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投資新趨勢:集中五大行業,央企占比下降
核心摘要:曾經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要素FDI和代表中國資本實力的對外投資,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也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2014年對外投資有望與吸收外資持平。
在對外投資方面,中國“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跨國并購成為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投資集中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采礦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等五大行業,2013年,這五大行業占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83%。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地方企業、非國有企業的身影增多,改變了以前主要靠央企、國企“走出去”的局面。 2013年地方企業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1649億美元,占比達到30.3%;在流量上,地方企業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達364.15億美元,占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39.3%,其中,廣東、山東、北京位列前三。
21世紀宏觀研究院分析師 耿雁冰
特約分析師 張夢潔
中國吸引外資(FDI)和對外投資基本平衡,甚至在未來的某個節點,后者超越前者形成資本凈輸出格局,將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新常態”。
“利用外資規模連續23年保持發展中國家首位,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即將迎來雙向投資的首次平衡。”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2014年商務部黨組擴大會議上表示, 2015年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一大措施,就包括構建“引進來”和“走出去”基本平衡的投資促進體系。
從日前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透露出的信息來看,2014年對外投資有望與吸收外資持平,中國或改變過去20多年來作為全球主要FDI目的國的角色,變身為全球FDI的重要來源國。
聯合國[微博]貿易與發展會議此前發布的《2014世界投資報告》也預測,發展中經濟體吸引FDI拐點將至,其中FDI最大目的地——中國——可能最快在2014年由FDI凈流入國轉為FDI凈流出國。
基于此,這種趨勢性變化的背后,中國吸引外資、對外投資有哪些新趨勢?從中透露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哪些變化?
1.中國將成資本凈輸出國
在FDI規模連續23年保持發展中國家首位的同時,中國也成為了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根據《2013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13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出流量較上年增長1.4%的背景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創下107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22.8%,連續兩年位列全球三大對外投資國。
觀察最新數據可以看出,2014年對外直接投資和實際使用外資總規模非常接近,而且商務部一般統計的對外投資增長數字只是非金融類的直接投資。
2013年前11個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分別是802.4億、1055.06億美元,兩者相差252.66億美元。而2014年同期,這兩項數據分別是898億、1062.4億美元,兩者相差164.4億美元,差額較同期縮減了88.26億美元,將近54%的幅度。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509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0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75.86億美元,同比增長5.25%。兩者相差274.16億美元。
目前,2014年全年數據尚未發布。而若拉長時間段,對比FDI、對外投資的話,2003-2013年,FDI年均增速為7.92%;與FDI增長情況相比,對外直接投資(非金融類)規模擴張迅速,年均增速為45.42%,這一增速約是FDI的6倍(表2)。
2003年,中國FDI和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差值為506.55億美元;2013年,這一差值已縮小至274.16億美元,11年間兩者差距消減近一半。由此可見中國“走出去”的速度,這也意味著,中國成為資本凈輸出國指日可待。
2.超過八成FDI來自亞洲
十六大以來,中國吸收利用外資已從彌補“雙缺口”為主轉向優化資本配置、促進技術進步和推動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規模和質量得以全面提升。
FDI的質量效益具體表現在利用外資的結構方面。
一方面,在外資來源方面,來自亞洲地區的外資規模穩步提升。亞洲外商直接投資由2004年的占62.10%提高至2013年的80.51%,而來自北美、歐洲的外商投資額則由2004年的16.12%,下降至2013年的9.3%。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亞洲地區將是中國今后對外開放的重要區域。
其次,在外資利用的產業結構上,同整個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相同步,服務業利用外資保持較快增長。2013年就是臨界點,當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首次占比過半,規模為614.51億美元,同比增長14.15%,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2.3%。
再進一步細分FDI行業利用規模和增速的話,可以發現,2013年利用外資規模過百億美元的行業集中在四大行業,占總規模的81.83%,依次是制造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這四大行業的分化也已經開始顯現(表3)。制造業FDI不僅增速出現負增長,而且其比重由2006年的63.59%下降至2013年的38.74%;相較而言,其余的三大行業房地產、批發零售、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都在提高,而且增速表現也相對穩定。其中,房地產業FDI占比增長最快,由2006年的13.06%提高至2013年的24.49%。
