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孫曉勝
嶄新的奧運場館陸續竣工并進入測試周期;不停地有新的地鐵和高速路開通。發生在奧運之城北京的每一個變化,總是引來更多關注的目光。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海平說,在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等多種因素作用下,目前北京經濟正處于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持續時間最長、穩定性最好的時期,走上一條又好又快的發展之路。
文化創意產業成為首都經濟新亮點
根據統計部門提供的數字,今年前三個季度,北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419.8億元,可比增長12.6%,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呈現出良好的態勢,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據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東介紹,2006年北京確立了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北京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中關村科技園區雍和園、中國(懷柔)影視基地、北京798藝術區、北京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北京潘家園古玩藝術交易園區、宋莊原創藝術與卡通產業聚集區,當年入駐企業近1000家,今年前8個月上交利稅達50多億元。
今年1至8月,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增長19%,超過了第三產業發展的平均增速,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效應開始顯現。日前,一家名叫桑尼摩爾(北京)國際兒童發展中心有限公司的企業與北京銀行簽下文化創意企業貸款借款合同,獲得了貸款1000萬元,主要用于動畫和動畫衍生品的開發與制作。截至目前,北京銀行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的貸款已有7700萬元。
北京銀行表示,每年將為文化創意企業貸款設立50億元人民幣的專項授信額度。同時還將對專業擔保公司擔保的文化創意企業貸款提供便捷的"綠色通道審批",為文化創意企業構建一個全新、快速、高效、暢通的融資渠道。
陳東表示,根據北京市出臺的"十一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未來幾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左右。到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占北京市GDP的比重力爭超過12%。
生產性服務業提供強勁動力北京市統計局提供的數字表示,今年1至3季度,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共實現增加值2591億元,同比增長16.6%,占北京市GDP的40.4%。
據北京市發改委介紹,在北京現有的全部服務業中,80%的份額是生產性服務業,20%是由于城市的原因帶來的生活性服務業,而在生產性服務業中,金融、保險、通訊、郵政、信息傳輸等領域占有更高的比重。
專家分析,北京服務外包產值大約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由于服務外包具有信息技術承載度高、附加值大、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對于加速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實現首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吉林表示,在生產性服務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業已經成為北京服務業的核心產業,同時也是首都經濟的支柱產業龍頭產業。
據了解,北京金融業目前保持著多項全國第一。
北京市法人金融機構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到2006年底,駐京的金融法人單位總數達538家。其中,銀行機構59家,保險機構54家,證券機構226家,財務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199家。
北京市金融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國第一。2006年,首都金融業實現增加值963.13億元,占北京市GDP7720.33億元中的比重高達12.55%;2007年上半年,這個比重為12.6%,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北京市金融資產量位居全國第一。2006年末,北京市金融資產17.3萬億元,占全國金融總資產的44%。
北京市單一行業對國稅貢獻率居全國第一。2006年,北京市國稅入庫2434億元,金融類國稅入庫1255億元,占北京市國稅51.56%。
北京市金融企業所得稅居全國第一。北京市金融企業所得稅770億元,占全國企業所得稅3473億元的22.2%。
保持最低的能耗水平2006年,北京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完成單位GDP能耗降低目標任務的地區。全市以不到7%的能耗增加,支撐起12%的經濟增長。而今年北京的能耗指標繼續處于全國最低水平。
據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介紹,《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切實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加快和諧社會首善之區建設,全力推進奧運籌備各項工作,"努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為此,北京市作出了自己的選擇: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能源資源消耗水平低的高端產業,如軟件、金融、研發、咨詢、信息服務、新媒體、動漫、移動通信等現代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堅決調整淘汰與首都功能不相符的高耗能高排放產業,如造紙、煉焦、紡織、化工、印染、水泥、電鍍等行業。
近年來,摩根大通、路透集團、諾基亞、中芯國際、奔馳汽車等多家全球知名企業來京投資,對北京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同時,北京市大力支持國內企業自主創新,占領高端。中星微電子、華旗資訊、大唐移動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成為首都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在調整改造與首都功能定位不相符產業的過程中,北京市也毫不手軟。到2006年底,北京市已關停23條水泥立窯生產線、149家黏土磚廠等粉塵污染嚴重的單位,先后對190多家嚴重污染擾民企業進行了調整。世人矚目的首鋼搬遷工作也已啟動,預計今年底壓產400萬噸,2010年底再壓縮400萬噸生產能力。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