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危機優先謀求發展轉型
梁國標:近年來,東莞一直在謀求發展轉型,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這種轉型?當前,東莞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在發展轉型和共度時艱中取得平衡,在戰勝眼前困難和謀劃長遠發展中取得平衡?
劉志庚:一定程度上,這并沒有矛盾。比如這一時期的實踐表明,一些早轉型升級的企業,受到的沖擊就較小。所以我們提出,在實際中要做到四個結合。
一是解決目前企業困難與調整結構相結合,不能只考慮解決企業困難,而是要在解決困難的同時,最終調整產業結構,產品轉型升級。
二是當前的發展和以后的后勁相結合。如果你要保證現在的速度,讓一些檔次很低的企業也進來,是可以保證增長,但是更主要應考慮將來有質量的后勁在哪里。
三是一定要把擴內需與保證原來的出口市場相結合。擴大內需,我們也提出1400億實施五大工程,但我們既要擴大內需,又要考慮出口,因為出口是東莞的重要特點。
四是既要加大引進外資的力度,又要加大民營企業的發展。招商引資是支柱,也要加大民營企業的力度。此次對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要加大民營企業的發展,民企的根植性強,相對而言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強,受國際的影響相對比較少。
江凌:對東莞來說,要應對和度過這場危機,我感覺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我們有一個基本的信心:盡管這次危機對實體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誰也難以預料,但對東莞來說,基本上能夠看到底。
為什么?我前面說過,對東莞來說,真正的影響是市場減少,但基本的市場規模仍在,比如某一產品今年有90億元的需求,明年可能是80億元,但若干年以后又會重新回到90億元、100億元。
因此對東莞來說,最關鍵的是如何利用這場危機,成功地將我們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我分管這塊工作,要度過危機,有大量工作要做,壓力是有的。能不能利用這場危機,將產業結構調整過來,使得東莞在危機之后產業競爭力更強,生存的空間更好,這一點壓力更大。如果說我們成功地度過了這場危機,救了一批企業,但危機過了之后,產業結構沒有變化,產業競爭力沒有提升,那么,如果再來一場危機,東莞遲早還是難以幸免。
因而,當前要考慮的最大問題,是怎么將渡難關與長遠的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我們政府出臺的所有政策,包括應對危機的政策,既要著眼當前,又要立足長遠。
實際上,現在我們也是這樣做的。比如,我們有一個融資計劃,不是所有的企業我們都幫它融資,如果這樣做,只是著眼了當前,但是我們考慮未來,怎么辦?我們就設立一個方向,要符合產業轉型方向的,要屬于政府鼓勵的企業,真正的優勢成長性好的企業,我們才支持。否則,要倒掉就倒掉。所以,我們的融資計劃有一個“準入條件”,政府會提出一個企業名錄。符合支持方向的,才進入名錄,銀行只有借錢給這些名錄內的企業,才可享受到財政貼息。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都想保留,以后的升級轉型又是很大的問題。
梁國標:有些時候,總得有一個取舍。
江凌:轉型時期的東莞,優先考慮的仍是轉型和結構調整。東莞不像別的地方剛剛開發,量不大,要上量,東莞現在的問題是要追求質的變化。我們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結構優于速度。也就是寧可在困難時期、危機之下,速度慢一些,也要把結構調整過來。如果為了保速度,而失去這次調整結構的機會,對東莞來說,是很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