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開往春天的濰坊號動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 17:00 招商周刊
□ 首席記者 唐志軍 有一種城市算不上電影中的大片,但很有味道,需要靜靜欣賞和品味。 當在流淌了千百年的濰河上思索,濰坊的城市歷史顯得既遠又近。她的厚重讓人尊敬;她的年輕和張力,讓人幻想和期待…… ——題 記 采訪手記: 當濰坊提出接軌青島,讓不少人感到吃驚,甚至包括我自己都懷疑是否具有這樣的平臺,尤其制造業。但當像串親戚一樣來到這里,由濰坊制造支撐起來的一座嶄新城市,已變得讓人不敢相認。 筆者第一次走進濰坊,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準確地說是在開放的前夜。那時的濰坊,工業雖說也有些名氣,但叫得響的卻多是老祖宗留下的一些文化遺產。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一種說法:“省府大門朝東開,到了淄博就回來。” “濰坊變得連我們自己都不認得了。”這是近些年我在這里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事實也的確如此。無論在濰坊人或是外地人眼里,相對于前20多年的改革開放,近5年來的發展可謂天翻地覆。 或許,在許多人看來,這是城市中國帶有共性的發展趨勢,但通過此次的集體采訪,筆者要說,濰坊的崛起,有著自己獨到的個性和鮮明特征。 尤其在支撐經濟發展的制造業領域,濰坊的所作所為,如實施沿海經濟開發,與青島制造業進行配套對接,培植濰坊創造等系列戰略,總能讓人看到并感悟到與眾不同的歷史與文化痕跡,即使表面上看起來與一些城市很相像的如老工業改造提升、退城進園等路徑,也無不蘊含著濰坊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特征,差異明顯。 20年前我曾到過的濰坊柴油機廠,如今已脫胎換骨。某種程度上,它是濰坊乃至中國創造的一個樣板和驕傲。站在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廠區,聆聽著親歷者的述說,一種發自內心的激動和崇敬油然而生。 當然,除了激動還有震撼。曾經被視為不毛之地的濰北沿海大片灘涂,如今已成為一片開發的熱土。假以時日,四大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項目區,承載著的將不僅僅是濰坊制造業的希望與夢想,而極有可能是半島的未來與夢想。 …… 幾天的采訪,雖略顯短暫,但亦足矣。畢竟,在濰坊新崛起的背后,我們看到了一種如同動車的機理和運行方式。 延續著的海上絲綢之路 說實話,著手濰坊制造這組稿件,頗費了一番心思。因為與當下許多行進中的中國城市相比,同樣是異軍突起的濰坊制造,卻不那么簡單,它的軌跡,與其城市歷史和文化一脈相承。而這樣的經歷,在長江以北的中國城市中實不多見。 被冠以“中國絲綢之鄉”和“中國印染名城”等美譽的昌邑,地處山東半島西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并不起眼的小城,卻演繹和見證了濰坊紡織制造業的發展歷史。 據史料記載,昌邑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古鎮,古代絲織業多集中在柳疃一帶,故外地人多稱昌邑絲綢為“柳綢”。由于柳疃地處萊州灣畔,居濰河下游小龍河航運入濰河口的樞紐點上。這一帶自古村稠人密,土地含堿,可耕作者甚少,白天男人們或航運擺渡,或出海打魚,女人們在家無事,便以捻線織作以打發時光,久而久之,便興起了紡織作坊,又借航運便利,絲織貿易逐漸興起。道光末年,柳疃的綢莊已發展到100多家。后來昌邑繭綢開始通過上海、廣州等口岸銷往英、德、法、意、美等國家,而昌邑的一些當地居民也開始背起包袱創南洋……因而也就有了“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說。 昌邑絲綢業和紡織業千年的演化變革,無疑是濰坊制造歷史的一個縮影。由于它的先期發展和推動,明末清初直至近代,老濰縣以及周邊地區的紡織、機械加工等發展迅猛,以至于有了“南蘇州、北濰縣”和 “二百只紅爐、三千砸銅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等耳熟能詳的描述。鄭板橋有詩稱贊濰坊是:“三更燈火不曾收,玉膾金齏滿市樓。云外青歌花外笛,濰州本是小蘇州。” 據長期關注濰坊制造業發展的大眾日報記者劉同貴的查閱,上世紀30年代初,當時的中國銀行等4大行調查統計,濰縣因為工業發達,經濟列全國城市第17位。以至民國實業部1934年出的《中國實業志》稱:“濰縣經濟地位之重要,膠濟沿線,首屈一指。”