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上線:中資大銀行外貿企業最受益
【金融·資本】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上線:中資大銀行、外貿企業最受益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勞佳迪 實習生 畢彤彤|上海報道
10月8日的悉尼街頭已是一派仲春氣象,出入CBD的行人大多卸下了敞開的衣襟內裹著的圍巾,踏著稀疏的落花步履慵懶。位于喬治街街角的中國銀行悉尼分行也像附近其他金融機構那樣鋪開日常的一天。
當天一筆由它的柜臺匯出的3700萬元人民幣業務款,在北半球引發關注。這是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首秀:以往必須通過其他銀行“過橋”清算的人民幣,第一次直接抵達國內。
據央行[微博]介紹,CIPS是為境內外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新成立的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獨立運營CIPS系統,并接受央行的監督和管理。
已經拿到首批參與CIPS資格的銀行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和以往“曲線救國”的清算行模式與代理行模式相比,CIPS的人民幣清算最突出的優勢是延長了業務時間窗口和優化了報文格式,人民幣跨境支付的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相比之下,記者也注意到,因為CIPS上線不久,作為直接受益方的外貿業影響還待顯現。而在宏觀經濟學家眼中,經過三年周密籌備,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次大跨步。
回顧:三年籌備 攻克復雜技術
記者梳理發現,從2012年CIPS系統的計劃推出到如今的正式上線,其實經歷了三年時間的漫長“胎動”。“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涉及到很多復雜的如技術、通訊、系統風控等許多問題,此外還要有廣大的會員參與,所以這個系統其實早就在規劃,只是現在才上線使用。”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學主任、上海銀行專家委員奚君羊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解釋。
央行清算中心一位資深人士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早在2009年就開始討論各種可能性,到2011年在對比相對細節的兩個建設方案后,敲定獨立建設CIPS系統,“當時另一個是考慮在現有大額支付系統中加入跨境支付業務的功能模塊,盡管這樣的開發成本相對低,不需要增加接入太多系統設備,但會平添系統運行風險,并且不符合未來人民幣支付潛在巨大的市場定位,所以被否掉了。”
復旦[微博]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立堅[微博]教授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系統上線需要長期磨合完善:“這個清算體系的完善,不光是業務能不能開展的完善,還涉及很多情境設計,對它造成沖擊的各種可能性的應急能力等壓力測試,以及我們監管體系方面的完善。”
“我國發展CIPS還存在一些先天不足,比如涉及支付系統的法律文件位階較低,關于支付系統的制度規定都屬于規范性文件層次,法律適用存在不確定性,央行規范性文件的管理意圖也無法實現,并且沒有建立制度化的跨境支付結算的糾紛處理機制等。”上述央行人士對記者坦言。
不過,為了追趕人民幣結算日漸蓬勃的需求,央行還是加快了CIPS系統建設的速度。數據顯示,2009年7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從上海市和廣東省內四城市起步。此后幾年,人民幣國際使用較快發展,到了2014年,人民幣跨境收支占本外幣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3.6%;同時,人民幣國際合作成效顯著,截至2015年5月末,央行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總規模約3.1萬億元人民幣。目前人民幣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跨境支付貨幣和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
“另一方面,現在推出是較好的時間節點,因為當前人民幣熱錢進場的壓力開始漸漸釋放,再加上中國也希望為承擔國際貨幣的主導權、特別提款權努力。”孫立堅如是補充。
對比:結算效率大大提升
