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見新鐵西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22:56 CCTV經濟半小時
東北老工業基地被稱為共和國工業的長子,最能代表這個長子身份的,無疑就是沈陽的鐵西區,這里四十平方公里的范圍里,集中了上千家國有企業,曾經是中國規模最大、密集度最高的重工業和裝備制造業基地,創造了新中國工業史上數百個第一,號稱東方魯爾,然而,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鐵西區的輝煌迅速退去,昔日最讓鐵西驕傲的大型企業卻成了鐵西背上巨大的包袱。 沈陽市有一條赫赫有名的街道叫北二路,曾經有37個大型國有企業座落在這條街道上,它們創造了共和國工業史上350個第一,但是從1995年至2003年,這條街道卻有了另外兩個名字,叫做虧損一條街、下崗一條街,大部分企業破產的破產,關門的關門,再沒有一家盈利。 1996年11月,在一次大會上,到會者每人發了一根香腸以示安慰后,生產出我國第一臺拖拉機的大型國有企業----沈陽拖拉機廠就這樣宣布破產了。 2004年前,鐵西區232家大中型國有企業,拖欠職工各種債務總額高達27億元。 這時候,陷入困境的鐵西區流行起很多順口溜,我曾經聽過幾句,這么說的:洗手沒有肥皂,干活沒有手套,什么時候發工資不知道。不僅鐵西的工人沒錢,整個鐵西區都成了有名的貧困戶,2002年鐵西區每平米的土地出讓金只有鄰近和平區的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從2002年開始,鐵西開始了“東搬西建”的全面改造,把原來的工業企業搬到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去。樹挪死,人挪活,這場大搬家,成了很多鐵西企業的命運轉折點。 2007年12月24日,記者來到了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沈陽重型機械公司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北方重工。 北方重工,是在沈陽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和沈陽礦山機械集團合并重組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2003年,正當企業的經濟效益在低谷中徘徊時,人們突然發現盾構機的市場是一個空白,北方重工盾構機公司副總經理何恩光告訴記者,我國對盾構機的需求量非常大,這個市場一直還在國外就是公司手中。 盾構機是專門用于隧道挖掘和地鐵建設的一種大型設備,目前我國很多城市都在興建地鐵項目,盾構機是最重要的挖掘設備,但是這種設備一直以來我國去沒有生產,無論什么工程,只要需要盾構機,就必須依靠進口。 由于對于盾構機這個產品并不了解,以前的產品跟他也是相差很遠。2004年,在對市場全方位考察之后,北方重工找到了解決核心技術難關的突破口。 從2004年開始,北方重工先后與德國、法國、日本等國際上生產盾構機權威企業技術合作,迅速地掌握了世界頂級的盾構機生產技術,先后為武漢長江隧道、青海的飲水工程提供了我國自己生產的盾構機。 何恩光:“從這三臺開始以后,我們馬上就迅速地也進入市場,在北京直徑線,還有廣深港鐵路客運專線兩個項目上,我們依次拿到六臺大盾構機,這是在全世界就是說盾構機制造歷史上是第一次,是絕無僅有的,就把6臺同時交給一家。” 2007年7月,北方重工以絕對控股優勢,成功并購了擁有世界隧道掘進機知名品牌和核心技術的德國威爾特控股公司/法國NFM公司,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北方重工盾構機制造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同時也意味著北方重工已經躋身于國際化市場的前列。 短短的4年時間,北方重工從一個生產盾構機的外行,躍居世界級盾構機制造基地,來自世界40個國家和地區378家外資企業進入鐵西區,已經占到鐵西區經濟含量的20%。 沈陽市鐵西區副區長董峰:“鐵西老工業基地是我們國家的重要的一個工業區,在過去幾十年當中為我們國家填補了五百多個空白,那么在近幾年的發展當中,為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又填補了近兩百個空白,創作了兩百個第一,其中有三十多個產品達到了世界第一。” 與外方合作,借助國外資源,迅速占領技術置高點,是北方重工重獲新生的訣竅,不過,鐵西的老國企,走的也不只這一條路,俗話說,獨木難支,沈陽鼓風機集團卻在整個鐵西區遭遇生死危機的時候,靠自己的力量支撐了下來,始終沒有倒下,這家企業金身不壞有什么秘籍嗎? 1996年,鐵西區的老國企紛紛陷入泥潭,巨大的波動中,沈鼓集團同樣受到了影響,但卻度過了難關。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同樣負擔沉重的沈鼓集團走出困境? 沈鼓集團是一個生產鼓風機和壓縮機的企業,沈陽鼓風機集團公司董事長蘇永強告訴記者,70年代,當時的沈陽鼓風機廠曾生產過幾臺壓縮機,但因為技術落后,始終沒有市場,1982年,沈鼓開始與意大利進行技術引進,推出了第一臺二氧化碳壓縮機組,這個項目在當時引起巨大的轟動,那時候實現了國產化零的突破。 壓縮機是用于石油、化工、電力、國防等重大行業的高端產品,所有的乙烯產品生產完全依托于壓縮機,而在1998年之前,包括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和乙烯壓縮機在內的乙烯三機產品,我國100%依靠進口,壓縮機的質量至關重要,壓縮機停一天,企業損失數千萬。 蘇永強:“叫壓縮機一響,黃金萬兩,壓縮機一停,效益為零。” 壓縮機的價格非常昂貴,從國外進口一個壓縮機組,價格高達1.5億人民幣,所以,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大企業,不得不硬著頭皮拿出巨資購買進口壓縮機滿足生產,蘇永強說,這對生產壓縮機的企業是莫大的恥辱,于是從1982年開始,沈鼓集團發誓要研究出國產的壓縮機。 蘇永強:“我們從80年代中期開始了我們長達20年的技術創新。” 