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接軌國際 深圳抖動強勁脈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 17:35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本報記者 周娜 新路 通過開放,努力提升城市人文環境的國際化水平,將是深圳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關鍵一步。據統計,深圳去年接待入境過夜游客數量已居全國城市之首,顯然,境外游客已經能在這座城市感到方便與舒適。而日前深圳獲得最宜居城市的殊榮,則是又一個有說服力的開放成果。 這個夏天,深圳市的政府官員出訪格外頻密。 7月,深圳市市長許宗衡率領深圳市政府代表團訪問新加坡,對新加坡的城市管理進行了多方位的考察。考察之后,市政府很快作出決定,立即派出129人組成的9個專項小組,赴新加坡考察城市規劃建設管理。 8月,深圳市副市長梁道行等領導率領的大運會考察團奔赴曼谷,考察團分成多個組別,對曼谷大運會進行地毯式考察。 8月底到9月初,許宗衡再率深圳市代表團出訪澳大利亞、埃及、印度三國,一路介紹深圳、推銷深圳,既吸引國外企業對深圳的關注,也在助推深圳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這些活動,只是從報紙上信手拈來的幾條消息,從這看似尋常的消息當中,可以反映出深圳對外開放的新思路、新舉措和新成就,讓人們清晰地感受到深圳對外開放所表現出的強勁脈搏。 內外交困深圳另辟蹊徑 回首十六大之后的五年,我國對外開放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國際環境來看,WTO后過渡期結束,中國面臨的國際競爭格外嚴酷。從國內環境來看,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之下,增長方式的轉變對開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從深圳的情況來看,土地、資源、人口、環境等方面的“四個難以為繼”也讓深圳沒有本錢再去延續舊有的開放模式。在這些條件的約束之下,深圳的開放必須擺脫對招商引資的路徑依賴,以開放的心態對待開放,才能另辟蹊徑,步入坦途。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深圳與國際接軌已經展現出了許多嶄新的氣象。深圳整個城市的開放重點,也從努力尋找資本,變成更注重尋找學習的標桿。特區發展之初,招商引資是對外開放的重中之重。可是,經過20多年的發展,深圳的開放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世界范圍內尋找不同的學習標桿,讓深圳成為一個全世界最優秀的城市基因雜交而成的國際化都市,成了深圳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使命。2005年,深圳提出了“向香港學習,為香港服務”的口號,通過向香港的學習,我們的政府管理和產業發展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以高端服務業為代表的服務業發展明顯加快。今年,我們又找到了新加坡這根標桿。因為新加坡在破解資源緊約束方面、在現代化和國際化方面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典范,這些經驗對深圳而言,非常值得借鑒和師從。所以,許宗衡7月訪新,8月份就決定,派出129人組成的9個專項小組赴新加坡考察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通過不斷尋找學習標桿,深圳得以集聚全球智慧,在開放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遠。 從引進資本到兩條腿走路 “20年前,深圳引進技術,引進資金,今天,深圳特區的形式要有所轉變,新特區的轉變,在新形勢下的內涵就是要走出去。”李鴻忠在對走出去的意義進行闡述時表示,深圳經濟的發展此前靠的是低廉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發展水平還處于產業發展鏈條的低端,如果只鎖定在這一步,很容易出現之前的“拉美現象”,投資很快就會轉移到勞動力更豐富、成本更低廉的地區去,深圳就會成為新的經濟殖民地。他表示,深圳應該向中端、高端進軍。深圳20年前靠得是引進投資、引進技術發展的,而現在,新特區的改革開放的新內涵就是要走出去。 根據《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決定》,深圳明確將大力扶持跨國航母型企業,培育自己的本土跨國公司群。到2010年,打造5家以上年營業額達10億美元的跨國企業航母,境外企業數量超過600家。而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要創造更好的城市軟環境,讓企業形成總部留在深圳,加工制造基地等向海外延伸的布局。 根據相關文件,深圳將在十一五期間初步形成比較完善的境外政府支持服務網絡,該服務網絡定位于市場開拓以及為企業境外投資就近提供各種服務。