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報理論版整版刊文,聚焦中國經濟新常態,解析“中國經濟為什么行”。文章說,中國共產黨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國的成立已經說明了;中國共產黨人能不能搞建設搞發展,改革開放的推進也已經說明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其奧秘究竟在哪里?整版圍繞“中國經濟為什么行”這個話題刊發5篇文章,從黨的領導、包容性發展、對外開放、市場機制和政府作用等角度進行分析。
文章如下:
中國包容性發展已取得輝煌成就
包容性發展延續中國奇跡
蔡昉
從1978年到2013年,我國經濟走過了不平凡的35年。35年,按照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的平均預期壽命算,相當于一個人半生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國實現了年均9.8%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人均GDP實際增長17倍多,超過歷史上任何國家增長最快時期一代人經歷過的生活水平改善幅度。例如,發達國家歷史上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平均來說,一個人終其一生實現的生活水平改善程度,英國只有56%,美國大約為1倍,日本也僅為10倍。難怪美國經濟學家薩默斯感慨道:300年之后的歷史學家,一定不會忘記大書特書這一前所未有的中國奇跡。
國內外學者紛紛探討中國奇跡之謎,找出這樣那樣的因素,用以解釋中國奇跡。如果用更為概括的方式,那么可以說,中國經濟奇跡來自改革開放創造的包容性發展。誠然,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在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務享有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若按照世界銀行[微博]有關標準,還有2億左右貧困人口,所以還不能說做到了社會全體成員均等地從經濟增長中獲益。但總體而言,我國在經濟增長方面取得的成功,的確是包容性發展的結果。
人口眾多是我國最大的國情,人力資源豐富也是我國最大的優勢。我國的改革從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就是著眼于解放勞動力,從而極大提高了勞動積極性和資源配置效率。從“以糧為綱”到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從“離土不離鄉”到進城務工經商,及至從民工潮到民工荒,正是依靠這種人民群眾全面參與改革開放的模式,經濟增長和收入提高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根據定量分析,非農產業就業比重從1978年的29%提高到2013年的78%。35年來,我國經濟增長的84%可以歸結于這種參與或包容水平的提高,包括勞動力增長、人力資本積累、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產業轉移的資源重新配置、人口撫養比下降帶來的高儲蓄率以及勞動力豐富延緩資本報酬遞減等。
進入“十二五”時期以來,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入中高速的新常態。如何通過改革獲得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新紅利,包容性發展的“中國故事”仍然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例如,在選擇改革的重點突破領域時,只有圍繞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破除抑制市場主體活力和要素優化配置的障礙,才能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因此,更加充分的就業、更加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以及更具分享性的收入增長,既是人民群眾的期待,也是改革的重點。
人力資源仍將是我國未來發展的最大優勢。對潛在的改革紅利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相關領域推進改革,可以獲得顯著的制度紅利。如戶籍制度改革、教育和培訓體制改革、漸進提高退休年齡的改革以及生育政策逐步調整等。這些改革如能及時或以適當的節奏推進,在2030年之前可以把GDP年均增長速度提高1個百分點,在2030年之后則可以把GDP年均增長速度提高1.7個百分點。僅以戶籍制度改革為例。目前已有1.7億農民工穩定地在城鎮就業和居住,還有約1億農民工在本鄉鎮從事非農就業。他們一旦獲得城鎮戶口和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就不會因經濟波動而周期性返鄉,也不會因家庭原因而退出城鎮勞動力市場,非農產業的勞動力供給將更加充分。這種更具包容性的新型城鎮化將繼續吸引農村勞動力轉移,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經濟增長增添新動力。而充分且穩定的就業、不斷提高的收入和均等享受的社會保障,將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促進需求結構更加平衡,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梢,堅持把包容性貫穿在改革和發展中,就可以讓中國經濟奇跡不斷延續。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決策者是經濟運行導航者
科學決策引領經濟順利前行
戴焰軍
中國經濟連續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長,舉世矚目。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分析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各種因素,但客觀回溯這30多年不難發現,在眾多因素中,絕大多數因素可能因不同決策而產生不同效應。決策者是經濟運行的導航者,對經濟發展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誠然,決策者不可能超越社會現實任意決策,決策必須以現有根本社會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為前提,但決策的科學性正是體現在使現有制度更好地發揮優越性,使現有生產力基礎更好地為未來發展所用。
回到30多年持續快速增長的起點,也就是那個關鍵抉擇作出的時點,歷史清晰可見。當時,中國的決策者——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中國共產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教訓,明確提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從那以后,黨和國家把經濟建設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緊緊扭住不放,抵御各種內外因素干擾,避免了經濟運行出現大起大落或停滯不前。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前提下,我們黨確立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通過各個領域的改革和不斷擴大的對外開放,破除一切影響和阻礙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特別是具體制度和體制方面的不利因素,同時汲取世界各國在經濟管理和發展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與世界各國進行廣泛的經濟交流,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我們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兩手抓”,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積極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更充分地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
我們黨30多年來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從根本上促進了各種經濟發展要素更好發揮效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盤活了物質資源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使經濟發展活力充分迸發。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使生產關系更加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造就了眾多具有競爭力的企業、產業和一大批生產經營管理人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一個個高新科技園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創造出越來越多的社會財富,人們生產生活環境和交往交流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勞動者素質大幅提高。開拓資本金融市場,暢通現代經濟血脈,不斷增加人們的財產性收入。高等教育的發展、依法治國的推進、政府職能的轉變、市場監管的完善、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等,從各個方面為經濟發展除障助力。
我們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制定實施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符合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規律,適應人民群眾渴望國家發展和生活幸福的要求,有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不斷邁向更高階段和水平。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副主任、教授)
深入的調查研究 廣泛的智力支持
政府怎樣更好發揮作用
高培勇
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顯然離不開政府高超的經濟駕馭能力。我國政府經濟駕馭能力何以不斷提高?政府怎樣更好發揮作用?
