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內蒙古超三成火電閑置 國家電網壟斷致窩電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2日 00:08  中國經濟周刊微博

  蒙西辦的是賠本機,國網辦的是印鈔機

  蒙西“窩電”調查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鳳桃 | 內蒙古、陜西報道

  作為內蒙古電力集團總經理,張福生一直在籌建內蒙古電力的外送通道。還有一年,他就要退休了。他說,25年來,作為國家能源輸出基地,內蒙古沒有一條新增電力外送通道,而他在任職期間可能也看不到了。

  在全國,只有內蒙古有兩大分別獨立的電網。內蒙古電力集團運營的蒙西電網是中國唯一獨立的省級電網,建設運營范圍包括呼和浩特、鄂爾多斯等8個盟市;而“占據”其他4個盟市的國家電網(微博)(下稱“國網”)是中國最大的區域電網,其跨越中國20多個省份,并擁有跨網通道投資建設的權利。

  蒙西大量“窩電”。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官方數據顯示,2011年,內蒙古的發電總裝機為6500萬千瓦,居全國第三位。而一位發電廠負責人透露,這其中,每年閑置的裝機容量就超過了2000萬千瓦。而從發電能力來看,蒙西每年至少還可以多發出1000億度電。

  沒有跨網投資權限的蒙西電網只能被動等待國網的外送規劃。但規劃了8年,電力外送通道無一條落成。其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窩電”日益嚴重,電廠虧損,地方產業發展受限,內蒙古陷入了一個以煤電為核心的產業惡性循環。

  電廠:蒙西辦的是賠本機,國網辦的是印鈔機

  距離呼和浩特市110公里處,有一個表面荒蕪貧瘠,卻蘊含大量煤礦資源的小鎮——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鎮。

  一位當地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樣一個小鎮,2008年開始就為鄂爾多斯貢獻超過200多億元的GDP。

  鎮區周邊都是起伏的山地,每隔幾公里就能看到一個有著粗大煙囪的發電廠或是煤礦加工類的廠房。跟其他火電廠一樣,內蒙古國電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的準大發電廠猶如一個孤立的王國躺在富含煤礦的荒山間,龐大的機械設備、高聳密布的變壓器以及寬敞的辦公區都讓這里顯得靜悄悄的。

  準大發電廠有兩臺30千瓦的火電機組,從5月30日這天開始,這兩臺機組開始全部運轉起來。而在冬春供暖季(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為了保證城市供暖,上網負荷都給了城市周邊的熱電廠,準大必須有一臺機組休眠半年。

  “上網負荷太小。”廠長李保明感嘆,這家投資達28.5億元的火電廠是按照5500小時機組利用率規劃的,也就是說,當每臺機組的一年平均利用率達到5500小時,電廠就可以達到盈虧平衡。

  然而,“自2007年投產以來,就沒有見到利潤。”李保明向《中國經濟周刊》坦言,2007年,蒙西已經出現“窩電”,上網負荷始終上不去。前年每臺機組的發電時間只有4300小時,有一年只有3800小時。去年情況稍好,發電4750個小時,但電廠還是虧損了8369萬元。而隨著原煤價格的上漲,今年一季度,電廠的虧損就達到4689萬元。

  據李保明介紹,2006年,4300大卡原煤每噸需要120元人民幣,如今這一價格已經漲到280元。另外,為了鼓勵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內蒙古地方政府優先為風電上網,進一步降低了火電上網負荷,火電廠虧損進一步加劇。

  2003年前后,雖然國家嚴格限制發電企業的審批,不再核準新的火電廠,但由于剛剛經歷了缺電時期,再加上對產業的樂觀預估,內蒙古還是上馬了5家歸屬于地方的國有火電廠,準大發電廠就是其中一個。“已經建設起來,如果不投產,每年要虧損上百億,誰來承擔這個損失?”

  據李保明介紹,內蒙古西部的傳統火電廠大都是七八年前建成的,絕大多數都處于虧損。

  與他們的情況正好相反,距離這里只有百余公里,是大唐托克托發電公司、華能北方上都發電廠、京能岱海發電廠、華能伊敏發電廠、內蒙古正藍電廠這5家直供電廠,它們屬于國網在蒙西的自備電廠,通過獨立通道直接向華北和東北電網輸電。它們因為有個“好婆家”而賺得盆滿缽滿。

  “如果我們的上網電量上去了,我們能虧嗎?我們在這里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年年虧損,他們卻用著內蒙古的煤、賣著華北電網的電價,發出來全是利潤,就像是開了印鈔機似的。”對于同區域的不平等待遇,一個電廠老板有些義憤填膺。

  外送:8年不開的兩條出路

  6年前,內蒙古的電力供過于求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為什么內蒙古的電力投資沒能及時剎住車?