此外,在利用外資的地區分布上,基數較低的中西部地區利用外資增速快于東部地區。不過,在全國吸收外資總量中,東部和中西部地區所占比重分別為82.4%和17.6%。
3.對外直接投資向五大行業集中
在對外投資方面,中國“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截至2013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存量)達6604.8億美元,較上年排名前進兩位,位居全球第11位;中國1.53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國(境)外設立2.54萬家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分布在全球184個國家(地區),較上年增加5個。
近年來中國對外投資呈現出行業、目的地集中與投資主體、方式分散相交織的趨勢。
第一,從對外直接投資行業來看,投向廣泛,集中趨勢更加明顯。2012年,投資過百億美元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七個行業,占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92.4%;到2013年,投資則進一步集中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采礦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等五大行業中,累計投資存量達5486億美元,占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83%,當年流量占比也超過八成。
不過,這五大主要行業中也有不同的表現(表4)。從對外直接投資凈額這一指標來看,采礦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占對外直接投資總凈額的比例在提高;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則有所降低。
第二,投資方式逐漸多樣化,跨國并購成為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有統計記錄的2003年,以收購方式實現的對外直接投資占18%,股本投資14%,利潤再投資35%,其他投資33%;2012年,中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并購項目457個,實際交易金額434億美元,兩者均創當時的歷史之最。其中,直接投資276億美元,占63.6%,境外融資158億美元,占36.4%。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地方企業、非國有企業的身影增多,改變了以前主要靠央企、國企“走出去”的局面。在2003年,中央管理的企業擁有對外投資存量的九成以上。如今,對外投資主體逐漸多元化,地方企業、非國有企業話語權也在增強。
一方面,地方企業對外投資穩步增長,2013年地方企業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1649億美元,占比達到30.3%;在流量上,地方企業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達364.15億美元,占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39.3%,其中,廣東、山東、北京位列前三。
另一方面,非國有企業占比不斷擴大。截至2013年底,在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5434億美元存量中,國有企業占55.2%,非國有企業占比44.8%,較上年提升4.6個百分點。2013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流量927.4億美元,其中國有企業占43.9%;有限責任公司占42.2%,股份有限公司占6.2%,股份合作企業占2.2%,私營企業占2%,外商投資企業占1.3%,其他占2.2%。
4.從“制造大國”到“資本大國”
引進外資、對外投資作為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的一個分工過程,天平逆轉的背后,源于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變化。
一方面,中國利用外資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近年來,中國勞動力成本、土地、能源等要素優勢在減弱,相應提高了外資企業生產成本,尤其是對于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的制造業來說,成本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比較優勢在弱化。據學者研究(表5),中國制造業相對美國制造業的成本優勢將由2010年的20%下降到2015年的11%,波士頓咨詢公司(BCG)預測,到2015年美國的制造業成本比中國長三角地區只高大約5%。
同時,中國勞動力優勢也不敵其他發展中國家。BCG稱中國的制造業成本已經高于其它出口大國,目前越南的勞動力成本約為中國的一半。人社部數據也顯示,2014年19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在14.1%。
另一方面,成為資本凈輸出國,這也是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資本大國”,提升全球價值鏈地位的必要所在。
經濟學家馬光遠[微博]就認為,一國經濟的影響力最重要的不是向全球輸出多少產品,而是向全球輸出多少資本,并通過這些資本深刻影響全球的經濟規則和貿易格局。
貿易增加值,能客觀反映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和各經濟體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利益分配。根據商務部的《全球價值鏈與我國貿易增加值核算報告》,2012年中國出口的國內增加值為14335.8億美元,僅占當年GDP的17.4%左右。
而資本投資所帶動的增加值反映在GDP上的效益則要更加明顯。事實上,綜觀三十多年改革開放進程,其實就是中國主動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過程。伴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擴大,前期貨物貿易和吸收外資是主渠道,后期“走出去”、服務貿易逐步發力,參與全球價值鏈逐步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攀升。
目前,中國對外投資體量仍偏低,但實現資本參與國際分工是一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階段。盡管中國是僅次于美國和德國的第三對外投資大國,但就對外投資存量占GDP的比重并不高,2013年,中國對外投資存量為6600多億美元,全球排名11,占全球存量的比重只有2.5%,對外投資存量只有美國的10%,日本的一半。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