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日電 最新一期《學習時報》刊發署名程志毅的文章,分析新型城鎮化的兩大重點。文章指出,中國有2.6億農民工,戶籍問題把他們擋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這與真正的城鎮化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談及人的城鎮化,文章強調戶籍制度改革的探索。文章稱,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所謂人的城鎮化,也叫市民化,即實現農村人口向城市的轉移,并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融入城市,成為真正的市民。中國在改革開放30多年時間當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了53.7%。但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左右,空間城市化并沒有相應產生人口城市化。中國有2.6億農民工,戶籍問題把他們擋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這與真正的城鎮化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現階段中國的城鎮化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點是要突破實施已長達50多年的城鄉二元體制,實現城鄉一體化,城鄉二元戶籍制度是城鄉二元體制賴以存在的基石,所以在破除城鄉二元體制時一定要把城鄉戶籍的二元化改為城鄉戶籍一元化。城鄉一體化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過程,而且各省市都有其獨特的省情市情,所以在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時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穩步推進、充分準備,做到“水到渠成”。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已基本成為大家的共識,但是如何推進才能更加積極有效地促進新型城鎮化,進而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學術界仍有爭議。
文章指出,我國城市按規模劃分至少可以分為四級(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多數專家認為戶籍并軌可以先在中小城市進行,等積累了一定經驗之后,才在大城市中推廣。總的來說,戶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應該是剝離戶籍制度的福利分配功能,恢復其本身的管理功能,基本目標是實現人的城鎮化,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擺在首位。各省市要根據自身情況穩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就城鎮化進程中資本的籌措問題,文章指出,“人到哪去、地怎么用、錢從哪來”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三大問題,其中的資金保障是關鍵一環,《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要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需求大、期限長,社會外部效益強但商業效益不高,需要以改革創新思維,推動建立市場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有效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引導和促進作用,避免地方政府債務無序擴張,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平穩釋放城鎮化潛力。
解決城鎮化巨大的資金需求,一方面要建立多層次、多樣化、市場化的投融資機制,另一方面要構建政府、企業、個人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成本分擔機制。
著力構建健全的金融體系,構建全面化多層次的金融體系才能夠從多個渠道滿足城鎮化的融資需求。首先,商業銀行及相關金融機構是現如今金融體系的主體,要積極發揮商業銀行的作用,擴大對城鎮化的信貸供給。其次,要著力推進農地金融發展,如今大量農民工返鄉創業需要資金支持,將農村土地使用權作為抵押貸款融資,可以解決農民工創業的資金需求;再次要積極發展民營銀行和民營金融機構。
進一步開放市場準入,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如今民間擁有大量閑置資本,并且此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之前民間資本可進入的行業相對有限,閑置資本較多,所以應進一步開放市場準入,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城鎮化建設,將閑置資本有效利用起來。同時,在政策方面要公平對待民營企業,讓它們在投資審批、土地、財稅扶持等方面享有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一樣的待遇,并且積極推進社會資本在公用事業上的參與,推進公用事業的市場化運營,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逐步向民間資本轉讓產權或經營權。
積極探索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多樣化融資渠道,為了促進城鎮化建設資金來源的多樣化,在這里應重視證券市場和債券市場的作用。首先,為了給大型項目提供資金,可以將建設中的基礎設施進行資產證券化,將項目進行金融打包,在證券市場上流通,不但能為項目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還能夠讓更多閑置的民間資本活動起來,提高其資金利用率的同時也分享到城鎮化發展的成果。其次,政府也利用舉債的方式進行建設資金的籌集,利用政府的信用為基礎設施建設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但是當前各地方政府本身債務規模較大,所以在舉債籌資方面,更應注重風險控制。
發揮政策性金融的引導作用,《規劃》提出,要發揮現有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性金融專項支持政策。在現階段,城鎮化建設資金不能僅僅依靠財政支出和商業銀行資金,仍需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以國家信用為支撐、介于政府財政投資和商業銀行貸款之間“四兩撥千斤”的引領性作用。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新浪財經官方微信(微信號sinacaijing)。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