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企有2個群體適合走出去,一是在同行業中有競爭優勢的,一是產業正在調整轉型的”
《上海國資》 記者 王錚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如此艱難的大環境下,上海市開始全面實施國資國企改革。
4月8日下午,上海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召開。上海市市委書記俞正聲,市長韓正,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沈紅光、副市長艾寶俊悉數出席。這是近4年來,上海召開的最重要的國資改革會議。
當日的會議明確了改革6項措施和4個方面目標,市場對此頗有期待。媒體亦高度評價“此輪改革會繼續鞏固上海作為中國經濟火車頭的地位,”
事實上,上海國資改革的6項措施是去年9月《若干意見》出臺后的具體化,包括:推進國企開放性和市場化重組、推動非主業資產調整轉型和堅持國企進退有致的總體戰略。
“改革目標清晰,成敗關鍵看如何推進和如何操作。”上海國盛集團副總裁林益彬對《上海國資》如是評價。
目前,上海市國資委正在對會議精神進行全面貫徹落實,并明確了近期3個工作重點:推進國資監管全覆蓋的起步、推進企業3年行動規劃的落實和推進試點企業董事會建設的實施。
上海市國資委出資監管的48家企業集團,他們今后的命運會是如何?
《上海國資》采訪諸多企業負責人和國資專家,描述出他們心目中上海國資改革和重組的藍圖。
“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希望能一以貫之。”上海市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鄭韶對《上海國資》表示。
猜想一 主輔分離:調整為主
自上海市國資委陸續頒布48家企業集團的主業目錄后,主輔分離已成為國企負責人和國資專家關注的焦點。
但主輔分離非一朝一夕之事。
多數專家認為,雖然聚焦主業是大勢所趨,但因這項改革措施涉及因素復雜,當只能以調整為主。
可見的復雜因素是:“不少企業輔業資產帶來的盈利比主業更多,如果真要一下子把輔業分離干凈,短期內這些企業的生存和穩定會面臨較大挑戰。所以說,改革的方向性和具體操作的策略性如何兼顧,是需要慎重研究的。”林益彬表示。
輔業中最敏感的便是房地產業。48家企業集團或多或少都有涉足。
《上海國資》采訪的多數專家坦承,眾多國企把精力過多放在房地產開發上,已經成為“一劑毒藥”。
“因為房地產業能在短期內獲取暴利,導致企業忽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工業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崩潰。”鄭韶表示。
但剝離房地產業務殊為不易。“比如一些集團,房地產業為其提供了70%—80%的利潤,怎么能說剝離就剝離?如何維持穩定?”
況且,處置會帶來大量遺留問題。“處置收益和支出能否平衡?效率如何?能否平穩?決策層不會不考慮平衡后患。”諸多國資專家表示。
林益彬表示,對產業集團來說,要提升核心競爭力,除了剝離輔業、突出主業,還有一個不斷優化價值鏈的問題。因為同樣是在主業范圍內的業務,有些必須內配套,但有些可以外配套。
他建議,國有資本應該集中在產業鏈條中最優勢的地方。
鄭韶贊同其觀點:”一些制造業集團下有很多配套的企業,看起來是圍繞核心產業而配備的,但運營起來內部消耗很大。”
對于主輔分離方法,業界傳有兩種方案:一是體內分離,一是體外分離。
“體內分離是指輔業在集團內部進行分離,企業集團將其要剝離的輔業整合在一個平臺,與主業分開,并加以清理處置;體外分離是企業把輔業剝離給專業化運作平臺。”林益彬解釋。
他贊成后一種改革方案:“集約化處理輔業,效率會更高。”
多數國資專家亦贊同后者,但體外分離亦有難題。
“比如某家企業將輔業劃給統一的資產經營平臺,那么很難阻止這家企業將很多債務和富余人員都擺在這塊輔業上,很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處置輔業收益是1000萬元,成本倒可能是1億元。如何平衡利益?”祝波善表示。
他認為,在如何處置輔業上,更多配套的細節和具體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協同設計。“但不會一刀切。”
猜想二 開放性重組:區別對待
出乎意料,對政府大力提倡的開放性重組,國資專家和企業界反應均較冷靜。
“走出去的上海企業,鮮有成功的。”鄭韶表示。
