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維超:武鳴要做南寧的副中心城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1:03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許連寶 距離南寧市區32公里的廣西武鳴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然而近年來,這個農業大縣卻連續四年躋身“中國西部百強縣”,2005年、2006年兩度榮獲“廣西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獎”,人均GDP在南寧市六縣中率先突破萬元大關,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798元……武鳴縣縣長楊維超將這種跨越歸功于“工業富縣”的發展戰略,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工業富縣’發展戰略指導下,武鳴實現了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形成了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的大好局面。” 現在,武鳴縣已經初步形成了制糖、制藥、生物質、建材等特色優勢產業。工業發展為縣域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就業機會越來越多,城市形象不斷提升,為武鳴的全面發展夯實了基礎。 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武鳴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盛產木薯、甘蔗,且全縣森林覆蓋率高,經濟林發展迅速,木材蓄積量大。如何把這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是武鳴縣委、縣政府優先考慮的問題。大力發展加工企業,走產業化、工業化發展道路成為他們唯一的選擇。 木薯是加工淀粉、酒精等生物物質的主要原料。武鳴木薯產量居廣西首位,發展木薯加工業得天獨厚。為此,縣委、縣政府積極規劃,一方面推廣良種良法,提高木薯產量;另一方面建立好企業與農戶聯結機制,促進可循環利用;同時扶植龍頭企業,打造木薯產業品牌。2006/2007年榨季,全縣生產鮮木薯78萬噸,產值2.8億元,木薯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產值7.2億元,上繳利稅1833萬元,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楊維超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武鳴縣把生物質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發展,努力打造廣西乃至全國生物質產業基地。到‘十一五’期末,全縣力爭木薯變性淀粉、酒精、燃料乙醇及深加工產品產值占全部木薯加工總產值90%以上,80%的淀粉、酒精生產企業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副產品資源化利用率達100%,實現木薯產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同樣由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還有蔗糖業和木材業。 目前武鳴縣兩個規模以上蔗糖加工企業每年提供縣財稅達5000多萬元,最高年份達8300多萬元,種植甘蔗為農民創收3.3億元。 豐富的林業資源更被廣大群眾昵稱為“綠色銀行”。利用本縣43萬畝速生桉的資源優勢以及引進周邊地區木材資源,武鳴縣吸引了45家木材加工企業在此落戶。通過深加工生產單板、異型膠合板、裝飾板、細木工板、木地板基板和實木地板,提供了4000個以上就業崗位,工業產值4億元以上,成為廣西最大的木材產品加工基地。 “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提升了產品附加值,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了農民脫貧致富和財政收入增加的雙贏。”楊維超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雙百工程”追求“規模效應” 為了進一步發展壯大工業經濟,加快企業發展步伐,武鳴縣委、縣政府在2006年又提出實施“雙百工程”,即重點推進100個項目,培植發展100家規模工業企業。 “‘雙百工程’是個系統工程,不但要改變招商觀念,改善投資環境,實行創新招商辦法,而且要求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服務。”楊維超說。 轉變招商觀念,就是要摒棄過去的“大小通吃”,轉變為“抓大放小”,重點引進財稅貢獻大、環保型、科技型、外向型的大項目。 利用東部發達地區陶瓷產業轉移的機會,武鳴縣2006年下半年引進了亞歐瓷業等6個陶瓷大項目,合同投資4.36億元,項目達產后產值可達5.3億元,初步形成了陶瓷產業集聚發展。 武鳴縣還把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節辦成“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響亮品牌。2007年“三月三”歌圩節廣西木薯產業與循環經濟論壇暨新技術交易洽談會,簽訂了淀粉、酒精產品交易協議19項,總金額1.6億元。 此外,他們還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機遇,組織人員赴東盟各國開展經貿招商活動,組織小分隊赴沿海發達地區招商,利用行業協會、商會、外來投資企業影響力招商……多管齊下讓武鳴縣2007年的招商工作喜事連連:5月初,引進國內民營企業500強之一的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投資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及配套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合同引進資金11.6億元;8月上旬,與新西蘭SNT投資有限公司達成一個投資1.6億元的水奶牛產業化基地開發項目意向。2007年1-9月,全縣新簽合同58項,新簽合同引資額達19.34億元。 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是落實“雙百工程”的關鍵。除了投入1.4億元加大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定羅商住區、皇后木材產品加工基地、城南工業區和城西工業區水、電、路、排污建設之外,武鳴縣還堅持“縣長接待日”和“鎮長、局長(主任)接待日”制度,及時聽取企業意見,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同時,建立企業測評部門制度和機關效能督查制度,組織企業對各行政職能部門的工作進行測評,促進機關作風的轉變;抓好行政辦證大廳的建設,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水平;實行領導下訪企業制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雙百工程”實施以來,全縣規模以上企業達92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2.5億元,同比增長70%,規模以上工業已成為縣域經濟增長最強勁的推動力。 打造南寧副中心城市 從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武鳴縣確立了打造“環境優美的新興的現代工業城市,南寧市副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 楊維超對《中國經濟周刊》強調:打造南寧市副中心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采取創新發展辦法,扎實推進城鎮化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才能全面構建武鳴新形象。 提升形象,規劃先行。根據“南寧市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規劃將縣城區劃分為城南行政中心,西部工業集中區,城西中國—東盟經濟園區配套物流生活區,城北文化娛樂體育、科技中心等功能分區。同時,以縣城為中心,以環城路為平臺,重點向南推進,積極向東擴展,改造提升北面,往西連接中國—東盟經濟園,不斷拉大縣城框架。 2007年5月,武鳴縣決定實施城市建設 “1236”工程,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主要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投入近13億元,建設1條環城公路,城東、標營2個新區,改造香山、西江、武鳴3段河流和三縱三橫6條主要街道。形成一街一景,融辦公、商業、居住、休閑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城區,著力打造具有濃郁文化特色的秀美水鄉園林城市。 現在,舊城改造、市政建設、園林綠化和房地產開發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原來一片荒蕪之地的香山河沿岸,已建起了3座橋梁和占地100多畝的香山河公園;一座座融合壯族特色與都市氣息的地標建筑,在更美、更綠、更亮的街道上拔地而起;一批富有時代氣息的商業住宅小區初具規模……一個亮麗的新武鳴正在成型。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