隨著第一臺壓縮機的成功問世, 1999年,48萬噸壓縮機在大慶油田成功運行;2002年36萬噸壓縮機在上海石化成功運行;2005年,64萬噸裂解氣壓縮機組在廣東茂名成功運行;2007年,沈鼓集團中標百萬噸乙烯三機,完成了壓縮機行業的三級跳。 蘇永強:“這個不要說百萬,茂名64萬噸中標數國外公司都嚇壞了,因為這是頂級技術。” 2007年12月28日在沈鼓集團,技術人員正在對馬上投產的百萬噸乙烯壓縮機設計環節不停地爭論。 沈鼓集團生產的壓縮機組不僅質量好,而且價格比進口的低,一個機組的價格為7000萬元,低于進口一半以上。 從無到有,從剛剛起步到世界級技術,沈鼓集團通過自主創新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資金。目前沈鼓集團生產的壓縮機市場占有率已經突破85%,為我國各類行業提供1800多套大型機組,為國家節省外匯高達10億美元。 董峰:“在自主創新當中,一直是和國際上最先進的東西相互瞄準和對接,也就是說去接軌,而不是說我們完全是自己,這個就是說悶頭干活,你像我們的企業,我們的好多產品研發,既和國外合作,又在這個基礎上提升自己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就是擁有自主知識品牌。” 自主創新讓鐵西區的很多老國企找回了自己的市場地位,其實,有時候危機就是生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正在鐵西區很多老國企為生存發愁的時候,卻有一家民營企業主動落戶到了鐵西,現在,這家企業也隨著周邊的老國企搬到了開發區。 在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記者看到了一家叫做沈陽遠大集團公司的企業,1993年,在很多企業效益不景氣的時候,這家公司成立,他們生產是一種叫做幕墻的產品。 沈陽遠大鋁業工程公司總經理王義君:“一棟棟大樓建完以后要穿衣服,所以我們把這個大樓外邊我們穿的衣服我們統稱為幕墻。” 王義君說,幕墻的技術含量很高,它集玻璃、鋁板、鋁合金、石材等多種產品精致而成,目前國內外很多大樓都采用了這樣的裝飾,裝上幕墻之后,整個大樓看上去既美觀、又豪華、又氣派。 王義君說,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中期,很多發達國家在建筑中就使用了幕墻,但是在我國,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個別的酒店、賓館或者寫字樓才剛剛開始使用,而沈陽遠大也正是看中了這個機會。通過93年到96年國內市場練兵,是掌握了建筑幕墻行業的核心技術。3年的練兵,對于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來說,時間并不是很長,但是他們卻為企業的發展埋下了一個伏筆。 1999年,沈陽遠大成立6年,公司的決策層作出了一個大膽決策,進軍海外市場,和國外公司競爭,王義君是當時海外項目部的總負責人,但在短短的幾個月,在新加坡、在英國兩個工程虧損高達一個億。 王義君說,一個億的虧損,讓他們給國外的市場交足了學費,在總結了教訓之后,沈陽遠大對新加坡市場開始反撲。 隨后,沈陽遠大的幕墻越做越火,歐洲最高的大樓,430米高的俄羅斯聯邦大廈;德國的法蘭克福機場的航空鐵路運輸中心等世界著名標志性建筑,幕墻全部是由沈陽遠大提供。在7年的時間,至少承攬超過了50個的項目,進入幕墻這一塊,大概出口銷售額達到7.5億美元。 今天的遠大,市場越做越大,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鳥巢工程,沈陽和天津的奧體中心,采用了他們生產的產品,十五年里,他們的業績不斷攀升,2007年,沈陽遠大工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與另外兩個突破百億的企業,沈陽機床和北方重工構成了鐵西新區的鐵三角。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從2002年至今,依靠引進外資、自主創新以及民營企業的發展,鐵西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保持著30%以上的速度增長,裝備制造業基地規模以上企業305家,主要產品達到90大類,1000多個系列,上萬個品種,其中18個產品排名世界前十名。 董峰:“鐵西過去幾十年曾有過輝煌,尤其是近五年的改造當中,已經獲得了國家的高度肯定,今年的6月9號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東北振興辦,命名我們為‘鐵西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及裝備制造業發展示范區’我們把它叫為雙示范,但這種評價我們認為是過去了,我們應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來看我們鐵西的發展,尤其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結合國務院批復的東北振興規劃,我們定位為將鐵西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基地。” 半小時觀察:鐵西依然年輕 幾年前有一個關于鐵西的段子,說白天走進鐵西區,突然發現空氣質量變好了,因為企業不開工,冒煙的煙囪少了;晚上走進鐵西區,突然發現夜晚變得安靜了,因為街面上除了路燈沒幾家企業燈火通明。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鐵西的故事是一個輝煌的故事;在上個世紀90年代,鐵西的故事是一個酸楚的故事;但是在今天,鐵西的故事卻是一個新生的故事。今天的鐵西,白天冒煙的煙囪并沒多起來,但是鐵西的夜晚卻變得燈火輝煌。 東北老工業基地曾經是“共和國的長子”,在上個世紀末期,它們卻突然間發現自己變成了共和國的“大包袱”。可是今天,他們通過融入東北振興規劃、通過企業改制、通過自主創新,正在重新找回昔日的光榮和驕傲。 鐵西的故事不僅僅屬于鐵西,也屬于所有的老工業基地和老國企。鐵西的故事提供了一種方向,那就是:老工業基地缺少的不是機會,更不是同情,而是先進的觀念;通過改制和技術創新,老工業基地同樣可以煥發青春。 主編:周人杰 記者:王亞丹 攝像:徐勝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