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包銳 ★李開南/甘肅隴南報道
每年10月中旬,行走在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沿岸,山川里隨處可見一片片綠油油的橄欖園。據介紹,在白龍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漢水沿岸海拔1300m以下河谷川臺地區,已建成油橄欖基地23.85萬畝,5萬多畝進入掛果期,3萬畝進入盛果期。
分管這一產業的隴南市委副書記黃澤元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由于發展油橄欖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自1975年引種栽培以來,油橄欖已成為甘肅隴南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
走進油橄欖示范園區
走進白龍江畔的武都區漢王鎮羅寨村的佛堂溝,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油橄欖樹。枝頭掛滿了閃閃發亮的油橄欖,一派豐收的景象。在甘肅隴南,這是一個典型的油橄欖示范園區。
十年前的佛堂溝,則是一片干旱無水的河溝谷地,山石裸露,布滿了泥石流沖擊形成的石頭堆。當地人稱之為“三十里的佛堂,一輩子不走都不想”。
1999年,開始創業的祥宇橄欖油公司董事長劉元勇和夫人李慧走進了佛堂溝,在這千畝荒灘荒坡上安營扎寨,墾荒種樹。為了油橄欖產業的發展,他們一干就是11年。10年之后,這片人跡罕至的荒溝已變成一道“綠色走廊”,堪稱為油橄欖的綠色家園,。
在油橄欖示范園里, 4萬多株油橄欖樹長勢良好,株高超過4m,已有80%的樹開花掛果。公司總經理李慧說:“這些油橄欖樹已逐步進入盛果期,預計兩年后,年摘果量可達150噸以上,可榨油18噸多 ,年效益250多萬元。”
據介紹,2007年隴南油橄欖鮮果的產量達到1000噸,加工初榨橄欖油150噸,產值達4500萬元。截至目前,基地面積已達23.85萬畝,掛果面積按5萬畝,每畝產鮮果按100公斤計,產量可達500萬公斤,每公斤鮮果按6元計,產值可達3000萬元。
根據隴南市委、市政府領導安排,在完成30萬畝的基礎上,規劃“十二五”末“三江一水”流域油橄欖適生區達到全覆蓋,建成油橄欖基地60萬畝。
油橄欖這一舶來品,已在隴南形成了種植規模,并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
本土品牌的崛起
由于油橄欖在國內潛在的市場價值,其加工和產業開發也在當地形成高潮。
劉元勇專門對國內的橄欖油市場做過一番調查。他發現,在國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量逐年上升,進口量由去年5000噸增加到8000噸,且供不應求,國內市場價格不斷上漲。每公斤橄欖油的市場零售價為120元人民幣,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目前,國內油橄欖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洋品牌橄欖油正蜂擁而進,大舉開拓中國消費市場。面對這種競爭日漸加劇的形勢,劉元勇意識到,只有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加快工藝流程的改進,本土的油橄欖產品才會擁有更廣的市場空間,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
劉元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目前該公司已經通過了QS認證、ISO9001:2000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有機綠色食品認證都已獲得認證證書。“這些證書的獲得,在當地油橄欖加工行業也是較為少見的,為本土油橄欖走向全國市場提供了保障。”
隴南市委副書記黃澤元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經過幾年的努力,隴南本土研制、開發出一系列的橄欖油產品,如特級初榨橄欖食用油、橄欖系列化妝品、橄欖岷歸軟膠囊保健品等。由祥宇油橄欖公司開發研制的橄欖岷歸軟膠囊油丸,填補了國內油類保健品的空白。遠銷北京、上海、西安、成都、蘭州、香港等大城市,深受消費者青睞。
2006年10月,隴南本土的油橄欖產品代表甘肅參加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贏得了很好的聲譽;同月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中國農產品交易會上,隴南油橄欖榮獲“暢銷獎”榮譽;2007年在第十四屆中國楊凌農高會上,產自隴南的“祥宇”牌食用橄欖油、岷歸軟膠囊、橄欖系列化妝品獲最高獎項“后稷”獎。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