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廈門6月14日消息(記者 陳庚)經過將近4年的施工,我國大陸第一座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的右線隧道昨天下午貫通,標志著我國海底隧道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同時也將促進廈門乃至整個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
“嘭……”昨天下午4點,隨著一聲悶雷般低沉的爆破聲,擋在右線隧道中間的最后一塊巖石被炸成碎片,在離洞口3000米遠的隧道中部、在離海平面70米深的亂石堆上,兩邊的工程人員勝利會師!彩旗、橫幅、掌聲、歡呼、擁抱、握手,歷史在這一刻定格!……
翔安隧道是三孔隧道,由左線隧道、右線隧道和中間的服務隧道構成,海底部分長6000多米,其中超過一半屬于風化土層、透水砂層和風化深槽,如何安全穿越,是隧道建設中的世界級難題,翔安隧道副總指揮、總監曾超介紹說:“三條隧道一共要12次穿越風化深槽,最短的也有4、5十米,最長的有130多米,其中我們有一條風化深槽130米我們用了20個月時間,可以想見這中間施工之艱辛、之困難。我們頭頂的是汪洋大海,在70米水壓的高壓下,水如果灌進我們隧道的話,那將是滅頂之災。會毀掉我們整個工程的!
全體參建單位科學論證、嚴格管理,采取鉆爆暗挖法攻克層層障礙,開工近4年來沒有發生一起死亡事故,創造了隧道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跡。曾超表示:“有很多難題確實是世界級的難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取得的很多成果也堪稱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成果。為今后我們國家像渤海灣、瓊州海峽等地的海底隧道建設提供一些成功的經驗。”
翔安隧道將在今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從廈門島到翔安區只要9分鐘,是原來的1/10,與修建跨海大橋相比,廈門還得以保留大片的深水岸線和航道資源,同時城市東擴的交通“瓶頸”將被打破,并與泉州、福州形成更緊密路網聯系。廈門市副市長潘世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翔安隧道將于今年12月地通車,這無論是推動廈門的經濟發展,推動廈門的對臺交通,以及我們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都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