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聯滘:昔日垃圾村將成商貿中心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13:14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鄒錫蘭 走在村里的街道上,耳邊沒有震耳欲聾的機器轟鳴聲,眼前沒有焚燒垃圾的濃煙滾滾,昔日一排排簡陋的廠房和店面被夷為平地,呼吸著漸漸清新的空氣,村民李先生滿足地笑了:“再也不用天天吃毒氣灰塵了!”大瀝聯滘——這個被稱為全國最大的廢舊塑料垃圾回收基地的工業區,正向世人宣告與“垃圾”再見。 往昔:村民被嘲笑住在垃圾堆里 2007年1月,中央電視臺一條關于“洋垃圾”傾瀉中國的新聞報道讓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聯滘村成為了新聞焦點。聯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它的“垃圾產業”規模到底有多大?據老年人回憶,聯村與廢舊垃圾扯上關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在大多數村民還只能靠養豬養雞過生活的時候,有人卻靠去外面收垃圾發了家。一時間,引得各家各戶紛紛效仿,整個村子垃圾回收規模越來越大,于是,聯村開始自建廠房成立工業區,慢慢地變成了全國最大的廢舊塑料垃圾回收基地之一。 “聯村每天處理一噸多廢塑料的小廠有400多家,員工將近2萬人”,這是官方的統計數字。但業內人士劉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加上90%沒有登記注冊的“黑廠”聯村的塑料廠至少有上千家,員工幾萬人。劉先生說,“利潤就來自于這些塑料垃圾中生產出的‘丙粒’”。所謂“丙粒”,就是將廢舊塑料重新回爐溶解成的白色小粒,是生產塑料產品的原料,然而在塑料回爐溶解的過程中,會產生有毒氣體二惡英,對環境會造成很大的破壞。“一噸‘丙粒’能賺200塊錢,但一臺機器一天只能生產一噸多,一般小作坊一年只賺四五萬元。”劉先生坦承。 雖然小企業利潤不高,但聯村的村民卻可以得到巨額的房租。一間普通的小廠房一年的租金在7萬-10萬元左右。即使按最保守的估算,400家塑料回收廠,每年也給聯帶去近4000萬元的收入。租金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據了解,村里有30%的人在工業區里建了廠房,光靠收租就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根據聯村的統計,2005年工業區的生產總值達8.3億元,是村集體收入和股份紅利的主要來源。此外,村民還可以享受免費的醫療保險,家屬死亡可享受一次性喪葬費補貼2000元。另外,村里公共設施完善,僅僅燈光球場就有9個,還有文體樓、村中小公園等優質公共設施。在聯老村東面,還在平地建起了一個新村區,大多數住房都是四五層的獨體洋房。 然而,聯富裕的代價是環境的急劇惡化:灰塵漫舞,氣味刺鼻,河水濃黑,村民們的生活再也甩不掉濃煙、嘈雜、塵土.工業區里很多老板也表示,雖然工業區的規模由小變大,他們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但是每天都要忍受著刺鼻難聞的氣味,身體受了很大的損害,有時呼吸都困難。村民們心里也不是個滋味,“這錢來的沒有面子啊”,村民李先生說,“我們總被嘲笑住在垃圾堆里”。 整治:寧舍百億GDP 保得山青水常綠 嚴酷的環境問題讓聯人開始反思。在聯村環保意識逐漸覺醒的同時,佛山市政府和南海區政府下定決心要整治環境。“寧舍百億GDP,保得山青水常綠!”佛山市委書記林元和的承諾擲地有聲。2003年到2005年,政府部門對廢舊塑料行業連續采取了幾次專項整治。 但是整治事關村民的收入和就業,對于這個已經生根20年給當地村民帶去了巨額收入的行業,要連根拔起談何容易,不少垃圾廠政府一有行動就轉移出去避風頭,過后照舊生產。“穩定的集體收入是村民分配股份紅利的保證”,一位村委會委員的話一語中的。幾次的專項整治下來,情況并沒有得到根本的好轉。 可政府整治的步伐沒有停止。“2007年大瀝鎮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環境問題做為民生問題的重要方面進行保證”,大瀝鎮鎮長吳紹秋告訴記者。 “洋垃圾”事件被曝光后,更加大了政府的整治決心。南海區政府召開廢舊塑料行業整治緊急會,全面展開整治大瀝廢舊塑料行業的專項行動:相關職能部門嚴禁廢舊塑料進入大瀝,并向相關企業印發“停產整頓公告”,明確要求所有企業必須在2007年1月18日前全面停產整頓。南海區、大瀝鎮兩級政府20多個職能部門聯合行動,對近千家廢舊塑料回收企業(店鋪)實施停水停電處理,并查封了部分企業。由公安、工商、環保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挨家挨戶上門宣傳,除講解整頓措施外,還要求塑料回收企業或店鋪簽下保證書,對于逾期不拆遷、不與村委會簽署拆遷協議的建筑實施強制拆除。 據吳紹秋鎮長介紹,2007年7月起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廢舊塑料專項整治行動,取締聯這個核心區的廢舊塑料加工企業1600多家,整個大瀝取締了2000多家,較為徹底地把在這個區域經營了30多年的廢舊塑料回收加工行業全部取締。到2007年底,這個片區約1000畝的土地,已搬遷拆除或已簽訂中止合同的企業大概占土地的九成,拆遷工作也完成了50%。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