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廣州藍海:延長人口紅利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6日 10:15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黃磊 “2025年并不遠。我們實際上是在督促地方穩定外來勞動人口流入的同時,趕快轉型經濟增長模式。”梁漢學直言。 8月31日,一份<廣州市人口紅利機遇分析>的研究報告悄然掛上廣州市統計局的網頁。這是國內第一份由地方統計部門獨立發布的“區域人口紅利報告”。 9月4日晚,該份報告的執筆人、廣州市統計局人口與社會科技處梁漢學博士接受本報采訪時稱,“人口紅利期將影響到區域的勞動力構成、儲蓄投資、人力投資等宏觀經濟形勢,出臺報告的意義不言而喻。” 人口紅利,指的是社會中總撫養比小于50%(14歲及以下少兒人口與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的時期。 此份報告結論中明確的“2025”的年限,其實民間一直有不同說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曾向本報表示,中國的人口紅利期將在2013年結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也曾聲稱,中國的人口紅利期將在2015年出現拐點。 時間點的爭議其實暗含了一個經濟的關鍵:“哪一個城市能夠保持較長時間的人口紅利期,其經濟增長的持續時間就更長。”梁強調。 2015與2025的差額補缺 “2015年,是一個全局數據;2025年,是一個地方數據。”梁回應。 據該份報告分析,廣州市的生育高峰在1955年到1965年,這段時期的出生率平均為千分之32.7。目前,這批人42-52歲,“他們全部進入退休年齡時為2025年”。 “根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與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預測,廣州常住人口機會窗口關閉的時間是2025年,戶籍人口則是2021年。”曾參與這兩次人口調查工作的梁漢學,在報告中透露出數字迥異的另一“玄機”。 9月5日,廣州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秘書長汪宏飛也分析,當前,外來勞動力仍然占據了穗勞動總人口的相當大的比例。 梁坦言,也就是說廣州本地人口是不足以支撐這一紅利到2025年的,這是由外來流入的勞動力支撐下的一個數據。 “10年之后,流入的勞動力可能就會成為本地的非勞動人口。也可以說,我們實際上享受了其他地區的人口紅利。”梁分析,“以我的家鄉為例,我們縣的常住人口在減少,主要就是年輕勞動人口的外遷。” “2006年是1.32億。”蔡昉曾給本報出示的數據分析表明,“目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總量大、速度快。不僅城市的就業增長沒有減慢,而且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總量在增加,在城鎮就業中的比重也在提高。” “實際上,這幾年進入廣東的外來勞動力人口數量是有一些變化的,在持續的招工需求旺盛下,勞動供給并不充足。”汪判斷。 該份報告顯示,幾年來廣州的外來人口中勞動年齡人口占90%以上。但梁也坦言,“按照廣州目前的情況,流入勞動力的規模是比20世紀90年代末少了一些,現在已不可能再出現大量涌入。” 廣州要搶先機? “哪一個城市能夠保持較長時間的人口紅利期,哪一個地方經濟增長的持續時間就更長。”梁強調。 廣州已試圖開拓新的競爭“藍海”。而延長地方的“人口紅利期”可能成為地方經濟結構升級、社會保障體系改善的杠桿所在。 “要想辦法留住人,并持續吸引人。”梁坦言要勇于打破勞動力流動的制度藩籬,這樣“率先做出戶籍改革的地方就能獲得人口紅利的先機以及今后的區域競爭優勢”。 報告分析,清除勞動力流動的障礙,能夠讓勞動力更充分、有效地流動起來,而且有助于保證持續的勞動力供給。 “我們的社會制度體系還沒有把外來的勞動力人口,視為本地人口。現有的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并沒有能力把他們留下來,他們就會流走。”梁總結。 而人口紅利期關閉的緊迫性,同樣是地方產業升級的“倒逼壓力”。 梁認為,不升級地方的產業結構,轉型區域的經濟增長方式,就是坐以待斃。“勞動密集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必須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轉變。通過擴充勞動力增加帶來經濟增長的時期早晚都要結束,而調整必須在這個結束點之前完成。” 梁認為,勞動力的自身素質的升級與產業升級保持步調一致,反而更利于留住他們。 報告中顯示,如果廣州市繼續保持吸引力,每年外來勞動力保持凈增加,常住人口機會窗口關閉的時間可能推遲到2030年。 顯然,2025年不過是一個彈性數值,可長可短。 梁分析,要改進社會的勞動保障體系。首當其沖的是提高勞動力的報酬,相對優厚的薪資才可能吸引勞動力進入廣州的勞動市場。 這得到汪在工作經驗上的印證,“薪資是勞動力流動過程中考慮的重要因素,這也是長三角較珠三角來說更吸引外來勞動者的地方”。 “我們想建議政府和資本要讓利于勞動者,企業要暫時放棄豐厚利潤。但這些轉變都不是自覺自發的。”梁意味深長,“報告還只是一個客觀分析結果,它的意義和目的可能就在這里吧。”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