他說,遠到幾年前商業企業華聯,近到上海汽車收購韓國雙龍,無一不是折戟而歸。
“比如一家上海國企想到外地去建酒店,結果競爭不力,市場不斷被蠶食。政府給大量的房間有什么用?關鍵的酒店管理沒能跟上。”鄭韶表示。
祝波善認為,失敗的原因一是在于上海國有企業缺少核心競爭力。“有的只是資金和地域優勢”;其次,上海的國企普遍有老大心理,“固步自封,看不起別人。”
林益彬亦表示,上海產業集團中真正掌握一定核心技術和特殊資源,在行業中居領先地位的并不多,對于走出去重組,手里的籌碼其實有限。“光靠資本是遠遠不夠的。”
鑒于此,眾多國資專家并不主張上海國企馬上外出重組:“身體比較弱,首先要加強培養核心競爭力。”
但也不是如此簡單。
“上海國企有2個群體適合走出去,一是在同行業中有競爭優勢的,一是產業正在調整轉型的。”林益彬表示。
但他認為,這兩個企業群體現階段走出去不能全面撒網,先應以長三角為主。“地域近,兩地合作有基礎,重組把握更大。
對另一個層面的開放行重組,專家大多持肯定態度。“讓實力強大的央企、外企和民營企業進來,與上海本地企業聯合是重組是可以重點考慮的方面。”一位國資專家表示。
上海市體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汪勝洋表示:“這樣能做大增量,大的企業進來后,考慮到上海的優勢,通常會把總部或者研發、營銷部門留在上海。這樣的開放重組,才能讓更多的資源在上海集聚”。他認為,對戰略性企業放開可能還有很多顧慮,但經營性的資產應該都可以放開重組。
猜想三 有進有退:抓大放小
如何有進有退實則關系到政府對產業的導向意圖。
市委市政府提到,“進”是要緊盯國家戰略要求,產業發展圍繞“四個中心”建設的需要;“退”是要舍棄量大面廣,不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
鄭韶認為,上海國企布局是偏離這些目標的:有兩個極端,一方面,國企完全在政府的管控之下,不惜代價去承擔公益性職責,無法按照主體自愿展開完全競爭;另一方面,放任國企在軌道上運行,大大小小的企業主要精力都放在房地產和開發區上,不能拿出象樣的產品,也沒有深化企業產品結構和產權結構調整。
“比如上海電氣承受了很大的包袱,它的主業是電氣成套設備,但它下屬的小企業曾達到幾百個,產業和資源相當分散。”他表示。
鄭韶認為,上海國企產業布局一直飄蕩不定。他建議,在國資覆蓋面、國資股權比例、國企投資層級都要進行收縮。
鄭韶建議,現有的國企集團,市政府可以確定哪幾個集團本部必須絕對控股,其他的都可以放開讓各類資本進來,稀釋國有股權比例。“比如商業性的組織不必由國有控股。”
對于哪些集團最有可能由國資絕對控股,各方意見不一。“10—20家是合理的。”鄭韶表示。
事實上,《上海國資》采訪的多數專家均贊成政府“抓大放小”。
上海天強管理咨詢總裁祝波善對《上海國資》表示,國企近親繁殖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為求多元化,很多國企互相參股,象上海久事、申能等是多家企業股東。形式上是多元化,實際上徒然增加了治理的成本。
林益彬亦表贊同:“企業重組不能再搞簡單的造船游戲,而應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主要指向,成千上萬個小舢板捆在一起不是航空母艦。”
他認為,決策層對48家企業集團不能平均用力,要重點關注幾家資產體量和影響都比較大的企業集團的改革和發展。
林益彬把上海國資分為重點發展、穩定發展和重點調整3個群體,需要重點發展的集團主要是少數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團,而承擔特定功能的專業投資公司和資本運營公司屬于第二群體,應當穩定發展,沒有競爭優勢的傳統產業集團屬于第三群體,應以調整為主,或退出或轉型。
“對于一些落后的產業集團,比如傳統的、已經高度競爭的或者高污染高能耗的,上海需要主動拿出分工的意識,股份和技術可以分與民企和外地企業。”祝波善表示。
“目前的環境下,工業和制造業在相當長時間內仍是上海國資的主角。”祝波善表示。
但他認為,“工業高端發展后,會轉化為服務業,比如上海電氣今后不再簡單地賣設備,而是賣出集成化的服務,這樣也會促進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建設發展。”
上海國資改革和重組牽涉廣泛,對全國各地國資亦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希望能盡快看到可行的推進機制和操作步驟。”諸多專家如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