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6月11日電(記者 王冬梅)在拉動內需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復建設、“兩高一資”項目可能會借機卷土重來。 為此,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負責人今天再次強調,絕不能為保增長而把犧牲環境作為代價,要在 “保環境” 前提下“保增長”。
環境保護部在提高審批效率的同時,嚴格把好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的環保準入關。據悉,環境保護部具體采取了三措施:堅持有保有壓,為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火墻”;抓好環保“三同時”及驗收管理,把環評措施落到實處;加強重點行業管理,細化準入要求,正在研究制定火電、鋼鐵、水泥、造紙、煤化工、石油化工、農藥等行業環評審批和技術審查原則。
據介紹,“防火墻”主要包括:對于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對于環境污染嚴重,產品質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項目,一律不批;對于環境質量不能滿足環境功能區要求、沒有總量指標的項目,一律不批;對于位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的項目,一律不批。嚴格限制審批涉及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等環境敏感區的項目。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高耗資項目建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