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 (記者 閆瑾) “服務收費巧立名目”、“花錢買不到等價服務”、“貸款收取額外費用”,暴利面孔后的銀行亂收費引發外界強烈關注。昨日,銀監會公布《關于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商業銀行合規收費、以質定價、公開透明、減費讓利。
《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制定收費價目名錄,同一收費項目必須使用統一收費項目名稱、內容描述、客戶界定等要素,并由總行統一制定價格,任何分支機構不得自行制定和調整收費項目名稱等要素。同時,要以質定價,服務收費應合乎質價相符原則,不得對未給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未給客戶帶來實質性收益、未給客戶提升實質性效率的產品和服務收取費用。
從去年開始,一些銀行以附加不合理貸款條件和不合理收費為主要形式的不規范經營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商業銀行服務收費方面,“免費午餐”減少、增值服務縮水、收費無中生有,讓銀行客戶意見頗多。
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銀行收費項目僅300多種,而現在《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列出的收費項目已多達3000種,9年時間增加了近10倍。
對此,銀監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監管層在春節前就下發給各商業銀行及分支機構關于專項整治的通知,又在幾天前召開了部署會議,一直在醞釀的銀行收費服務管理條例也將很快出臺。北京大學金融業研究中心副主任呂隨啟認為,銀監會的新規定填補了商業銀行一些不規范經營方面的監管空白,為商業銀行敲響了一記警鐘。但是《通知》的持續性可能需要更多的辦法規章及監管機構的多方檢查來實現。銀監會也表態,要從商業銀行的年度經營計劃和績效考核辦法的制定入手,整治不切實際的快增長、高指標問題,從源頭上杜絕各級機構、網點及員工的不規范經營沖動。
此外,由于部分銀行將存款作為發放貸款的前提條件,《通知》針對此要求辦理貸款業務時“七不準”,即不準以貸轉存、不準以貸收費、不準存貸掛鉤、不準浮利分費、不準一浮到頂、不準借貸搭售、不準轉嫁成本。
據了解,銀監會不僅要求各家銀行在3月底前出具自查報告,隨后還將對銀行進行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違規行為依法嚴格處罰,將檢查和處罰結果在全轄范圍內通報,并對嚴重違規案例公開曝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