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2020年廣州逾七成土地禁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 10:01 大洋網-廣州日報
作者: 倪明、紀晨璐 禁建區:河湖濕地、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重要海陸交界生態敏感區、山區泥石流高易發區、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帶、中心城區綠線控制范圍、河流、道路和農田林網以及城市楔型綠地控制范圍。 限建區:地表水源二級保護區、蓄滯洪區、山區泥石流中易發區、地質環境不適宜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的非核心區、山前生態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文物地下埋藏區、綠化隔離地區、機場噪聲控制區。 2020年 廣州逾七成土地禁建 規劃首次設立禁建區、限建區 步行300米就可到達居住區公園 本報訊 (記者倪明、紀晨璐 通訊員馮衛南、吳超)2020年,廣州大部分土地還是農林、碧水的“山水風光”,城區居民步行300米就可游園。廣州市規劃局昨日公布的《廣州2020年:城市總體發展戰略》——“生態建設、城市文化與風貌特色”專題顯示,未來廣州將嚴格控制中心城區空間增長,七成以上土地禁止建設。 30%用地足夠廣州發展50年 根據國家新出臺的《城鄉規劃編制辦法》提出的新名詞,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區內原則上禁止任何建設活動。在此次《戰略規劃》中,廣州市也首次提出設置禁建區、限建區和適建區。這意味著,在目前廣州全市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中,建設區域不超過1000平方公里,而“禁建區”面積至少占全市面積的七成以上。 廣州到2020年的總規劃人口和用地規模要待編制總體規劃時才能明確,只有30%的區域可以發展,市民的住、行所需要的空間能否保障?廣州市規劃局局長潘安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這個絕對不用擔心,保守估計,占總面積30%的發展用地,去掉已經建成的區域,至少還夠廣州發展50年。” 組建5條生態廊道6個綠核 《發展戰略》提出“一屏、四片、五廊、六核”的生態空間骨架,保障廣州人住得更舒適: “一屏”:北部山地構筑天然生態屏障; “四片”:從化、花都、增城、番禺生態農業片,蕉林稻田,美果飄香; “五廊”:流溪河、珠江后航道-東江、大崗-魚窩頭-海鷗島、市域西部、陳家林-獅子洋五條生態廊道,將是一個個天然“氧吧”; “六核”:花都、白云湖、白云山、海珠果樹保護區、黃山魯、萬頃沙濕地公園六個“綠核”。 到2020年,以各個綠核為起點,依托自然山體、水系和交通干線,在中心城區、花都、番禺區、南沙區和蘿崗-增城組建的五條寬度不少于500米的城際分隔帶,將如五條綠帶飄蕩在云山珠水間。城區綠地將以城市公園建設為主,提高公共綠地的服務可達性。到2020年,達到每個城市發展組團擁有一個大于20公頃的市級綜合公園,屆時居民步行300~500米,就可以到達居住區公園或街道小游園。 廣州市將通過水質污染治理、引水活化、堤岸生態化等多種手段,整治全市的河涌水系,恢復河涌的生態服務功能,重現南國水鄉的特色城市風貌。 四類空間營造特色城市風貌 作為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南粵歷史文化名城,廣州如何保護和延續城市的歷史文化,營造獨特的城市風貌? 《發展戰略》提出構筑“四類”整體空間戰略: 城市中心區:為嶺南文明的搖籃和中心地。保護歷史城區,是此區域廣州城市文化和特色的塑造重點。歷史文物古跡區、特色民居風貌區、傳統特色商業區、傳統特色騎樓街、近代革命史跡區將從消極保存轉向積極保護,使歷史遺產集中地段成為地標特色文化場所。 北部山林和流溪河地區:為城市新的生態脈絡,保護有歷史文化傳統的特色型村落,建設嶺南山脈自然人文風貌區。 東部、南部:借助蘿崗、廣州新城的建設,形成現代新型生態城市景觀。 空港、海港、新客站:是廣州的“門戶”,將結合港口文化、海洋文化、臨港產業特點建設相應的特色文化娛樂與風貌區。 此外,將進一步塑造現代公共活動場所,如人民公園、東站地區、體育中心、珠江新城文化廣場、新電視塔地區、琶洲會展中心、二沙島、白云新城、奧林匹克中心、大學城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