  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能源開發局局長王秉軍向《中國經濟周刊》指出:第一,國家政策不配套,國家啟動了“廠網分離”(發電和電網的分離)后,上網電價(發電廠賣給電網公司的電價)實行競價上網,這一政策導致五大電力集團迅速向能源集中的內蒙古轉移,投資過快增長;第二,電力企業市場化后,必須有市場化的電網配置來輸出產品,但實際上電網通道配套建設滯后,最終導致“窩電”加劇;第三,全國資源配置不到位,內蒙古應該迎接高耗能產業的轉移,但目前的產業轉移還不到位,自治區內電力需求不足。

  這么多地區缺電,內蒙古富余的電應該不愁賣。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內蒙古便形成了通往華北的兩條線:第一通道“豐泉—萬全”、第二通道“汗海—沽源—平安城”的4回500千伏超高壓線路。但25年過去了,蒙西境內再沒有增加一條外送通道。

  七八年前,國網在內蒙古啟動了跨區域電力外送通道的項目,只不過這個項目一改再改,時間一拖再拖。

  國網有“三縱四橫一環”的規劃,其中涉及蒙西8個盟市的有兩條。一條是錫盟至上海的1000千伏的特高壓交流線路,中間設有9個站,后來又將終點站改為了南京。第四通道蒙西到濰坊,也設有4個站,后來又調整為蒙西到長沙。這兩條線路被稱為第三、第四通道。

  2008年,內蒙古電力集團成立了特高壓工作部,林峰是特高壓工作部的副主任。5年間,這個只有五六個人部門的工作更類似于項目實施前的“文秘”工作。他們準備材料,配合國網做特高壓線路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下稱“可研報告”),以及與蒙西各盟市政府進行溝通項目涉及到的規劃、土地、環保等問題,但5年來,有關特高壓項目的籌建運作并沒有最終落地。

  2008年底,第三、第四通道的可研報告已完成,2009年項目遞交到國家發改委審核,直到2010年,更改后的第三通道才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路條”。2011年4月,第三通道的所有文件已經備齊并遞交到國家發改委,但至今還沒有結果。

  2011年初,國家電網公司定下目標:2011年下半年,錫盟到南京的特高壓項目要開工建設;2011年底,蒙西到長沙的特高壓項目要得到核準。但一年過去,去年定下的這兩個目標都沒有完成,計劃又推遲到今年下半年。

  出路沒通,“窩電”還在加劇。據張福生介紹,為國網新建兩條外送通道而籌建的電廠,有些現在已耐不住煎熬,轉而并入蒙西電網。

  而今年前4個月,蒙西電網外送華北電網的電量還在逐漸減少,呈現負增長。

  遇阻:國網的“壟斷禁地”

  通道建設的進展如此緩慢,內蒙古地方政府和內蒙古電力集團卻不能等。

  有消息稱,在多年嘗試與國網合作未果以后,兩年前,一條從鄂爾多斯煤電基地通往廣東的特高壓直流通道正在謀劃。但據《中國經濟周刊》從內蒙古電力集團了解,目前只是政府間的意向。過去5年,蒙西電網已經和十幾個地方政府達成協議,但是要輸配電,還是需要對接國網。

  畢竟,對于對外通道的規劃和建設,只能依靠國網對于通道建設的規劃與推進。“電力外送涉及到國家電網規劃,關乎全局,內蒙古是國家電網的重要部分,特高壓的規劃是由國家決定的。”一位主管能源的政府官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在漫長的可研報告階段,內蒙古地方政府也曾向國家發改委請示,國家領導人也曾給過批示,但兩大電網公司之間的意見相左,就連最基本的問題——是發展“超高壓直流線路”還是“超高壓交流線路”至今也未能達成協議。

  對此,林峰做了一個比喻,好比是一條鐵路線,超高壓直流是只有起點和終點兩個站,實現遠距離的電力輸送,沿途無法上下電;而特高壓交流則是設有很多的過路站,可以實現沿途電廠并網和變電配送。

  一位當地電力研究人士告訴記者,對于內蒙古電力集團來講,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投資少,可以直接將蒙西富余電量輸往目的地;而對于國網來說,特高壓直流電僅僅完成了一個“借路”的通道,并不能給華北區域的電力帶來多大效益,因而國網更傾向于發展特高壓交流線路。

  此外,“內蒙古的平均上網電價是0.309元,而廣東的平均上網電價為0.51元,我們計算了一下,將蒙西的電外送給廣東省的成本是每度電1毛錢,加上成本,我們的電才0.409元。”一位內蒙古電力專家告訴記者,蒙西的電力輸送到華東、華中、華南,必然對國網和南方電網的原有電價形成沖擊。

  如果外送成行,蒙西電網必然是最直接的受益人。根據測算,若蒙西到廣東的特高壓直流線路建成,與廣東現有的電價保持一致,蒙西每年即使只向南方輸送500億度電,每度電就算蒙西電網只賺取5分錢,一年也能增加25億元的收入。

