何更均等化地體現為對老百姓的服務,這些方面和其他城市有一定差別。
同時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認為,《決定》中特別提出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問題,這是由于北京在快速城市化大背景下,以及首都特有的資源優勢,造成北京比其他城市更嚴重的“城市病”,這就是人口過快集聚、交通嚴重擁堵、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這種“城市病”不解決,北京的發展也會受到嚴重的制約。
不搞GDP崇拜
改善民生變“硬指標”
上午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表示,此前的“GDP崇拜”只發展經濟,不重視民生和環境,才造成今日城市發展不協調等問題。
“不以GDP論英雄”應針對不同部門、地區的工作重點和發展定位,分別確定考核內容和標準,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績效等指標納入重要考核內容。這意味著,GDP在干部考核中的比重將降低,而改善民生將由“軟要求”變為“硬指標”。
背景12區縣主動下調GDP增速
北京16區縣兩會剛結束,其中12區縣主動調低了GDP增長指標,順義和房山降幅最多,均調低2%。東城、西城、朝陽均把2014年GDP增速定為7.5%,與市政府基調一致。海淀區略高,2014年GDP增速為8%。相比而言,郊區縣GDP增速雖放緩或持平,但發展前景依舊強勁,懷柔、通州、大興、昌平四區2014年GDP增速與去年持平,均為10%。本版文/記者 蒲長廷 制圖/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