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甘肅頻道12月30日消息 據《蘭州晨報》報道 本報訊(記者 郭玉紅)一家常年經營中石油提供油品的民營加油站,在今年7月面臨中石油“斷供”關門歇業后,借力《反壟斷法》,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甘肅蘭州銷售分公司(簡稱中石油甘肅蘭州公司)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解除與其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并賠償損失13萬余元。12月26日,堪稱我省反壟斷訴訟第一案的該案在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時,針對倒閉民營油企的訴請,在訴辯雙方的唇槍舌戰中,暴露出中石油與中石化兩家壟斷油企的“地盤”之爭。中石油甘肅蘭州公司代理律師當庭稱,近日,他們將以該民營油企借“歇業”之名與中石化“非法轉讓加油站”的行為構成違約,且惡意侵犯了中石油的優先購買權為由提起訴訟。
民營油企無油可賣關門歇業
今年7月,前往段家灘興達加油站加油的司機看到加油機上“無油可供、經營虧損”的歇業公告后無奈而歸。原來,從2004年起就與中石油甘肅蘭州公司簽訂供銷油品合同的興達加油站,歷年經營狀況良好。2006年9月,該加油站又與中石油簽訂了同意其使用“中國石油”注冊商標5年的合同,約定加油站必須“全口徑接受甲方的油品配置,不銷售任何第三方提供的成品油”。但是,從2007年起,中石油為其供給的油量從3150噸驟減為2008年的906噸,這遠遠不能滿足加油站正常運轉所需的基本油量。2008年7月,“遭遇斷供無油可賣”的加油站只得關門歇業。加油站試圖協商解除合同但幾經交涉無果后,便委托律師向中石油甘肅蘭州公司致函要求解約。直到11月,面對中石油既不供油又不解約的舉動,興達加油站狀訴法院,以該公司利用在甘肅油品市場的完全優勢地位,迫使其簽訂《中國石油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書》等一系列協議,違反了《民法通則》禁止的保底條款、《反壟斷法》禁止的壟斷市場,強迫、限制交易等理由,要求解除合同并賠償相關損失13萬余元。該案成為《反壟斷法》實施以來,我省首起正式被法院受理的反壟斷法訴訟案。
加油站“改換門庭”違約在先?
12月26日,蘭州中院公開開庭審理該起“商標許可合同糾紛案”。被告中石油甘肅蘭州公司對興達加油站的訴請事項和理由,以“虛構事實、誤讀法律”作出抗辯。中石油公司認為,從2004年起與加油站簽訂供銷合同以來,一直都是按需供應并無償運油。2008年,基于全球油品市場走低因素,雙方即約定了供油量為900余噸。之所以簽訂“商標使用合同”則取決于“中石油”品牌的良好形象和油品質量,根本不存在強迫簽約。且雙方約定的“不得銷售第三方供油”,也是依據國家經貿委的明文規定。上述所有簽約均是為了保證供銷合同的有效履行和中石油商標的維護,系雙方自愿協商所為。庭審中,被告代理律師突然當庭出示了一份由興達加油站與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西北甘肅分公司簽訂的《加油站資產收購合同》復印件,稱原告已將加油站“非法轉讓”給中石化。現如今興達加油站狀訴法院的真實目的在于掩飾其“違約在先”的違法行為。其代理律師稱,他們已準備訴諸法律,要求法院判令加油站與中石化的加油站買賣行為,屬于惡意侵權應歸屬無效。調解不成法院定期宣判
法庭對中石油遞交的該份復印件合同不予認可,興達加油站的代理律師認為該合同與本案無關,不予質證。針對對方答辯,興達加油站認為,中石油公司向來都是“我供多少,你售多少”,民營加油站一直處于吃不飽也餓不死的狀態,2008年7月徹底“斷供”后民營加油站迫于生存要求與其解約,但對方仍然置之不理。并反問中石油:“既不履行合同正常供油,也不肯解除合同讓我另謀出路,讓我怎么辦?”
最后,當法庭主持調解時,雙方都表示了和解意愿。興達加油站愿意放棄索賠只求解除合同,中石油則以“同等條件下將加油站轉讓與中石油”為前提才同意解約。最終,因雙方分歧較大,調解失敗,加油站請求法院支持訴請,而中石油要求駁回全部訴請。法庭宣布定期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