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滅卡類犯罪 20億張銀行卡即將升級
21世紀經濟報道 盧先兵 深圳報道
“銀行卡案件頻繁發生,風險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惡意套現、偽造身份證以及境內外聯動作案呈上升態勢。”8月10日,深圳啟動銀行卡風險防范暨打擊犯罪專項活動,深圳銀監局局長熊良俊在工作部署會上如是說。此次活動由宣傳、法院、公安、金融辦、人行、銀監等6大部門聯合開展,規格之高尚屬首次。
同日,深圳某股份行相關負責人士透露,央行和中國銀行業協會正在計劃將磁條卡改換為IC卡,犯罪分子一般使用的讀卡器將無法盜取信息。“下半年可能在部分銀行試點,然后逐步推廣。”
此計劃若成行,或將意味著幾十億銀行卡的更新換代。
凍結機制漏洞
近幾年來,深圳和全國各銀行機構的銀行卡發卡量迅猛增長。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稱,截至一季度末,全國發卡量達到21.69億張,增長14.9%。銀行卡使用率逐步提高,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額的30%。
不過,銀行卡犯罪也日漸增多。中銀協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銀行卡詐騙犯罪立案數年均保持50%以上的增幅,2009年公安機關立信用卡詐騙案件1萬余起,同比增長88%,涉案金額5億元,是2008年的2倍。
“電話、短信、網絡等各種詐騙形式都有,很多是團伙作案,公安機關不能及時破獲,引起受害者很大不滿。”深圳市公安局局長李銘表示。
除了受害者本人的防范意識薄弱外,銀行在卡犯罪的及時防控也存在諸多漏洞,引致犯罪案件頻發。
一位受害者劉華(化名)告訴記者,他曾受到電話欠費詐騙,被告知他的銀行賬戶信息在東莞被盜,需要將卡賬戶內資金進行安全保護。鬼使神差地將賬戶上的5萬元轉出后,他突然醒悟,給銀行打電話請求凍結對方賬戶,但遭拒絕。
“案例雖小,但很普遍,也暴露出銀行、公安機關在機制防范上的問題。”某股份行深圳分行人士表示。與國外不同,請求凍結他人賬戶,銀行一般要得到公檢法機關的授權憑證才能凍結。如果凍結錯了,就可能引起銀行與持卡客戶之間的糾紛。但他亦承認,這種機制客觀上使得犯罪分子獲得了盜取受害人賬戶資金的充裕時間。
目前,職能部門正在試圖從制度上突破。深圳市國內銀行同業公會會長宗少俊稱,本次銀行自查方案包括市場規范、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持卡人用卡風險防控宣傳、案件處理措施等,“著重從找問題、找漏洞、找解決方案著手”。
以上述個案為例,銀行雖心知肚明,但機制死板使得受害者不能及時減損。某大型上市行深圳分行副行長稱,經過技術努力,如今該行已能在本行系統內做到及時監控或凍結異動賬戶,但系統外就不行。“建議由中國銀行業協會或人民銀行牽頭協調,在各銀行之間建立快速溝通機制。”
IC銀行卡取代磁條卡
信用卡非法套現是目前我國銀行卡產業最主要的風險形式之一,亦是深圳的防范打擊重點。
截至今年7月11日,深圳經偵局共立信用卡犯罪案件373宗,破案181宗,抓獲犯罪嫌疑人204人,收繳涉案假信用卡6500余張,涉案金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
“套現案如此高發,與銀行的主動性不強、人力欠缺等漏洞有關。”前述副行長坦言。套現機構通常與小商家合作,多而龐雜,銀行很難判斷其刷卡異動。當前銀行之間競爭激烈,盈利壓力大,銀行沒有動力投入過多的人力財力成本去加強監控。
在發卡源頭上,過去不少銀行也對信用卡申請人審核不嚴,有些并沒有當面核簽,犯罪分子由此得以偽造身份證大量制作假信用卡套現。“此次活動,將嘗試建立信用卡市場監控體系。” 宗少俊稱。
在糾偏管理問題之外,安保技術也尤為重要。南京某家ATM機科技公司人士對記者稱,該公司提取了自2005~2009年全國發生的有關銀行卡犯罪案件資料,對全國23個省市共23683起案件進行了統計,針對ATM機的犯罪已經成為銀行卡罪案中的主要犯罪類型,占比64%;POS機上的犯罪其次,占比 25%。5年來犯罪增長趨勢驚人,而銀行在安保方面的投入增長卻很緩慢,接近于零。銀行在ATM機安保方面的軟件投入不到ATM機具硬件投入的1/10。
“不能說是零,這兩年來我們的安保投入較大,在ATM機上陸續安裝了防盜設備。”前述副行長回應說。
在他看來,銀行卡卡質的更換在風險防范上更為重要。
(特約記者范璟對本文亦有貢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