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上半年GDP增10.3%低于全國 官方稱是暫時
早報記者 陳輝楠 周玲
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蔡旭初昨稱“上海經濟增長率略低于全國只是短期的、暫時的現象”。
今年上半年,上海實現生產總值(GDP)6530.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3%,但還是低于全國10.4%的平均水平。多年來上海一直是全國經濟的排頭兵,這一罕見現象引起廣泛關注。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蔡旭初在昨日舉行的市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上海經濟增長率略低于全國只是短期的、暫時的現象。”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8億元,下降1.6%;第二產業增加值3072.07億元,增長11.5%;第三產業增加值3424.86億元,增長9.3%。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312.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7%。
GDP回落符合宏調預期
今年上半年上海GDP低于國家平均發展水平,這是好多年來少有的現象。蔡旭初分析表示,首先,從宏觀層面看,上海是一個面向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市場的開放性城市,對外經濟關系非常緊密,受國際經濟的影響較為直接。同時,上海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及時、主動地進行結構調整,力度較大;再加上上海在貫徹中央宏觀調控的成效較為顯著,上海10.3%的增幅雖然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尚屬正常范圍,也是符合國家宏觀調控預期的。
蔡旭初分析說,上海經濟增長回落是周期性調整因素的特征表現。從上海經濟中長期發展來觀察,盡管1992年以來每年增長率均在兩位數以上,但是增長曲線還是表現出有規律的周期性特征,去年增長率達到14.3%,已經是上海近幾年增長曲線上的一個高峰,上半年的回調應該是周期性調整的表現,也是上海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回落。
證券業增長貢獻率為零
上海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淘汰了一批“兩高一資”企業;工業中六個重點行業受市場供求和資源的制約,增長動力減弱,影響了工業的持續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業的持續增長。服務業的增長又受到證券、房地產等支柱行業的波動影響,增長減緩。去年上海證券業和房地產業占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9%,而今年上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有價證券成交額比去年同期下降16.7%,上海證券業的增長貢獻率為零,房地產業的增長貢獻率為負數,導致GDP少增加0.4個百分點。
從增長需求因素看,受到國際經濟波動較大、國內自然災害不斷、通脹壓力加劇等原因,上海三大需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新變化:投資需求明顯回落,增幅為近七年最低。消費需求的強勁勢頭有所遏制,雖然消費的名義增長達到16.7%,但是低于東部地區的省份,如果剔除價格因素,增長更低點。出口需求增長加快,相對投資和消費需求來說,出口需求指標表現較好,上半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576.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2%。其中,出口804.98億美元,增長25.1%;進口771.28億美元,增長21.2%。在外部環境及其嚴峻的情況下,出口增幅依然達到25.1%實屬來之不易。
另外,上半年,上海要素市場交易活躍。至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3066.88億元,比年初增加2733.47億元,同比多增1247.3億元;貸款余額23561.94億元,比年初增加1849.54億元,同比多增21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