在CIPS上線以前,人民幣跨境清算過程顯得曲折,效率受阻。渣打銀行[微博]中國現金管理及貿易融資部董事總經理許晟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分析,以往人民幣清算主要通過清算行和代理行模式,“清算行模式下,港澳清算行直接接入大額支付系統,其他清算行則通過其總行或者母行接入大額支付系統,所有清算行以大額支付系統為依托來完成跨境及離岸人民幣清算服務;代理行模式下,境內代理行直接接入大額支付系統,境外參加行可以在境內代理行開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進行人民幣跨境和離岸資金清算。”
“以前無論是清算行還是國內大銀行,都是直接接入CNAPS(人民幣大額清算系統),而CNAPS最初設計目的是服務境內人民幣清算的,所以CNAPS清算窗口是北京時間早晨9點到下午5點,這樣對于中國大陸以外,尤其是那些處于亞洲時區以外的銀行或客戶來說,進行人民幣跨境清算就不是特別方便。”許晟解釋道。
據悉,CIPS將清算窗口從北京時間早晨9點延長到晚上8點,運營時間已經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等人民幣業務主要時區。
奚君羊則對記者介紹,除了時區問題外,采用清算行模式相當于加入清算組織,比如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但是通過這些清算機構來支付存在不便,缺乏自主選擇權利,現在人民幣清算的業務量大了,就需要自主的一些清算機構。
“如果通過境外清算系統,我們的獨立性就較差,會受到它的制度限制,包括工作日休息日,以及它設置的支付要求等,我們沒有自主的選擇權限,現在CIPS系統納入央行的管理范圍,這樣在監管上就可以防止出現非法洗錢等,可以按照我們的監管要求來實施。”奚君羊告訴記者。
他還對記者解釋,采用代理行模式同樣存在不足,因為是銀行自己尋找境外有結算功能的其他銀行簽約,發展雙邊的、一對一的模式,“但是比如你和紐約的一家銀行合作,客戶在倫敦,你就無法通過代理行辦理,所以代理行只能是小范圍的、局部的清算支付。”
據央行網站介紹,除了時區覆蓋等上述提及的特點外,CIPS(一期)不僅縮短清算路徑,還采用國際通用ISO20022報文標準,采納統一規范的中文四角碼,支持中英文傳輸,在名稱、地址、收費等欄位設置上更有利于人民幣業務的自動處理。
許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過去CNAPS(人民幣大額清算系統)并不能直接接受這些國際標準格式,從這個角度而言,作為代理行,以后就不需要再去手工對這些報文翻譯,降低了手工錄入的風險,并且提高了清算效率。
孫立堅還對記者分析,相比之前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模式,CIPS系統集中清算業務采取節點的方式,也就是幾筆進款和出款一起結算,不需要留存大量的外匯,作為一個清算中心的外匯風險大大降低。
“我們的大企業,尤其是我們在岸的中國的大企業想要走出去,可以利用這個清算中心直接辦理大額的清算,這對企業走出去是非常有利的。以前沒有這樣的業務,因為以前大額的結算會增加銀行的外匯風險,有了清算中心,風險大大降低了,所以銀行有能力去做大額的清算業務。”孫立堅說。
透視:國內大銀行和外貿企業最受益
根據央行網站公布,CIPS首批直接參與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國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匯豐銀行(中國)、花旗銀行(中國)、渣打銀行(中國)、星展銀行(中國)、德意志銀行(中國)、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中國)和東亞銀行(中國)等19家境內中外資銀行。
這19家參與者是人民銀行[微博]根據商業銀行的參與意愿,結合境內各銀行跨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量、技術開發能力和外資銀行國別地域分布情況等,經過技術檢驗統籌確定的。
此外,同步上線的間接參與者還包括位于亞洲、歐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區的38家境內銀行和138家境外銀行。
在奚君羊看來,國內大行無疑是CIPS系統的最大贏家:“CIPS系統對國內大行是最有利的,一個是節約原來的費用,原來代理行模式會產生很多成本;另一方面,銀行的業務量提高,大家就更愿意用它來支付完成,形成良性循環。”
此外,他還認為,CIPS對在境外使用持有人民幣,特別是人民幣離岸資產的參與者、組織者、機構同樣非常有利,“因為他們的人民幣交易、調度資金的渠道更暢通了,也就是說他們本身是個‘分水庫’,現在管道又直接連接到我們的‘總庫’,資金流入流出就十分便利。”
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副所長趙曉雷則向記者補充,作為人民幣清算支付系統,并不支持外幣的清算支付,如果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時直接使用CIPS系統那肯定是非常便捷,“而且除了境內人民幣和境外人民幣利率的差別之外基本上沒有什么損失,同時也避免了不同貨幣間的匯率損失。”
