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6月21日下午消息,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今日在金麒麟沙龍-激活后世博商機上表示,世博的“后發效應”大于“先發效應”。
楊紅旭認為,世博會之后,對于上海房地產業而言,其“后發效應”比“先發效應”更大。上海世博會的直接投資將達30億美元,而由此帶動的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商業設施、舊區改造等延伸領域投資,將是直接投資的5-10倍。世博園區從規劃、搬遷、建設、運營到二次開發,至少歷時10年。由此投入的巨額資金以及帶動的相關技術和產業的勃興,一定程度上可支撐起上海兩個“五年規劃”的經濟基本面。
其一,根據國際展覽局的規定和歷屆世博會的慣例,所有的外國國家館均為臨時建筑,因此世博會建筑中的大部分都將拆除,取而代之的將是幾百萬平米的新建筑。對于房地產開發商來說,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的商機,筆者認為世博后這一區域的新增土地供應,將是包括李嘉誠這樣的境外地產巨頭爭奪的對象。
其二,世博會后,為世博而提前軌道交通建設、公共環境包括街坊內道路、廣場、綠化和小市政配套等卻可持續造福市居,土地價值會因此提高,尤其是世博板塊的房地產開發,檔次將明顯提高。比如交通方面:世博會期間,新建的越江隧道和軌道交通13號線,都將作為世博專用公交線,世博園區周邊也將以公共交通為主。屆時,上海將有11條軌道交通線路投入運營,運營總長將達420公里。因為世博會,上海軌道交通將歷史性地實現網絡化。浦東上南三林區域,將有6、7、8、11、13號等五條軌道交通,屬于內外環間最密集的區域。
其三,世博會后,這一區域將是上海的一張名片。按現實條件,這里將成為上海新的成為會展中心,商業經濟交流中心,旅游休閑的景點,高檔居住區。留下大規模、現代化的公共建筑群,將成為上海新地標。如中國館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主題館和世博中心建筑面積均為14萬平方米,演藝中心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而具有交通和景觀功能的世博軸,建筑面積更是高達25萬平方米。與之相較,上海大劇院建筑面積僅7萬平米,上海博物館建筑面積僅有3.8萬平米,即使是金茂大廈也不過29萬平米。
其四,世博會將提高房地產開發的科技、環保水平。世博會的建設中廣泛而充分的采用環保、節能新技術、新工藝,世博簡直成為全球綠色生態建筑的最大“競技場”。利用自然風場和地下空間地道風、自然采光、屋頂綠化、墻面綠化、開發綠色建材、雨水循環利用等技術,幾乎在所有的永久和臨時建筑方案里都得到突出強調。在開發新能源的同時,首次在中國城市街區大規模集中使用半導體照明,以此減少園區夜景燈光的能源消耗。環保、節能、生態,這些開發理念政府已倡導多年,在推進緩慢,世博會的大量實踐無疑將推動上海房地產在這方面的升級。(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