我國的改革開放始自學習,并在學習中前行。我國政府早已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制度,并且形成了傳統。從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到各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再到各級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的專題學習制度,以及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組織的定期干部培訓,經濟理論知識都是重要學習內容。因此,在我國領導干部隊伍中,不少人具有較高的經濟理論素養或接受過系統經濟學訓練,是經濟管理的行家里手。
我國政府歷來重視調查研究,大凡全國性的黨和政府重要會議舉行之前,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都會就相關議題特別是經濟發展方面的議題成立一批調研組,在全國范圍開展專題調研。每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前,各級領導干部都會分赴各地進行實地調研。各省、市、自治區平日在本地區還會做經常性調研。通過這些調研,能夠獲取我國經濟發展情況的第一手信息。這些充分而準確的信息確保了政府經濟決策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我國政府的經濟決策并非少數官員說了算,而是在從最高決策層到普通百姓的廣泛參與下作出的。作為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抓手,涉及重要經濟發展議題的會議文件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政府工作報告等,都會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牽頭組成文件起草組,起草組成員往往包括中央政府政策研究機構、中央政府職能部門、重要智庫、企業界等各方面的負責人和專家。作為一個已成慣例的決策程序,每年提交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會在正式定稿之前,召集各方面代表座談,征求意見。遇有重大經濟形勢變化或涉及重大經濟決策時,中央都會召集經濟領域等方面的專家座談。我國還建立了經常性的信息報送制度,無論肩負智庫功能的國家研究機構,還是高等院校,甚或企業的研究團隊,都可隨時通過《要報》《專報》《情況反映》等渠道向決策層和管理層反映經濟發展情況,提供相關政策咨詢。這些富有實效的廣泛智力支持,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避免經濟決策失誤。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風雨洗禮,我國政府處理復雜多變經濟問題的視野越來越寬廣。從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的應對中可以看出,在我國,從全局出發、以大局為重,已經成為宏觀調控的一種理念。在各個時期的經濟政策布局和實際行動中,我國形成了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調動資源、配置資源的“舉國體制”。我國政府對于全球經濟形勢變化非常敏感,善于站在全球經濟高度謀篇布局,兼顧當前與長遠利益,捕捉各種機遇和挑戰,相機把握經濟政策推進的時機、節奏和力度。
今天的中國對于經濟發展的關注超過了以往任何歷史時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已經在全黨、全社會形成共識。在對經濟問題充分而廣泛的研討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校正方向,提升對經濟規律的認識水平。植根于如此沃土,我國政府駕馭經濟能力自然不斷提高,政府作用發揮必然越來越好。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對外開放助推經濟快速發展
楊正位
我國經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對外開放功不可沒。1978—2014年,我國對外貿易額從206億美元提高到4.3萬億美元,由世界第三十二位上升至第一位,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利用外資從不到2億美元擴大到近1200億美元,對外投資從基本為零擴大到10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高居世界第一,世界經貿大國地位不斷鞏固。
我國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5左右,外資企業產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4左右,涉外稅收占總稅收的1/3左右,帶動了1億多人就業。對外開放加速我國“新四化”進程,增進國民福利,緩解能源瓶頸,縮小國內外技術差距,促進國內思想解放和體制變革,使我們開闊眼界、增強規則意識,顯著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30多年來,我們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開放式發展道路。
開放包容是中華文明的底色和亮色,漢唐盛世和絲綢之路展現了這種博大的開放胸懷。上世紀70年代末,我們打開國門,看到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看到經濟發展有不同模式。實行什么樣的經濟體制,必須從自己的國情和發展階段出發。我們立足國情,堅定不移推進對外開放,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作出改革開放戰略抉擇,到建設經濟特區、浦東開發區;從歷經15年艱苦談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微博],到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圖景徐徐展開,開放的氣度和自信不斷增強。
對外開放使我們抓住了經濟全球化的機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托比較優勢及后發優勢,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全面參與國際分工,大規模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步成為世界工廠。隨著國內資本日漸豐富、產業配套能力增強,主動承接高端研發制造和服務外包等更高層次產業轉移,更深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們與時俱進調整開放戰略,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相結合,既依托自身工業體系,又對接國際市場,不斷探求最優開放路徑。
