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黛
家住新疆和田洛浦縣恰爾巴格鄉的維吾爾族老漢卡伊爾已經72歲了,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進他家之前,他細心地先在院子里薄薄地灑了一層水,這樣,人走過的時候就不會揚起塵土。
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和田一年四季塵土飛揚,當地人們用“一天二斤土,白天不夠晚上補”來形容多年來的生活狀態。
卡伊爾的老伴70歲,正在廚房炒菜,洋蔥和牛肉爆出來的香氣洋溢到房間中。他們的臥室,像每個維吾爾族家庭一樣,鋪著手工編織的色彩絢爛、圖案精美的羊毛毯,他們的小孫子在院子里和其他幾個維族小孩玩著“過家家”。
一切都是這么的恬淡而愜意。而卡伊爾告訴記者,幾年前他是很忙碌的,要趕著裝滿胡楊木的毛驢車到處叫賣,生意好時一天就能賣掉一車胡楊木。現在,他覺得可做的事情少了,“當然在家里也要種菜,打理葡萄園,還是有點懷念以前的日子。”卡伊爾承認自己是“閑不住”。
這一切,源于國家實施的“氣化南疆”工程。2004年10月,國務院批準塔里木油田建設的重點扶貧工程和田河氣田供氣工程建成并正式向和田市居民供氣,這是全國第一個試點普及天然氣使用的城市。從此,這座千年古城告別了燒煤或者燒柴的歷史,卡伊爾也失去了他的副業來源。
能源改變的生活
洛浦縣委書記楊渭鋒至今都清晰地記得洛浦通氣的時間,是2008年11月21日晚上9點半。當時正在北京開會的他在電話里得知這個消息,他大聲地說:這樣,以后洛浦的空氣會好了,胡楊林也能得到保護了!
和田是新疆最邊遠、自然條件最惡劣的一個地區。風沙常年肆虐的同時,城鄉居民做飯取暖除了用煤,還會燒掉大量的胡楊、紅柳和梭梭,荒漠植被原本生存不易,砍伐更是讓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如何改善當地的生活和生態狀況?在10多年前,地質勘探人員在和田河下游勘探出了氣田,這讓和田的未來變得光明起來。
2002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決定投資4億元,由塔里木油田建設和田河氣田供氣工程,這是個扶貧工程。到2009年底,全地區實現天然氣入戶2.8萬多戶,和田市區基本實現了天然氣供暖。按照計劃,到今年年底,和田地區天然氣入戶數要達到4.6萬戶。
更重要的是和田生態環境的改變,由于上百個燃煤鍋爐的關閉,煙塵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了81.7%和98.2%。過去,和田一年里幾乎沒有一類或二類的天氣,三類天氣也只有20多天,而現在的二級和三級天數能夠達到100多天。
進一步援疆的希望
洛浦縣副縣長張超能回憶起鋪設管道時的很多細節。
為了洛浦的通氣,塔里木油田西南公司鋪設了長達33公里的輸氣鋼管,從和田天然氣末站通往洛浦縣城,再入戶到每個家庭。
要布線到每一戶農民家里,需要有的家庭挖掉自家果樹,有的房子拆遷,“我們去做工作時,不需要太多口舌,農民都很支持,甚至在施工到那個地方時,農民還去給施工人員送水果。”張超告訴本報記者。
在洛浦縣城矗立著一座2.5米高的功德碑,上面鐫刻的“洛浦感恩賦”是楊渭鋒親自執筆寫的:輝煌鑄就戊子年,油地幫扶氣入縣。央企風范民領略,柴氣換代暖人間。巴州通過人大立法,把塔里木油田會戰紀念日4月10日定為“石油節”。
在鄯善縣迪坎鄉,有一支由當地11個維吾爾族青年組成的特殊隊伍,叫“管道治安巡護隊”,這是鄯善縣政府主動為吐哈油田的鄯善輸油站而專門成立的。他們每天在管道沿線巡查,因為鄯善輸油站是西部能源通道的重要樞紐站,要防止原油管道的泄漏或者被打孔盜竊。
塔里木油田除了扶貧項目的和田河氣田供氣工程,還投資了13.8億元修建了1300多公里的油地共用等級公路,建設了全長565公里、橫穿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公路,讓和田到烏魯木齊的平均距離縮短了500公里。
“只有互相支持和理解,少抱怨,才能實現和諧發展和雙贏。”薛連俊評價說。
經過21年的發展,如今的塔里木油田已經建成2000萬噸級大油氣田。同期,也累計為地方注入了資金360億元,上繳地方稅收100億元。如今,塔里木油田已在南疆5個地州建立了6個天然氣門戶站和2個卸氣站,向環繞在塔里木盆地四周的庫爾勒、和田和喀什等26個縣市輸送天然氣。
在獨山子,中石油下屬的獨山子石化為當地新建、擴建了7所學校和兩個鄉鎮衛生院,一個解決了300戶居住問題的牧民定居點;西部管道公司在對口幫扶的烏什縣新建抗震房;克拉瑪依在福海縣喀拉瑪蓋鄉援建了石油希望小學。
就在不久前,中石油集團公司通過了塔里木油田油氣發展規劃,到2020年,實現油氣產量當量翻一番,達到4000萬噸,再通過進一步努力達到5000萬噸,并穩產20年以上。
塔里木油田公司黨群工作處副處長王永杰告訴記者,在制定這個規劃的同時,塔里木也制定了油地共建的更多規劃,如繼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支持“氣化南疆”工程,投資新建第二條輸氣管線,為和田地區新打10眼機電井,加大資金、項目和物資等方面的投入等。
王永杰認為,塔里木石油會戰的20年已經帶來了地方經濟的大發展,在進一步發展的形勢下,當地的支油物資供應、交通運輸、商業服務等行業也會加速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