即使到改革開放初期,濰坊和蘇州、無錫、常州和沙市并稱為“全國工業明星城市”。 有歷史縱深感的濰坊市委外宣辦的付金戈主任,對此頗有感慨。在他看來,沒有歷史的傳承,就不會有如今的濰坊制造。濰坊制造的背后,更多折射的是這片土地上的人文精神和特有情懷。尤其商業文化的精髓,深深影響和啟發著后人的觀念與思維,這包括現如今對老工業的調整,對發展現代制造業的理解和戰略部署。 不光付主任,記者在采訪濰坊市經貿委時,張軍波、田慶利、王延昌、胥正平、孫曉東等人,也持同樣的看法。從他們對濰坊工業發展進程上的分析不難看出,無論是濰坊各市縣區特色工業,或是整個濰坊培育的支柱行業,幾乎逃脫不掉歷史和文化的痕跡,比如壽光、諸城的食品加工,高密、青州等地的紡織服裝、木器加工、冶金和機械,以及濰北地區的鹽化工等,只是其中的歷史長短不一而已。 由此,筆者不禁聯想到動車。在中國鐵路百余年的歷史進程中,每一次提速的背后,均是驅動力的變革和承前啟后的結果。而審視濰坊制造,同樣也離不開這樣的路徑。 當然,這也僅僅是一種傳承。在記者的眼中和思維中,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和一段佳話,某種程度上,它更像是一次思想和文化的啟蒙,對日后濰坊人性格、商業思想和經濟意識的形成發展,起了相當重要作用。 對今天而言,當年的海上絲綢之路,似乎已不重要了。伴隨著濰坊制造和創造的品牌日益增多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從這里通達海內外的新絲綢之路,已不計其數。 2005年,記者曾就《山東地理新觀察》一組報道,專程到過當年京杭大運河流經地聊城作實地采訪。在魯西那片孕育了商業文化的水城邊上,記者就曾感嘆過歷史,感嘆過水的力量、通衢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同樣,站在流經了千百年的濰坊白浪河邊,也足以讓人久久沉思,而濰坊的根似乎更深。 在一個愈加注重軟硬實力的時代,有底蘊的濰坊制造,一定會給世人帶來更多的驚喜。 城市龍骨上的新標志 說濰坊有底蘊和人杰地靈,恰如其分。 這里不僅名人輩出,更是中國人一向崇拜的龍的故鄉。 在諸城市西南有個叫呂標鎮的地方,40年前,在一條不起眼的山澗里,當地人經常會發現一些奇怪的骨頭,村民以為是中藥里的“龍骨”,就把這里命名為“龍骨澗”。雖然村民并不真正認識這些化石,但也誤打誤撞起對了名字。龍骨澗就位于小鎮里涓河的東岸,呈東西走向。由于在雨季泥土長期受到雨水沖刷,最終才得以使埋藏在地底下的恐龍化石被村民發現。正是在龍骨澗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骨架——巨型山東龍,使得諸城聲名遠揚。 如今,在諸城出土的并被命名為“巨型山東龍”的化石,現分別陳列于北京自然博物館和山東省博物館。 或許正因為這樣一種情結,改革開放以來,濰坊人一向把支撐城市的制造業視為了“龍骨”,所以不遺余力關注它和培育它。尤其在近些年,這塊“龍骨”似乎變得愈加強壯。用他們的話說,伴隨著前面的學習與比較,伴隨著調整與提升,濰坊制造的主干不僅更加清晰和強壯,而且通過引進、吸收、消化,濰坊創造的特征也越加鮮明。 前面介紹過了,筆者在上世紀曾先后兩次到過濰坊,一次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一次是在80年代后期。說實話,能夠叫得響的和有規模的工業產業并不多。而這次筆者再次穿行于這片廣袤、富饒、厚重的土地,早先的記憶已是蕩然無存了。 一份出自濰坊經貿委的綜合發展報告顯示,遞進式迸發的濰坊制造業,在近些年表現得尤為突出。突出的表現是:產業優勢快速集聚,規模實力明顯增強。而這與其戰略決策,注重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持續不斷加大投入,拉長主導產業鏈條,培育擴張壯大骨干企業等密不可分。到目前,動力機械、紡織服裝、海洋化工、食品加工、造紙包裝五大支柱產業經濟總量,已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75.6%。 一組數據顯示,與2002年相比,2006年濰坊工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多數實現了4年翻兩番,尤其是在山東全省的位次明顯前移,其中工業增加值由第7位上升為第5位,主營業務收入由第6位上升為第3位,實現利稅由第7位上升為第5位,實現利潤由第6位上升為第5位。 不僅如此,濰坊制造業的綜合發展,還體現在“三個一批”戰略以及品牌戰略上。截至2006年,濰坊已有33家企業列入全國2387家大型工業企業,分別占全國全省總數的1.4%和10.6%,列全省第2位;9家企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行列,10家企業進入全省百強企業行列。