  而在現行的電力體制下,國家不允許電網跨網投資。《電力法》明確規定,一個供電營業區內只設立一個供電營業機構。對于通道建設投資,蒙西境內的歸內蒙古電力集團,南方五省歸南方電網,其余的歸國網。這三家,只有蒙西電網沒有跨網投資的權利。

  張福生坦言,目前湖南、廣東、上海、山東等地以及南方電網都有足夠的實力和迫切的愿望來進行跨網投資,這就要求國家在電網單一投資體制上做出改變,形成競爭的格局。

  突圍:是聯手地電還是出國

  2012年4月,陜西榆林地區發生了陜西省地方電力公司(下稱“陜西地電”)和國家電網旗下陜西電力公司的械斗事件,該事件涉及的陜西地電220千伏電網,對接的就是蒙西電網。

  據當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陜西地電之所以能拿下之前與陜西電力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的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是因為該項目沒有獲得國家發改委的審批。項目與地電合作,就意味著繞過了國家發改委,地方政府也默許了這一項目。

  蒙西電網牽手陜西地電,國網的陜西電力公司自然不滿。一位長期關注此事的媒體記者表示,陜西電力公司一直希望吞掉勢單力薄的地方電網。而陜西省政府能源部門的一位官員透露,數年前,正是國網自己因為陜西北部農網地勢偏遠且有歷史包袱而留給了地方電網。

  國網撒手不管的幾年,陜西地電迅速發展。除了完善縣域電網,陜西地電這回首次突破110千伏高壓線路,涉足220千伏的高壓電網,這便一只腳踏進了國網的市場,雙方矛盾不可避免。

  除了繞過國網和地方電網牽手,蒙西電網還打算突破國境,將電力輸送到鄰近的蒙古國。目前,蒙西電網已經有3個外送通道向蒙古國供電,但供電能力較低。

  據張福生介紹,今年,內蒙古將啟動甘其毛都口岸,向蒙古國銅礦供電。此外,蒙西電網還將通過阿拉善的策克口岸、巴彥淖爾中后期口岸、包頭的滿都拉口岸、錫林浩特的二連浩特口岸和珠恩口岸等6個通道,利用22萬千伏的電壓等級向蒙古南部輸電。

  對外送通道的境外拓展,張福生說,第一,解決了內蒙古電力通道向北發展的戰略通道;第二,支持了蒙古國經濟的發展;第三,加快了蒙古國南部煤、電、油等外來資源的利用力度。“雖然跨越國界,但也比跨越同屬國有企業的另一家電網公司要容易”。

  內銷:沒那么簡單

  還有一條路就是內銷,培養內蒙古自己的消化能力。

  兩年前,內蒙古開始啟動22個工業園區,其中,沿著二連浩特、滿都拉、策克等邊境口岸布置了若干個深加工的資源利用工業園區。

  2010年,王秉軍開始將注意力從無法把控的電力外送轉移到地方產業對于能源的消化。王秉軍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南方缺電,但內蒙古電力資源富足,這樣就加速了產業轉移。

  按照規劃,內蒙古將形成以煤炭電力為產業基礎的七大產業鏈,分別是冶金、光伏制造、稀土新材料、煤化工、碌堿化工和氟化工、建筑陶瓷和云計算。

  王秉軍說,賣一噸煤最多賣到三四百塊錢,煤變成電大概增值4倍,但是電變成產品平均增值20倍。2011年,內蒙古用電量增值為17%左右。當前,內蒙古每年的用電基數在1800億度,如果按照每年增值10%,那么一年的用電量就增加180億度,就能消耗300萬千瓦的裝機。如果按照當前500萬千瓦裝機容量,富余裝機在兩年內就能消化掉。

  但內銷又遇到了新問題。在準大發電廠附近的準格爾大路工業園即將上馬4個三氧化二鋁的項目,下一步將使用準格爾地區煤電廠的粉煤灰。

  粉煤灰是從煤燃燒后的煙氣中收捕下來的細灰,要有粉煤灰,就必須燃煤;只要燃煤,就會發電;只要發電,就必須先有外送通道;不能發電,就沒有粉煤灰;沒有粉煤灰,深加工就運轉不起來。如此,問題又回到了原點,打了一個死結。

  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三氧化二鋁這樣的項目對電能的消耗還是很小一部分,電廠運轉起來了,絕大多數的電量還是需要外送。

  如何吸引外地高載能產業轉移到內蒙古成為內蒙古產業發展的關鍵,但由于近年來,全國電解鋁等一些項目的產能已經過剩,國家開始收緊對于新建上馬的審批。即便是轉移成功,是否能立馬解決“窩電”,依然是個未知數。

  (朱日嶺、王群、董顯萍、韓文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