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報訊 (記者 熊佳焰 通訊員 陳海鋒) 近日,從廣州火車站二次返鄉的旅客又有所增加,記者在火車站隨機采訪36位二次返鄉農民工發現:其中超2/3因拿不到工資或薪資減少而失業或主動辭職,另有不足1/3出于盲目從眾心態,看工友離開北上也想“棄南走北”。
工廠減薪無奈再返鄉
曾在中山一家食品廠工作的李明理告訴記者,自己在廠里工作已4年了,廠子效益很好,“但回來后,老板看別的廠因受到經濟形勢的影響給工人減了薪,也橫下心跟著減薪。工人原本一個月能拿到1700元的,現在一下子降到每月1050元。”
李明理說,本來春節后選擇回來,自己心里還很慶幸能保住這個“好工作”,沒想到一下被潑了冷水。“每個月一下少了700塊,只好離開了,要不然養家也難啊。”李明理說,等回到江西老家,他準備和別人合伙搞養殖,收入肯定不比現在的工資差。
多數人只是暫時離開
36個選擇離開的民工中,有15人表示,他們是想暫時躲避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暫時離開廣東。
采訪過程中,記者遇到了正在火車站東票廳買票回家的張健民夫婦。他們攜帶很多行李前來買票,原來,他們原先在東莞一家電子廠打工。但如今工廠效益不行,受大環境影響很難維持下去,工人工資已發不出來了,“雖然很舍不得離開,但是只好舉家遷回山東老家了”。張健民說,“以后要是通過老鄉能在廣東其他工廠找到合適的工作,我還是想回來干的。”
個別人盲從“棄南走北”
在采訪的36人中,記者發現竟然有8人選擇離開是因為看到別的人走了。在廣州某皮革廠當車間巡查員的翁琪南,老板每個月能給他開3000多元的工資,盡管去年下半年該廠因受金融危機影響效益暫時不好,但現在已有好轉。“但是,我身邊很多湖南老鄉都跑去北方了。我聽他們說,北方有些工廠開出的工資待遇也不錯,就很想去看一看。”不過,翁琪南也坦言主動辭工的確有些沖動,現在有些后悔。
專家觀點
鄭梓楨:增加信心 拴心留人
對于“二次返鄉”,廣東省社科院社會與人口研究所所長鄭梓楨表示,這是一種特定時期出現的小范圍人口遷移現象。政府除了要加強宣傳引導,增強在粵打工的農民工戰勝困境的信心外,還應該借助勞動中介和媒體等信息發布平臺,提供更充分的對稱信息。
鄭梓楨說,“只有加強信息溝通,讓農民工對目前廣東在金融危機下所處的經濟發展態勢,能有一定了解和信心,才能吸引更多人選擇留下來。”
鄭梓楨表示,即使政府能提供充分的勞動信息,最終選擇權還是在農民工手上。“如果不少人辭工是因為信心不足或盲目從眾,又感覺有些可惜,這是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但如果確是因為工資降了,那二次返鄉就很難避免。”他同時建議,在粵工廠不妨樹立長遠意識,營造“拴心留人”的良好企業環境。并呼吁在粵農民工能正確看待經濟形勢,理智對待現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