“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讓深圳的開放從引進為主,變成引進與輸出兩條腿走路。“走出去”是寫進了十六大報告的開放戰略,而深圳在“走出去”過程中進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無疑是我們國家“走出去”戰略最成功的一筆。從企業層面來看,深圳有一批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本土企業,如華為、中興、TCL、創維、康佳等,這些企業當中,有些企業的國際業務比重已經超過了本土業務。從政府層面來看,深圳市政府已經出臺了系統的“走出去”戰略規劃綱要和有關的扶持政策,政府正逐步建立完善的政府海外服務網絡,此前,許宗衡出訪澳大利亞時,還專門出席了深圳駐澳經貿代表處的成立儀式。“走出去”已然成為深圳一項成熟的開放戰略。 提升城市人文環境國際化水平 通過開放,努力提升城市人文環境的國際化水平,將是深圳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關鍵一步。在2005年召開的深圳市第四次黨代會上,李鴻忠書記在報告中說,深圳要“在人文環境上逐步實現國際化。要充分認識營造國際化人文環境的意義,把深圳建設成為中國最適合外國人居住、最能吸引國際資本扎根的城市之一”。現在,深圳正圍繞著大運會等一系列大型國際賽會,以國際化標準提升政府服務、基礎設施和市民素質。這些努力雖然現在遠未結束,但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據統計,深圳去年接待入境過夜游客數量已居全國城市之首,顯然,境外游客已經能在這座城市感到方便與舒適。而日前深圳獲得最宜居城市的殊榮,則是又一個有說服力的開放成果。 黨的十六大報告曾明確提出,鼓勵經濟特區在制度創新和擴大開放方面走在前列。盤點過去的五年,可以看到,深圳在擴大開放的征程上,確實做到了不辱使命,走在前列。 【“走出去”規劃】 重點扶持50家企業以民營和股份制企業為主 《深圳市實施“走出去”戰略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根據戰略規劃,到2010年,深圳要打造5家以上年營業額達10億美元、海外業績占50%以上的跨國企業航母。2家以上年營業額達100億美元、海外業績占50%以上的大型跨國公司。深圳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22億美元,年對外直接投資超過2.5億美元,境外企業數量超過600家,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累計合同額達到200億美元,營業額達170億美元,在高新技術等領域的國際承包工程市場形成較強競爭優勢。《綱要》指出,支持優勢戰略企業群“走出去”,包括軟件、通信、數字視聽等自主研發能力高的產業中自主知識產品比例高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支持優勢傳統產業群“走出去”;傳統產業中包括鐘表、玩具、珠寶首飾、家具等行業產量占世界市場較高的份額,要通過“走出去”尋找和拓展更有利的生存空間。支持新型行業群“走出去”,如醫藥等具有民族工業特點的行業;積極鼓勵服務業“走出去”,重點包括銀行、保險、證券以及會計、律師等服務行業。《綱要》表示,確定50家左右具有實力和優勢的大型企業作為“走出去”重點企業予以重點扶持。為廣大中小企業開展跨國經營提供有利條件。從企業所有制屬性看,應采取以民營和股份制企業為主,國有企業為輔、利用外企資源攜手并進的發展方式。 【“走出去”舉措】 深圳將在境外建經濟貿易合作區 深圳市副市長陳應春在“走出去”工作報告中表示,在走出去過程中,深圳將建設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打造深圳企業海外發展的營運平臺。 陳應春表示,目前深圳“走出去”戰略中還存在著政府支持政策和相關服務體系不健全的問題,目前“走出去”大多還是企業“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甚至存在著企業之間相互競爭壓價,打價格戰的惡性競爭。 陳應春透露,市貿工局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協調在越南設立經貿合作區,組織企業組成“聯合艦隊”,成規模、有組織地共同“走出去”。同時,做好合作區的開發、企業入區、生活配套設施、道路等建設,使關聯度高的產業形成利益共同體和完整的產業鏈。相關情況將在今年內對外發布通報。 他同時表示,在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的建立過程中,深圳政府將逐步建立完善的政府海外服務網絡,將政府服務進行延伸,駐外辦事處要從單一的招商引資職能向招商引資、拓展國際市場、服務于“走出去”等綜合職能轉變。據了解,深圳目前在美國、歐洲和日本設立了辦事機構,今后在與深圳經貿聯系比較密切的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條件比較成熟地區的增設工作也正在籌備之中。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