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費爾普斯:下一個喬布斯也許已出現,比如馬云
一財網 秦夕雅
“繁榮的核心是生活的興盛:對事業的投入、迎接挑戰、自我實現和個人成長。人生的興盛來自新體驗:新環境、新問題、新觀察以及從中激發出來并分享給他人的新創意。與之類似,國家層面的繁榮(大眾的興盛)源自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它涉及新工藝和新產品的構思、開發和普及,是深入草根階層的自主創新!
埃德蒙德•費爾普斯,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就業與增長理論的代表人物。
他在2013年出版的著作《大繁榮》中,對“繁榮”與大眾創新的關系作出了上述描述。
費爾普斯保持著對中國的長期關注,從2010年起出任了新華都商學院院長一職。如今,費爾普斯更加頻繁地來到中國。
盡管已年逾八旬,一頭銀發,語速很慢,但費爾普斯依然精神矍鑠。午飯還沒來得及吃,他就塞了些甜點,在夫人的陪同下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為什么最近一段時間內看到你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美國創新能力的負面評價?
費爾普斯:到底美國的創新力量發生了什么變化,這在美國仍存有爭議。如果以創新對一個國家生產力的貢獻率為角度和標準來衡量的話,美國創新能力的確有放緩的趨勢。這種放緩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但是后來(20世紀末)有一個互聯網蓬勃發展帶來的短暫繁榮時期,盡管這個階段里創新發展很強勢,但是這一階段也結束地很快。過去十年,我們注意到,美國的創新相比過去更為緩慢。
但是有一些人認為這一證據并不能足以得出(創新能力下滑的)定論,因為現在所處的時代不能很好地衡量商品改善(包括商品質量的改善和品種的增加)。在20世紀10年代到30年代期間,對創新的定義同樣忽略了對商品質量和種類的貢獻,如果把這個也考慮進去,那么現在創新對生產力的貢獻可能比當時更糟糕。
所以我談到創新的放緩,并不是去否認硅谷的卓越性,而更多是強調傳統行業生產力的放緩。因為很多傳統行業都是大公司在主導,這些大公司是相對缺乏創新活力的,所以不是說硅谷出了問題,而是說這些處在經濟的核心位置的大公司,相比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期間,創新能力要薄弱得多。
《第一財經日報》:為什么喬布斯誕生在美國,而不是在中國或其他國家?你認為,下一個喬布斯最有可能誕生在哪個國家?
費爾普斯:的確,從傳統上美國一直以來很歡迎有新點子的人來到他的國度,美國允許創新者在不受太多干預的情況下去開發新的產品、嘗試新的辦法等。這里的干預就包括來自社區、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等方面。
相比全球其他國家,特別是相比西歐國家,比如法國、意大利等,美國在創新上的障礙少得多。我曾經聽到eBay[微博]的一位法國籍的創始人講,如果他在法國的話,根本沒法創辦eBay這家公司。
至于下一個喬布斯會出現在哪個國家,也許這個人已經出現了,比如馬云[微博]。未來在中國出現像喬布斯這樣優秀的創新者,一點兒都不會很意外。
但是中國面積遼闊、人口眾多,拿來比較也許并不公平。比如冰島是一個非常具有創新力的國家,有很多非常聰明又有才智的人,但是冰島很小、人口也少,因此要誕生像喬布斯這樣風云人物的幾率也就小的多。
中國誕生下一個喬布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基本和美國并駕齊驅,中國相比西歐更有可能。但是談到創新,其實也是跟國家和區域的文化掛鉤的,這里就會涉及一個相對比較復雜的問題。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政府正在進行大規模的關于“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呼吁和倡導行為,并且為此進行了涉及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省市的一系列簡政放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動作。你如何看待中國政府的這一做法。
費爾普斯:中國政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成為企業家和創新者在創業過程中的障礙,并消除其他障礙。但是目前的問題是,還能做什么?這是更難一些的問題。
一方面是如何鼓勵孩子去運用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自信不會害怕去嘗試一些原創性的東西。原創性的東西并不是可以教授的,但是可以幫助學生去發現他們的創造力;
另一方面,政府對家庭的影響力有多大尚不得而知,但這方面政府仍可以有所作為,營造社會環境,引導家庭可以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去鼓勵孩子探索未知的世界、有冒險精神、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