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副市長張思平:提出問題不是唱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 10:45 南方都市報
副市長坦陳深圳確實存在企業外遷問題,已采取措施建九大產業基地留住企業 否認沒有深圳企業外遷也不符合事實,的確有個別企業的主要部分已經搬離深圳。 ―――副市長張思平 本報訊 (記者 張國棟) “提出問題不能就認為是在唱衰和抹黑。”本報“深企外遷”系列報道也引起深圳主管工業副市長張思平的關注,在昨日的相關會議上,張思平認為提出問題有利于解決問題,他同時坦陳確有企業外遷,深圳擬建九大產業集聚基地留住企業。 “有沒有外遷我最有發言權” 昨日下午,深圳市人大相關負責人和部分人大代表對光明新區的產業聚集基地建設情況進行了考察,在隨后的會議上,張思平談及“深企外遷”問題,他介紹說,他曾經“瘸著腿”到東莞和惠州實地察看過,因而有沒有企業外遷,“我最有發言權”。 “否認沒有深圳企業外遷也不符合事實,的確有個別企業的主要部分已經搬離深圳。”張思平對此前有人否認深企外遷現象如是回答,但他同時也認同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的回應,認為深圳企業還沒有大規模外遷,而多大比例外遷是符合規模的、正常的也需要研究。 對于有評論認為本報報道“深企外遷”系列報道是在唱衰深圳和給深圳抹黑,張思平也明確表示不同意見,“提出問題不能就簡單認為是唱衰和抹黑,提出問題是促進工作更好地解決”,他同時表示,要按照李鴻忠的要求,對深企外遷這一現象給予關注,并做好應該做好的工作。 “傳統優勢產業不能忽視” 作為分管工業的副市長,張思平對傳統優勢產業頗有感情。他說,深圳工業一直是兩個輪子走路,一是高新科技產業,二是傳統優勢產業,傳統優勢產業是深圳工業的半壁江山,在深圳面臨四個“難以為繼”的困境下,傳統優勢產業的壓力很大,其中有不少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如國家級品牌深圳有60多個,六七成都在傳統優勢產業,如黃金珠寶、模具等,服裝出口每年也達幾十億元,家具出口量全國最大,鐘表數量占全球的60%,歐洲市場的占有率也達60%,如果忽視這些傳統優勢產業,深圳的工業將面臨很大問題。 加快產業集聚基地建設就是要留住企業的“大戰略”,張思平說,深圳自2004年底就召開了產業集聚基地會議,并出臺意見提出用5年時間陸續建成深圳市傳統優勢產業集聚基地,這是一項“大戰略”。他在當時的會上很嚴格地提出用兩年時間基本建成九大產業基地的目標,達到基礎設施基本完成,部分項目投入生產,政府公共平臺開始發揮作用的要求,但截至目前,因為深圳國土部門集中清理土地的原因以及區里不重視資金投入不落實等因素,三大目標完成不理想,他還表示自己也就此要向人大檢討,同時還擬出明年底基本完成九大產業集聚基地建設的“軍令狀”。 副市長閆小培: 企業外遷符合規律 本報訊 (記者 李斌) “企業遷移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規律,是工業化發展的必然階段。深圳并不是從今年才出現企業外遷的。”昨天,深圳市副市長閆小培針對企業外遷現象就此回應。 閆小培在昨天舉行的《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草案新聞發布會后,專門就記者提問講到深圳產業轉型問題。她說,產業升級和轉型是產業發展的規律,這一點已在西方國家得到過驗證。“深圳的產業轉型其實不是從現在開始的,在上個世紀到本世紀初,當時深圳與香港的‘前店后廠’的垂直產業分工模式已經開始弱化了,深圳就已經在考慮推動產業轉型和升級。” 昨天發布的《規劃》草案,對未來產業發展也進行了謀劃,提出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適度重型化制造業為重點,高端服務業為支撐,構建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現代金融業和特色文化產業四大支柱產業。閆小培表示,那些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高端環節,一種是高端服務業,在工業方面,則是突出體現自主創新特征的產業。“把這兩個特征結合起來,并與全球產業價值鏈吻合,就是深圳的目標產業”。 發展高端產業并不意味著深圳就將放棄傳統優勢產業。閆小培說,深圳市政府的基本態度是鼓勵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與深圳的總體規劃相適應。“我們還是希望它們通過技術改造、產業升級能夠留在深圳。”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