同樣,到2006年,該市工業已擁有得利斯等12件中國馳名商標,“耶莉婭”、“孚日”等18個中國名牌產品,以及 77個山東省名牌和144件山東省著名商標。 當然,解讀新濰坊新龍骨的標志,僅憑借這些枯燥的數據,還不足以說明問題。 在筆者的實地采訪和新記憶中,最值得稱道的新龍骨精髓,理應是濰坊日益凸現的先進制造業和技術創新及創造的能力與潛力。 而這方面的典范代表,無疑是已超越濰坊、代表著中國制造到創造的濰柴動力。 即使采訪已過了很長時間,至今我還清楚記得時隔20年后重新走進這家企業的那一刻。正是那一刻,讓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脫胎換骨,什么叫天翻地覆。 這是一家原本在計劃經濟年代以生產農用柴油機為主的老牌國有企業,開放之初由于引進奧地利斯太爾汽車發動機技術,由此走上了引進、消化、吸收、創造的艱苦歷程。尤其從1998年譚旭光擔任廠長和董事長以來,這家曾經負債累累的老國企,愈發煥發青春。 在濰柴干了一輩子的黨委副書記張寶鼎告訴記者:“創新和創造,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技術創新和自主創新的道路上,濰柴從未想到退縮,因為我們不想依賴他人過活,更不想長期受制于人。正因如此,在譚總的帶領下,濰柴開啟來了歷時10年的創新和創造之路,而且這條路我們還要堅持走下去。” 那么,近10年的濰柴,究竟給了人們怎樣的驚喜?據張寶鼎介紹,從當初引進柴油機技術以來,濰柴人先后投入研發資金達數億元,對其技術進行了大量的創新和性能提升,完成重大技術創新項目達100余項,專利授權37項。原機型沒有排放控制,現在已經達到歐Ⅲ標準;原機型只有300馬力,現在可以達520馬力;原來只適用于重型汽車,現在可以適用于發電、船舶等諸多領域。 更關鍵的是,企業掌握了很多核心技術,像10升大功率歐Ⅲ發動機,是濰柴動力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也是我國第一臺達到歐Ⅲ標準的柴油發動機,其技術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國際同類型的發動機。被譽為內燃機行業有“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 不僅如此,他還告訴:“如今的濰柴創新,已不是某項產品單一的創新,而是整個體系上的集成式創新。與此同時,智慧的濰柴人也更善于利用資本,以期在更加廣泛和更深領域實施創新,包括收購的湘火炬和山東巨力,公司先后有2家上市公司和3只股票。關鍵的是,資本的力量推動了濰柴生產結構和地域的變革。如今,濰柴已由原先的配套,向著整車、動力總成等方向發展。地域上也由濰坊向上海、陜西等省市拓展。” “濰柴是典型,但不是個案,類似濰柴的例子在濰坊隨處可見。”濰坊經貿委孫曉東說。 據該市經貿委相關人員介紹,在開放發展的過程中,濰坊企業的自主創新意識亦越來越強,在許多企業看來,引進并不等于依賴,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只有以我為主,才會最終推進原始創新的能力。 如亞星集團當初引進的氯化聚乙烯生產線只有6000噸,幾年來通過對關鍵部件制造工藝的不斷改進,自行研制新上了4條生產線,生產能力已達到11萬噸,居世界首位。晨鳴集團自主研發的高檔低定量涂布紙,填補了國內空白,被中國造紙協會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張紙”。而海化集團多年致力于循環經濟技術研究和開發,不斷拉寬、增厚、加寬鹽化工產業鏈,企業產能和技術水平在國內同行業遙遙領先,被國家確定為循環經濟試點企業。 據了解,如今濰坊的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已達500多家,每年開發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1000余項。 離開濰柴的那一刻,筆者再次深情回頭看了看這里的廠景。雖然我無法確定下次來的時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包括濰柴,包括亞星、海化等眾多濰坊有志于創新的企業,盡管這樣的路還要持續很長時間,但堅持終會有收獲,畢竟他們執著地行走,讓濰坊的龍骨更加閃亮,更加堅實和有力。 海上生明月 或許沒有人能夠想象得到一條城市大道到底有多長,即使是被譽為“神州第一街”的長安街,據說延伸線東達通州,西抵石景山,總長也只有50公里。但在被濰坊人稱作“迎賓路”的北海路,據說總長竟有60公里,北頭竟可直通正在迅速膨脹的海港。 這里的出租車司機告訴說:“別小瞧了濰坊,我們濰坊人不出手則已,出手就是大動作。” 