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重慶新路徑:東盟次區域經濟合作協同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 09:50 21世紀經濟報道
重慶報道 本報記者 吳紅纓 重慶與東盟往來日益加強。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的推進,西南地區對外開放層次不斷提升,急于擺脫內陸城市劣勢的重慶,對深度參與東盟次區域經濟合作,并扮演重要角色的意愿越來越強烈。 繼重慶市委、市政府領導先后出訪菲律賓、柬埔寨之后,9月12日,來自東盟10個國家的法學界代表,在重慶舉行的“第三屆中國—東盟法律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共商多邊合作中的法律協調問題。 重慶欲打通南部通道 東盟在重慶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東盟已成為重慶最大的對外貿易伙伴。”重慶市外經貿委副主任王濟光介紹,“2001年,重慶對東盟國家的出口額占到全市出口總量的46%,近幾年隨著市場多元化,這一比例雖有所下降,但都保持在10%以上。” 據重慶市外經貿委統計,2006年,重慶對東盟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5.6億美元,其中進口額同比增長116.3%,出口額同比增長32.4%。截至2007年7月底,283家東盟外商涉足重慶的房地產、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制造、餐飲、軟件等行業,合同外資投入近5.8億美元。 而在2000年-2006年間,重慶有7700萬美元投向東盟各國的機械制造、農業與礦產資源開發產業,尤其是2006年,對東盟投資占重慶對外直接投資的比重已經超過45%。 區域經濟專家、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廖元和表示,重慶與東盟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產業互補性強,具有良好的經貿合作基礎和巨大發展潛力。 “重慶工業產品,在東盟有極大需求,而東盟的石油、礦產、橡膠以及各種原材料是重慶經濟持續發展所需動力!绷卧驼f。目前,重慶市政府和中石化正在向國務院爭取,從緬甸鋪設一條石油管道,經云南進入重慶,以解決重慶發展石化工業所需能源。 實際上,近年來,重慶對開拓東盟市場一直持積極姿態。早在2002年7月,重慶市政府就與廣西憑祥市建立了口岸“大通關”協作機制。截至目前,憑祥市聚集的重慶客商占其外地客商總數的50%,重慶市經憑祥出口的產品,出口額占憑祥同期對外貿易成交量的40%。 2006年,作為對“泛北部灣區域合作”的呼應,重慶又與廣西簽訂了經貿合作協議,在產業、資源、現代流通業、貿易、產權等五大方面開展合作。今年6月,雙方再簽合作備忘錄,重慶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在中西部地區的第一個特別合作伙伴。 此前,重慶還在2003年與云南省瑞麗市達成了“大通關協作機制”,為經瑞麗入緬甸和老撾等地的重慶產品提供快速通道。 為突破交通瓶頸,在今年6月獲鐵道部通過的<重慶鐵路樞紐規劃方案>中,新規劃的“西安-重慶-昆明”的快速鐵路引人注目,屆時,重慶到昆明不需轉道貴陽,行程大為縮短。更重要的是,重慶至昆明鐵路建成后,將搭上泛亞鐵路,從而步入東盟自由貿易區“快車道”。泛亞鐵路起于新加坡,止于昆明,途經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越南、老撾、緬甸等國,可望在2015年建成。 王濟光還透露,國家正在籌建重慶—越南高速鐵路,大致走向為重慶—南寧—河內,建成后重慶至越南只需數小時時間。 上述種種舉動,無疑都將促進重慶與東盟各國之間更為緊密的聯系。 從全國來看,重慶與東盟經貿聯系并不突出。5.6億美元的年進出口額,較2006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交易總額的1600億美元,可謂微不足道。 “中國—東盟法律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在渝召開,得力于重慶方面的爭取,而其實際的意義,在于擴大重慶在東盟的影響。 這與重慶在與東盟各國的區域合作中處于邊緣地位有關。“重慶并非CAFTA框架下的次區域合作主體,其地位及參與方式也未被有關方面認可,因此在地區事務的發言權有限!蓖鯘庹f。 協同區主體構想 “CAFTA框架下的次區域合作,必須探索新的理念!蓖鯘夥Q,“現在世界上各種自由貿易區,地理因素越來越不重要。美國和韓國可以簽自由貿易協定,韓國和東盟也在談。因此,并不是說廣西、云南離東盟近,區域合作就一定優勢,我們離得遠,就沒有優勢。” 東盟次區域合作曾有多種形式,如“東盟湄公河流域開發”,以及中老緬泰的“黃金三角”等。王濟光認為,“在實踐中,這些地區暴露出一些問題,即單靠一個省的力量,實施效果不是太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沿邊城市,產業結構雷同較多,互補性欠缺。廖元和也表示,“區域合作中,產業要形成優勢互補,并非一時之事,必須拓寬合作思維,現代區域合作已經完全可以超越地理位置,而重點考慮經濟互補性與產業布局因素。” 那么,重慶將如何參與CAFTA框架下的次區域合作?王濟光提出了他的構想模式,即拓展次區域合作外延,建立協同區。 他所提及的次區域合作,大框架是最近中國及部分東盟國家的政界與學界提出的,在更大的范圍整合資源的“一軸兩翼”合作新模式。即在地理布局上,由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一個中軸和泛北部灣區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兩個板塊組成。 “泛北部灣區域合作”在地理概念上,涵蓋中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印度尼西亞七國。在中國方面,地理區域上的核心區是廣西和海南,昆明、成都、重慶、廣州四大中心城市則可作為協同區外圍線,依托其良好產業基礎和服務優勢,形成與次區域區內東盟相關國家經濟互補。 在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中國方面以云南為重點,聯合中國西部省份以及東部省份,形成次區域經濟合作的核心區,而延伸區則面向中國內陸省市以及次區域以外其他東盟國家。 “重慶市雖然不是東盟國家的中國邊境省份,但產業結構的互補性、東盟自由貿易區大后方的空間位置,以及中國區域發展戰略中西南大通道的樞紐和物流中心地位,使重慶在任何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的次區域合作中,都可以成為次區域協同區的重點城市!蓖鯘庹f。 王濟光表示,“這個構想不一定馬上就能實現。當初,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是通過構想完成的,泛北部灣,也是提出構想一年多了,很多國家已開始認同,我們這次在論壇上提出,也是希望通過各種渠道,取得有關方面的關注!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