對外開放有力推動了國內改革發展。對外開放始終以滿足國內需要為依歸,促進國際國內良性互動。我國企業通過國內市場競爭形成國際競爭力,再走向世界市場與跨國公司同臺競技。目前,我國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已達90多家。我國正加快從經貿大國走向經貿強國,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30多年來,開放型經濟始終走在體制改革的前列,在加快與國際規則對接的過程中,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當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60條任務中約70%可以通過開放加以推動。
對外開放提升了我們的規則意識和規則運用能力。在對外開放中,我們從國際規則的學習者、遵守者、運用者逐漸成為建設者、引領者。我們加入世貿組織[微博]時大量修訂國內法規政策,主動運用爭端解決機制,明顯提升了規則意識。如今,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的設立以及亞太自貿區建設,標志著我國引領國際規則的起步。今后,我們將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在新一輪國際規則重構中爭取主動,以開放的主動贏得改革發展的主動。
堅持擴大對外開放與維護經濟安全相統一。我國堅持漸進穩妥的開放策略,樹立開放的經濟安全觀,注重處理好開放進度與國內承受程度的關系,在開放中不失自主性和獨立性,牢牢守住底線。我國對外開放采取區域梯次推進方式,在試點中看風險是否可控,穩妥后再行推廣。注重解決經貿摩擦,開展反壟斷和安全審查,有效維護產業安全。審慎開放資本市場,保持匯率基本穩定,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時,提前加強宏觀調控,擠壓經濟泡沫,著力擴大內需,確保了我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的大量進口為很多國家創造了“中國特需”,中國出口的價廉物美商品增加了國外消費者福利,吸引的過萬億美元外國投資讓更多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紅利,每年千余億美元的對外投資帶動東道國的發展和就業。目前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倡導共商共建共享,努力打造命運共同體。事實證明,中國對外開放走的是共同發展、和平發展之路,中國的對外經貿交流是真正的合作共贏之舉。
(作者單位: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
經濟轉型之路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之路
市場機制激發經濟活力
胡家勇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經歷了雙重轉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現代社會轉型,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轉型之路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之路。正是通過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經濟社會活力和創造力,不斷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我國經濟才得以成功實現轉型、取得巨大成就。同樣,能否續寫中國經濟奇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實踐證明,市場機制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為有效的資源配置工具。它以最快的速度、最低廉的費用、最簡單的形式傳遞資源配置信息,使利益相關者能夠自主決策并作出迅速反應,從而使各種資源處于有效流動和動態優化配置之中。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有效市場和有效政府相結合,這樣的結合對于轉型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來說尤為重要。市場機制將潛藏在人民群眾中的財富、資源、知識、信息、技能和創造力動員起來,使它們成為生產力發展的不竭源泉。而政府則確保人民群眾不僅創造財富,而且公平分享財富,享有選擇的自由。
制度條件一旦具備,就如同閘門打開,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就會充分涌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各類財產和社會財富迅速增加。2013年我國各類工業企業總資產達105萬億元,2010年我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達62萬億元。這既是以往財富的積累,又是創造新財富的基礎。同時,各類市場主體迅速成長起來。2013年我國各類企業達241萬戶,其中國有企業2萬戶,私營企業176萬戶。以股份制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經濟興起,它融合各類資本的優勢,成為新的資本力量和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一支龐大的企業家隊伍成長起來,他們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捕捉新機會、開辟新市場、尋找新資源、從事新投資,創造社會財富和就業機會。大量適合低收入群體的工作崗位創造出來,使他們有機會從事非農工作和獲取較高的工資性收入。人們職業選擇和消費選擇更加自由,自我價值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實現;個性化選擇又轉化為市場信號,促使生產活動和經濟結構更加貼近人們的現實需要,推動整個經濟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創新和居民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更加重要,經濟結構將更加復雜化、精細化。唯有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能適應新常態,使經濟社會生活更富生機活力。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來源:人民日報)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