就是這句看似玩笑的話,卻讓人若有所思。沿著這位出租車司機手指的方向,記者面朝大海方向思考了很長時間。 其實,被山東人稱作“濰北”的地方,記者也不陌生,倒退20多年前,那里曾是民兵打靶訓練和趕海的好去處。但現在,濰坊為什么把路修到海邊?那片曾經的荒灘究竟發生了什么? 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濰坊市沿海經濟開發辦公室。 副主任邱勇鋼告訴說,伴隨著濰坊制造業的突起,長期困擾濰坊人的一個隱痛,也愈加顯現出來,這就是盡管也是沿海城市,但濰坊卻是臨海不見海。尤其對濰坊決策者來說,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到了思考開發濰北的時候了。 “時任濰坊市市長,現在的濰坊市委書記張新起,是這一戰略的策劃者和推動者。2003年恰逢國家實施土地宏觀調控,在各地大都面臨土地制約的背景下,濰坊卻很從容地將目光聚焦到了那片極具發展潛力的灘涂。” “這片26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不占用國家土地指標的國有和集體工礦用地就達70萬畝,而且土地成本低,可為項目提供充足的建設用地,使這里成為國際產業資本的最佳承接點,和大型工業項目的最佳布局地,發展前景無可限量。”邱勇鋼說。 于是在2004年,濰坊市委市政府抓住機遇、科學決策,開始實施新一輪的沿海開發戰略。而在此之前,這里也曾先后進行過農業和養殖業的開發,但這一次卻是在精心布局現代制造業。 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幾年的快速建設,張新起書記尤為關注的四個項目區,即濱海項目區、濱海經濟開發區、壽光渤海化工園、昌邑沿海經濟發展區,目前已是碩果累累。 據介紹,總體規劃278平方公里的濱海項目區,近期開發建設100平方公里,起步區50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現代制造業;總面積283平方公里的濱海經濟開發區,是全國最大的生態海洋化工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山東省循環經濟示范區,正在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區。其中臨港化工園,規劃面積22.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鹽化工、純堿、精細化工、農藥化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產業;規劃總面積108平方公里的壽光渤海化工園,起步區2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海洋精細化工;而昌邑沿海經濟發展區。規劃總面積122.5平方公里,起步區11.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醫藥和染料中間體。 不僅如此,濰坊長期以來的大港夢也在加緊實施。 1996年通航的濰坊港,已由馬來西亞森達美集團投資12億元,于今年6月正式開工擴建萬噸級碼頭……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北海路長度的意義所在。 如果把濰坊的大海夢想放大一步看,筆者倒是贊同有關專家的看法:濰北開發不僅對濰坊有著異乎尋常的意義,在承接境外產業轉移,建設半島都市群和制造業基地的大背景下,將濰北開發納入全省經濟發展戰略,對正在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的山東,亦有重大意義。 后 記: 在我的同事和朋友圈中不乏濰坊人,仔細琢磨,他們大都很聰慧、很能干,并且干什么像什么。而在我的這次采訪中,在穿越歷史一路走來的濰坊制造背后,這種人文的特征和特質,更是表現得更是十分鮮明。 除了上述所涉及到的發展之外,濰坊制造業和城市定位,或許最能體現濰坊人的智慧。尤其已經揭幕的東進序曲,在經濟全面接軌青島,承接青島制造業梯度轉移上,濰坊顯然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 多年以來,始終站在經濟全球化前沿的濰坊決策者們,早就嗅到和看到全球乃至中國經濟一體化的趨勢,特別是當山東于2004年正式提出構建半島城市群,以及建設半島制造業基地,濰坊更是有意識學習珠三角東莞和長三角蘇州經驗與做法,將自己定位在承接發展的角色當中,并由此潛心構建承接的發展平臺…… 濰坊,有理由贏得掌聲,也有理由贏得未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