“使用CIPS系統的客戶主要是貿易和投資類企業,如果進行境外投資或者境外企業來境內投資,如FDI(外商直接投資)到境內來投資,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話,就可以使用CIPS;貿易類企業運用就更廣泛了,現在我們海外人民幣使用比較大宗的是貿易類。”趙曉雷如是說。
但是系統剛上線,貿易公司似乎也有自己的觀望考量。紹興市九婭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丁菁歆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直言,境外結匯時主要還是根據銀行的建議,“我們現在主要用美元來結算,因為美元相對歐元來說還是比較堅挺的,對我們而言,穩定是第一位的。”
“目前用人民幣結算的業務還不多,這主要根據客人習慣使用的結算方式來定,現在CIPS系統剛上線,是否成熟我們還不知道,但如果隨著系統被越來越多的機構接受,我們也會建議使用人民幣支付系統來結算。”丁菁歆這樣表示。
許晟則表示,10月8日上線當天,渣打中國通過CIPS完成了200多筆人民幣跨境清算,截至10月11日總共完成近456筆,覆蓋亞洲、中東、歐洲、大洋洲、非洲、美洲等區域。目前CIPS的出現給予那些清算量大、對于清算時間要求嚴格的客戶提供了新的路徑。
此外,孫立堅還提出,CIPS的便利對普通老百姓而言也會有所體驗:“有了這個清算系統,以后我們刷信用卡就可(用銀聯)不通過VISA和MaterCard,銀聯的成本降低以后,它會提供更多在海外投資消費便利的金融產品,因為它的資金結算成本降低了,所以它能把這些好處和客戶分享。”
展望:人民幣國際化再下一城
令專家們興奮的還有CIPS對于人民幣國際化這盤大棋的作用。在2014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談道:“人民幣如果真是走向國際化,還有很多家庭作業沒有做好。”
近期,周小川在談及人民幣國際化時再次表態:“要真想做強人民幣,使其符合市場預期站到那個位置的話,我們就要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無疑就是“家庭作業”中的重要一項。
央行表示,作為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CIPS符合《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等國際監管要求,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受訪業界專家皆認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建立對于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里程碑意義,有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孫立堅表示:“系統的上線標志著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的基礎建設完成,就像原來完成基礎建設后才能招商引資,如果沒有自主的清算功能的話,受制于結算周轉時間等,很難做成有效率的國際業務,更談不上國際化的目標,如此確實是一個顛覆性的環境優化。”
奚君羊也對記者分析:“國際化就是一種貨幣在境外被大量使用,現在直接用我們自己的結算系統來完成,效率絕對大大提高,為境外接受使用支付人民幣提供了極大便利,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基礎性的保障。
“人民幣國際化使用越來越廣泛,很多境外商家愿意用人民幣來結算,這是使用這一系統的前提,如果撇開這個前提就沒有意義了。”趙曉雷則對記者深度解讀,“未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使用份額的提高,CIPS系統會得到廣泛使用。現在人民幣在全世界全球貿易使用雖然位居第四,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市場所占的份額只有2.8%左右,而排名前三的美元、歐元和英鎊所占份額分別為44.8%、27.2%、8.5%。如果人民幣在全球貨幣支付市場所占的份額提升到5%~6%,這個總量就會非常大,所以CIPS的功能會越來越顯現,這是肯定的。”
CIPS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下稱CIPS),主要為境內外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滿足全球各主要時區人民幣業務發展的需要,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該系統按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采用實時全額結算方式,為跨境貿易、跨境投融資和其他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清算、結算服務;二期將采用更為節約流動性的混合結算方式,提高人民幣跨境和離岸資金的清算、結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